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后出現的健忘癥主要表現為“近事遺忘”。只有發生腦部器質性疾病時,才有可能出現“遠事遺忘”。
健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不良情緒就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因素之一。在心理學家看來。當人感到孤立無援時,為了擺脫情感上的困境,往往采取壓抑的方式,將令人不快的事情壓抑到無意識中去,從而導致遺忘。健忘的發生往往帶有突發性,通常是在嚴重的心理壓力下出現的。這種心理壓力包括對死亡及疾病的恐懼等等。不過,很多時候是一種心理衰老的現象。
記憶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儲倉,是人類智力的源泉。記憶力的好與差是與心理素質分不開的。記憶時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強自信。如果沒有自信,腦細胞活動會受到抑制,記憶便會遲鈍。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抑制效應”,常發生在學生、退休者、工作壓力大的人身上。因此,提高記憶力首先是增強自信。
在增強自信的過程中不要有畏難情緒,可先從小處出發,目標由易至難,每一個階段的好成績都有助于增加自信心。可以采用小步子策略,開始時先背一些短詩,再背誦稍長一些的詩,最后背誦一篇演說詞。寫日記,記周記,將經歷過的事情記錄下來,不失為幫助記憶的好方法。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回憶以往的成功經驗來獲得自信。不妨在每天臨睡覺前用5分鐘來回憶一下自己做過的最為出色的事,回想一下他人對你的肯定,也是增強記憶力的良方。
此外提醒你,遺忘并不總是一件壞事。它有助于減輕大腦的負擔,如果不影響日常生活的話,也可以暫時任其自然。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