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湯曉丹是我國著名的電影藝術家。他已在影壇馳騁了大半個世紀,從22歲獨立執導電影《白金龍》起,已經拍攝了五十多部影片,是內地電影導演中拍片數量最多、影片樣式最多(紀錄片、戲曲片、戰爭片、歌舞片等)的一位。他導演的《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紅日》、《難忘的戰斗》、《南昌起義》等電影,早已膾炙人口。他在銀幕上展現出的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景,精心塑造的一個個極具個性的豐滿形象,引起了無數觀眾的強烈共鳴,被電影圈譽為“金牌導演”和“銀幕將軍”。2004年,他被“金雞、百花電影節”授予“中國電影終生成就獎”第一人。
湯曉丹今年已有101歲,是中國電影界兩位最高壽的老壽星之一(另一位是上海電影制片廠的老導演陳鯉庭)。日前,筆者采訪了湯老,他還是那樣神采奕奕、思路清晰。
為什么他能夠如此長壽?熟悉湯曉丹的人都知道他心胸開闊、豁達,待人寬容、謙和,遇上什么挫折,都能想得開,從藝路上的風風雨雨,總能跨過。在“文革”中,他拍攝的電影《紅日》、《不夜城》被打成大毒草,受到嚴厲批判,湯曉丹(乃至家人)也長期被批斗、關押,受到非人道的待遇。然而,經受磨難的湯老堅信是非自有公斷,歷史也定會還他一個清白,正是這份超然、堅毅、淡定和寬厚,讓他在浩劫之后(已接近70歲)回到了導演崗位,以旺盛的激情導演了《祖國啊,母親》、《南昌起義》、《廖仲愷》等一部部優秀影片。藝術生命的頑強,保證了他的生命之樹常青,更使其晚年生活很有質量。
抗戰時期,湯曉丹生活在重慶,因此,他酷愛麻辣佳肴,養成了沒有麻辣不過癮的嗜好。但在晚年,他以極大的毅力強制自己不再吃辣,每餐只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做到慢食細嚼,不喝酒。所以,他的胃病多年沒再復發,其他的慢性病也在好轉。
在耄耋之年,湯曉丹采用各種方法,強迫自己改變因長期拍電影而日夜顛倒、睡眠時間混亂的習慣。如今,他已慢慢地適應了正常的起居生活,晚上睡眠好,白天精神爽,尤其做到定時午睡。
湯曉丹退休后,每天堅持讀書、看報、聽廣播,關心國家大事,更關注中國電影的發展,凡與電影有關的活動,他都盡可能參加,并提出自己的見解。湯老很喜歡旅游,80歲時還攜夫人到歐洲和澳大利亞走了一圈。為激活大腦細胞,延緩衰老,湯老養成了記日記的習慣,即便是寥寥數語也要記下來,記下了生活、健康、思想,也記下了他波瀾壯闊的人生。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