〔關鍵詞〕 幼兒教育;民族地區;特色教育;語言表達能力;交往技能;民族文化
〔中圖分類號〕 G613〔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8(B)—0034—01
阿克塞是一個以哈薩克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自治縣。為了促進當地幼兒發展,近年來,我園從幼兒生活實際出發,選擇了具有時代特點、符合課程目標、適合幼兒學習,既能展示哈薩克民族精神,又能突出哈薩克民族特點的教學內容,并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從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是以母語教學為主,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中,我們選擇了經典的哈薩克族神話故事、兒歌、民謠等作為教學內容,并將聽、說、表演相結合,這有力地促進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學時,我們首先幫助幼兒掌握故事的大概內容,從中領悟故事精華,然后引導幼兒進行表演,使幼兒進入角色,進入故事情境。這樣不僅培養了幼兒初步的交往技能,而且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幼兒教育中,光靠教師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注重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注重家庭對幼兒發展的影響,大力加強家園合作,從而促進了幼兒的發展。每周我們會向家長匯報幼兒所學內容,以便家長在家里指導幼兒,并要求家長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給幼兒教點有關本民族的兒歌、故事等。
二是服飾文化教育。服飾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標志。教學中,我們把哈薩克族服飾的種類、圖案、色彩作為主要教學內容,通過讓幼兒感受哈薩克族的服飾美,培養幼兒欣賞美、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
三是飲食文化教育。我們以哈薩克族特色小吃和土特產為載體,利用我園食堂在制作民族食品(保爾薩克、抓飯)的機會,讓幼兒親臨現場觀看制作過程,并通過品嘗對其品種、營養價值獲得不同程度的認知,了解蘊涵其中的科學道理。
四是民族藝術、體育競技教育。我們還把哈薩克族歌舞和體育競技活動納入教學內容,以對幼兒實施美育和健康教育。如,把哈薩克民族酷愛的傳統競技活動改編成“我是勇敢的小騎手”、“叼羊”、“姑娘追”、“猜手指”、 “抓骨節”等幼兒喜歡的游戲活動。這樣,充分發揮了哈薩克族民族藝術和體育競技活動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了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
五是傳統手工藝、建筑文化教育。我們通過讓幼兒感受哈薩克族傳統手工藝品和建筑的精美和實用,及其圖案、色彩的豐富性與多變性,培養幼兒用勤勞和智慧改變生活、創造生活、美化生活的態度與能力。
六是民俗風情教育。我們通過讓幼兒了解哈薩克族的民俗風情和參與趣味盎然的娛樂活動,使其感知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及民族文化與當地環境的密切關系,從而學會理解并尊重各民族的傳統,養成對他人、對社會親近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