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翻譯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人才;職業訓練;翻譯市場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8(B)—0043—02
近年來,國際交往的范圍越來越廣泛,我國的各種翻譯人才供不應求,翻譯人才的現狀很不樂觀。中國翻譯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各種經濟成分組成的翻譯服務公司3000余家,在崗的翻譯專業人員近4萬人,以不同形式從事翻譯工作的人有50萬。雖然市場上從事翻譯工作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受過專業訓練的翻譯人才卻很少,高水平的翻譯人才占不到翻譯人員的5%。翻譯分為口譯和筆譯兩個方向,同聲傳譯被認為是翻譯職業金字塔的塔尖。目前,同聲傳譯的人才是國內最稀缺的翻譯人才,緊缺的專業翻譯人才還有會議口譯、商務口譯、法庭口譯等幾大類。由于高水平的翻譯人才嚴重短缺,并且翻譯人才的整體水平不高,我國翻譯市場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一是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種錯誤的翻譯現象。無論是旅游指南,還是產品介紹,抑或是名勝古跡的說明,乃至道路名稱的標牌,外文翻譯錯誤隨處可見。這也是我國翻譯市場缺少應有的規范帶來的弊端。二是文學出版物的翻譯不當,圖書市場上充斥著質量參差不齊的各種文學譯本。據了解,名著《紅與黑》在市場上有26個不同的譯本,其中有的是亂譯、抄譯。三是翻譯人才雖然每年都在增加,但很多單位卻找不到需要的翻譯,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國的翻譯中介組織還很不完善。下面筆者談談如何解決目前我國翻譯市場上的這些問題。
一、應用型人才是培養方向
傳統的教育比較重視理論型、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外語教學也是如此,以英語為例,學生在本科階段主要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在研究生階段主要研究英美文學。學校傳統的翻譯教學以文學翻譯為主,教師所選的材料及練習大多是關于文學翻譯的基本技巧和翻譯的評價標準方面的內容。七年下來,關于翻譯的技巧和方法學生學到的很少,當他們走上社會,面對紛繁復雜的翻譯實踐時往往感到很吃力,根本無法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如何培養高素質、適應社會需要的翻譯人才呢?實際上,對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要在真實的或模擬的翻譯環境中進行,翻譯的內容不僅要包括文學,而且要包括科技、經濟、法律、軍事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翻譯教學應按照人才市場的需求和人的生存發展需求來進行。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的培養方式是招收外語專業的優秀本科畢業生,這類學生有較好的外語基礎,在三年的研究生學習中,論文和科研并非他們的主要任務,以實踐為目標的大量的訓練,如口譯訓練、筆譯訓練、同聲傳譯訓練才是他們學習的重點。只有適當的訓練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翻譯技能,才能使他們一走入社會就能投入到具體的工作中去。把翻譯學從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中獨立出來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其重要標志之一就是在高校形成完整的教學培養體系,這為翻譯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更系統全面的體系保障,培養了更多的高素質翻譯人才,緩解了目前翻譯市場對此類人才的需求。
二、工作后的職業訓練很重要 除了學校的專業培養,在工作中逐步提高也是翻譯人員不可或缺的成長歷程。 畢業于某大學外語學院的一名學生從事翻譯工作已經有四年時間了,兩年前她開始從事會議口譯、商務口譯等高級翻譯工作。“很多實踐的東西在學校里是難以學到的,翻譯技巧和經驗需要積累,各國的文化背景需要了解,在重要場合始終保持平穩的心態也要逐步鍛煉。”她笑言,“開始最擔心的是給非英語國家的顧客做翻譯,那些口音怪異的英語聽都聽不懂。”但通過幾年的職業訓練和堅持不懈的學習,她過硬的專業素質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受到了贊揚,成為高級翻譯人才中的一員。高級翻譯人才需要具備多項過硬的素質,外語院校的學生不是一畢業就能夠馬上成為一名合格的翻譯,高級翻譯人才不是只會說外語就行。首先,要掌握兩種以上的語言,即自己的母語和外語都要有扎實的基礎;其次,要有廣泛的知識背景,特別是對政治、經濟、法律、國際事務要有所了解,要成為一個雜家;再次,要具備翻譯工作的特定技能;最后,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踏實進取的工作作風和處亂不驚的心理素質。高水平的翻譯人才應該在自我的職業化塑造中逐步成長,這需要付出數年的努力才行,需要經過學校教育和職業訓練兩個階段。翻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識,翻譯人員的水平更多地取決于他在工作中的上進心以及在職業化的過程中積累的實戰經驗。高級翻譯人才的培養不僅在學校,還在后來的職業化過程中。
三、翻譯市場亟待規范
目前,我國翻譯市場不規范,國內翻譯機構大多規模小,業務流程不夠合理。另外,我國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翻譯評判機構,因此在翻譯糾紛的處理上還有很大的制度性漏洞。要實現翻譯人才的專業化、高素質化就必須建立翻譯市場的準入制度,對翻譯人員實行資質認證,讓他們持證上崗。近年來,國家人事部推出了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這是一項國家級職業資格考試,將翻譯證書納入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同時,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學的翻譯行業規范,使翻譯、校對、編輯、出版、收費等業務都有質量和標準可循,從而推動翻譯業健康發展。此外,要完善翻譯評判機構,中國翻譯協會下設的翻譯服務委員會正在計劃起草我國的翻譯評判標準。加強翻譯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也是一項重要措施,中國翻譯協會出臺了《翻譯服務規范第一部分筆譯》和《翻譯服務譯文質量要求》來規范翻譯人員的職業道德。最后,還應加強對翻譯人員的專業培訓。中國譯協每年都有這樣的培訓,主要針對專業翻譯和高校外語教師。這些舉措促進了翻譯人才向高水平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要滿足市場對翻譯人才的需求,還需要翻譯人才和有關部門的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