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日,是85歲的姜飛和80歲的張志杰相伴60年的鉆石婚紀念日。兒女們簇擁在老爸老媽身旁,四世同堂,共享天倫之樂和家庭幸福。
丈夫姜飛是1942年參加革命的“老八路”,妻子張志杰是1947年參加革命的“老解放”。1948年,遼沈戰役勝利,他是沈陽市軍管會團職科長;她是某部隊醫院護士長,老首長給這一對年輕人牽起一條“紅線”,他愛她賢惠質樸,她愛他豪爽率真。
1950年6月3日,他們的結婚儀式十分簡單,宣布結婚,分發喜糖。然后,單人床變成了雙人床。秋天,妻子把自己一針一線編織的毛衣交到他手上。藍色的毛衣穿在身上,非常溫暖,這件毛衣他穿了幾十年,破了她給補織,配不上相同的顏色,就各種顏色湊在一起。后來,她又改織成一條毛褲……成為他們的珍藏。
60年的風風雨雨,他們一路走來,并不容易。他的書房名曰:“直言閣”,“直言閣”既是他的性格寫真,也是他的人生縮影。他當年的老部下已成為級別很高的干部。他因為生性豪爽率真敢于直言,屢遭挫折,歷盡坎坷。1952年,他們剛剛結婚兩年,領導多次找張志杰談話,讓她站穩革命立場,劃清界限。她卻說,姜飛心直口快,我把他的心看得很透亮,我就不信他是壞人。她堅決不與他離婚,讓領導大為惱火。
“文革”中,他多次被批斗、打傷。她想盡辦法送去藥品、厚棉衣和許多毛巾,囑咐他把毛巾纏在身上,穿厚棉衣,挨打時護住頭等等,使他幸免于重傷。過年了,家里只包了一點兒餃子,孩子們沒吃飽,她悄悄地給他送來……
他說,我這一輩子吃虧就吃虧在脾氣不好上。幸虧妻子張志杰百般化解。他命運坎坷,屢遭挫折,在外面工作壓力很大,有時回到家就拿孩子出氣,有時還打孩子。看著他打孩子,她心疼得哭,但她知道他心里痛苦,她也心疼他呀,她就不言語,只是一個勁兒地哭……直哭得他心發軟手發軟。他知道自己打孩子沒道理,沖她發火也沒道理,她的寬容讓他感到這一輩子都欠她的,得好好報答她。她說,夫妻倆哪有那么多你是我非,總矯情那個,還是兩口子嗎?他在外面不容易,回家來再不讓他順氣,那還叫一家人嗎?
人家都叫她“張快腿”,她走路快、干活兒快,60年里家務活兒全是她干,3個孩子也是她一手帶大的,什么家務也不讓他干。他對她的關懷也隨處可見,外出買菜,道路不平,怕她摔倒,扶她一下。每晚洗腳,她給他端洗腳水,他心疼她,自己悄悄地洗了。他說,你80歲了,不能這么干了,咱雇個保姆吧。她說,我還能行!雇保姆,我怕她伺候不好你。
60年來,他們夫妻之間沒說過一句“我愛你”,卻把愛解讀得這么質樸真誠。他說,60年,太快了!我們早就“秤桿離不開秤砣,老頭兒離不開老婆”,我能報答她的,就是盡量多陪陪她。我們有一個奮斗目標,聽說吉尼斯大全有一項紀錄:一對夫婦結婚共同生活80年。我們的目標是平或者超過這項紀錄。我們有信心,還有20年。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