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高年級;重要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8(B)—0047—01
高年級還需要識字教學嗎?很多教師認為不需要了,他們覺得到了小學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生字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了,這是不對的。由于教師的不重視,導致高年級學生逐漸失去了識字的興趣,進而降低了識字的效率。我認為,要想使高年級的識字教學走上高效的軌道,首先教師要認識到高年級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其次還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識字的過程中來。
一、高年級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到了高年級,閱讀、寫作教學成了教學的重點,但識字教學也不能放棄,因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學生字認得少,必定會影響閱讀和寫作,而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如數學中的應用題的攻克,沒有豐富的字詞基礎就難以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雖然通過低、中年級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大量的字詞和一定的識字方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但由于學生年齡小、學習自主性較差,他們不會主動溫習已掌握的字詞和識字方法,久而久之就會忘記已掌握的字詞和識字方法,再加上漢字本身多音多義的特點,教師如果不進行指導,學生很難牢固掌握生字。因此,教師要認識到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帶領學生溫習已掌握的字詞和識字方法,并且有重點地進行指導,為閱讀和寫作打好基礎。
二、高年級識字教學的策略
1.聯想識字。即引導學生根據字形進行字理聯想,以加深對漢字形、音、義的理解。主要用于象形字、會意字。 比如, “囚”字,解釋為,為防止犯罪的人逃跑,人們會鎖住房間的門關住犯人。
2.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生字。識字不是目的,是為了閱讀和作文。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有利于提高識字能力和識字質量。因此,教師要在語言環境中進行識字教學。如,學習《鳥的天堂》一課時,通過查字典知道“暇”字的讀音和意思,然后結合課文內容理解“應接不暇”的意思是“鳥兒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過來。”那么,“應接不暇”還可以在什么意境中運用呢?通過比較,學生弄清了:人手不夠、 事太多應付不過來都可以用“應接不暇”這個詞來概括,這樣學生就理解了“暇”和“應接不暇”的意思。
3.擴大課外閱讀量,讓學生在閱讀中自主識字。高年級識字教學的重點并不是單純地要求學生認識并會寫,更重要的是要能學以致用。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給學生推薦他們感興趣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先嘗試自主閱讀,標出不認識的字;然后通過查閱工具書、看注釋、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生字的意思;接著由教師或家長進行范讀并講解文章內容,進一步確定生字的讀音和意思;最后,讓學生自己總結學會了哪些字,給同學講講這些字的意思,并舉例進行說明。
4.集中學習,辨音識記
對于生字詞較多的課文,可以選擇比較難記、難讀、容易混淆的詞語,有針對性地集中教學。如,教學《船長》一課,就可以選擇這篇文章中最容易讀錯的6個詞語來進行教學。學生自主閱讀的時候,教師依次在黑板上寫下詞語:薄霧、肇禍、呼號、頃刻間、嘈雜、斗毆;然后讓學生與前面學過的詞語進行對比,從而相機理解其他同類的或者形近、音近的詞語。
總之,在高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教師要避免單調枯燥和放任自流,要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使學生真正愛上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