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觀點
體質指數升高與2型糖尿病發病率增加相關
倫敦大學人口健康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英國成年男性2型糖尿病發病率上升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可歸因于體質指數(BMI)水平的提升。
從1984年到 2007年間,英國男性的2型糖尿病發病率持續上升,該研究目的即在于為評估BMI的增加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釋上述2型糖尿病發病率的升高。
研究者對6460名英國男性進行從1984年(年齡45~65歲)至2007年(年齡67~89歲)間2型糖尿病發病率的隨訪。隨訪前后均定期監測受試者的BMI水平。結果表明, 1984年~1992年之間和1999年~2007年之間, 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增加了一倍以上。受試者平均體質指數在1984年至1999年間上升了1.42 kg/m2,可以解釋26%的2型糖尿病的發病增加。
研究者表示2型糖尿病發病率的增加仍有許多方面無法解釋,或許與一些其他方面因素(如體力活動的減少)有關,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糙米有助于預防2型糖尿病
發表于《內科學文獻》的一項美國研究聲稱,以糙米、全谷物替換精米可能降低2型糖尿病危險。
該項研究對3項針對醫師和護士的研究中的39765名男性和157463名女性的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狀況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對年齡、其他生活方式和膳食危險因素進行校正之后,精米攝入量更大與2型糖尿病危險較高相關。與之相反,大量攝入糙米與2型糖尿病危險較低相關。
研究者估計,每日將50克(相當于每日1/3餐)未烹制精米替換為等量糙米可使2型糖尿病危險降低16%,而等量全部替換為糙米或全谷物可使2型糖尿病危險降低36%。此結果提示來源于糙米、全谷物而非精制谷物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預防2型糖尿病。
空氣污染使女性易患2型糖尿病
德國糖尿病中心日前的報告說,一項最新醫學調查顯示,長期生活在空氣嚴重污染的環境中,特別是汽車尾氣濃度較高地區的女性罹患2型糖尿病風險會增高。
德國糖尿病中心等機構自1985年開始對生活在德國傳統工業基地魯爾區的女性進行了空氣污染對健康影響的跟蹤調查,1000多名參與調查的女性年齡在54歲至55歲之間。調查結果顯示,那些生活在污染嚴重地區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風險明顯比其他地區被調查者高。研究人員說,雖然調查對象都是女性,但是患糖尿病與空氣污染的相關性應該與性別無關。研究人員還說,調查開始時的驗血結果顯示,來自污染嚴重地區的女性血液中C3c(一種補體片段)值較高,這表明她們有隱性炎癥,患2型糖尿病風險較高可能與其免疫系統處于較活躍狀態有關。
新動態
我國首部《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指南》公布
2010年7月2日,由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與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共同編寫的國內首個《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指南》在京發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紀立農教授在指南發布會上指出:醫學營養治療是糖尿病防治的基石,現在醫學營養治療已貫穿于糖尿病治療的任何一個階段,在糖尿病的防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國際上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提出了醫學營養治療的概念,這方面的指南已經出現近20年,并且每2~3年更新一次,而國內一直沒有這方面的指南,該指南是我國第一個針對單個疾病所制定的營養治療指南。
該指南匯聚了國內外內分泌及營養界權威專家的各類學術研究結果,及多年的臨床營養治療經驗;結合了國內外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的循證醫學證據以及科學研究進展。指南推廣后,將廣泛應用在糖尿病治療的各個環節中,也將通過臨床應用的經驗不斷總結和完善,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綜合管理。
納米疫苗將用于治療糖尿病
科學家利用納米技術將納米粒子制成疫苗,成功地治愈了患1型糖尿病的實驗室小鼠,這為進一步在人類身上做實驗鋪平了道路。
該納米粒子要比目標患病細胞小一千倍,表面附有可抵制機體自身免疫的蛋白質片段。這種方式與傳統治療方法的區別在于,它不會傷害其他免疫系統。負責該研究項目的醫生表示,該疫苗通過阻止引發強勢T細胞攻擊的誘因或刺激物,從而抵御免疫系統攻擊。
該技術如進一步利用,可能還會幫助治療關節炎和多發性硬化。
新發現
中老年肥胖使老年后2型糖尿病發生率增加
美國一項研究提示,對于老年人,全身和中心性肥胖、中年和65歲后體重增長快與2型糖尿病風險相關。該研究發表于《美國醫學會雜志》。
研究納入1989~2007年間年齡≥65歲的男性和女性4193名。研究者通過人體測量和雙電阻抗數據確定肥胖人群,并于3年后對其進行重復測量。糖尿病確診標準為患者接受糖尿病藥物治療或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
隨訪期間,共339名研究對象被確診為糖尿病。與研究最初時各項體脂測量值最低者相比,測量值較高者的2型糖尿病風險較高。
與體重穩定者(體重變化在 2 kg之內)相比,體重增長較快者的2型糖尿病風險較高。與腰圍變化在2 cm內者相比,腰圍增長≥10 cm者患病風險較高。
研究者稱:“盡管對于青年和中年人,超重和肥胖為2型糖尿病明確的危險因素,但其對老年人的影響尚缺乏明確研究結果。我們的研究發現,對于老年人,肥胖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較強。該結果提示,中年及老年人控制體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年時糖尿病患者認知功能即顯著減退
荷蘭一項研究顯示,與無糖尿病的中年人相比,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認知功能減退顯著。相關研究于日前在線發表于《糖尿病護理》雜志。
該研究納入無卒中史的男性和女性(43~70歲)共2613名,并在5年內分別接受兩次認知功能檢測。比較上述人群中有和無2型糖尿病者的認知功能(記憶、認知過程的速度和認知的靈活性)評分的改變。
結果顯示,在隨訪第5年時,糖尿病患者的認知功能下降程度是無糖尿病者的2.6倍。對年齡≥60歲者,研究開始后才發生糖尿病者與研究開始時即有糖尿病者的認知靈活性下降程度分別是無糖尿病者的2.5和3.6倍。
2型糖尿病久用二甲雙胍須防維生素B12缺乏
《英國醫學雜志》發表了荷蘭學者的一項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二甲雙胍會增加維生素B12缺乏的危險,由于維生素B12缺乏是可以預防的,因此,患者長期使用二甲雙胍時應定期檢測維生素B12的濃度。
該項研究共納入390例正在接受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13年,平均接受胰島素治療7年,平均年齡為61歲),并將其隨機分組,給予二甲雙胍或安慰劑治療,持續4.3年,在研究開始時和治療后第4、17、30、43和52個月時分別測量血清維生素B12以及葉酸的濃度。
與對照組相比,使用二甲雙胍的患者維生素B12濃度平均降低19%、葉酸濃度平均降低5%。研究結束時,二甲雙胍組的受試者發生維生素B12缺乏的絕對危險比對照組高7.2%,發生維生素B12濃度低的絕對危險比對照組高11.2%。
(編輯/易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