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游江南
遠別悠悠白發新,江潭何處是通津,潮聲偏懼初來客,海味唯甘久住人。
漠漠煙光前浦晚,青青草色定山春。汀洲更有南回雁,亂起聯翩北向秦。
——耿湋
早在古詩中就是描寫海鮮的詩句,味道鮮美的海魚、多汁多肉的大蝦、活蹦亂跳的淡水魚……很多糖尿病人為了讓自己的血糖不升高,對很多食物都是敬而遠之,但實際上,身體本身需要的很多物質都沒有進行很好的補充,本來得了糖尿病免疫力就差,如果什么都不吃的話,無異于雪上加霜。營養缺乏,身體又虛弱,一個小感冒就擔驚受怕,而并發癥又伺機添亂,那么還不如合理的膳食,在補充到多種營養的同時,又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何樂而不為呢?
據調查,海水產品大都可入藥。有的不僅肉能入藥,而且其內臟,包括肝、臟、刺、骨、血、鱗、殼、皮都是治病的良藥。
如魚類食品,大黃魚的肉和膘不僅是珍貴的滋補佳品,其膽、卵和魚腦石均可入藥。墨魚不僅有特高的蛋白質,其血、蛋、墨、骨全身都是藥。鯧魚能強身補力,《本草綱目》曰:“鯧魚令人肥健,益氣力。”又如蟹蝦貝藻類食品,海蟹全身都是藥,《漁諺》曰:“一蟹上桌八味淡,一蟹入藥解百病。”青蟹不僅是滋補佳品,其殼可治跌打內傷;蝦皮炒蛋是補鈣的良藥;海蜇能降血壓高;鮮淡菜煮皮蛋可治高血壓;海帶是減肥的良藥;蠣黃能補體虛、止渴,并是美容護膚的良藥。那么,糖尿病人應該怎么吃海鮮呢?
一、糖尿病人能吃海鮮嗎
海鮮的主要營養價值在于蛋白質含量高且易于消化,而大部分海鮮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低,脂肪主要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特別是深海魚中含有豐富的Ω-3脂肪酸,對維持心血管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這對于包括糖尿病人在內的慢些疾病患者有效補充蛋白質,同時避免過多攝入脂肪和膽固醇顯得尤為有益。海鮮含碳水化合物(糖)量較低,血糖指數很低,不會引起血糖的過快升高。因此,只要不存在過敏問題,無肝、腎功能障礙,無痛風癥的糖尿病人是可以適量進食海鮮的。
二、糖尿病人每周吃多少海鮮為宜
無肝、腎功能障礙的糖尿病人每周可進食2~3次的海鮮,每次3~4兩(150g~200g)。糖尿病人多食海鮮無益,因為過多攝入蛋白質并不能在體內儲存。相反,過量的蛋白質代謝后的含氮廢物可能增加腎臟的負荷,這是糖尿病患者應該避免的。
三、糖尿病人吃海鮮注意事項
1.禁用任何可引起自身過敏的海產品。
2.一次進食大量海鮮(如吃海鮮大餐,或僅吃海鮮而無其他食物等)是不合適的。
3.避免進食蝦頭、魷魚、蟹黃、魚籽等高膽固醇的食物。
4.注意烹調衛生,避免進食被污染的或腐敗的海產品,以防食物中毒。最后,糖友們還要注意應該適量,不可吃的過多。
(編輯/羅春燕)
專家簡介
張明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濰坊市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美國匹茲堡大學訪問學者,美國腸內與腸外學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常委、山東省營養學會理事、山東省臨床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臨床營養質控中心委員、濰坊市醫學會臨床營養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