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壽險產品費率長達11年的管制開始松動。
7月9日,中國保監會在其網站上公布《關于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決定放開傳統人身保險預定利率,各保險公司可以按照審慎原則自行決定利率水平。
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提供給投保人的估計回報率,與厘定附加費用率和預定死亡率共同決定壽險產品定價。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同樣保額的保單,預定利率越高,投保人繳納的保費越少。長期來看,這將有利于增強保險產品的競爭力,擴大市場占有率。
但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放開壽險產品預定利率,則意味著競爭壓力上升,以及利差空間縮小。中誠信國際評級分析師徐超分析,保險公司會選擇上調預定利率,相當于保單成本上升,但是現有投資環境下投資收益率又不能跟上,利差就會縮窄。這會使整個行業盈利受到沖擊。
敏感的資本市場對這一長期利好消息,卻做出了短期利空的反應。
7月12日,《通知》發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在上證指數微漲0.8%的情況下,保險股大跌。中國人壽(601628.SH/02628.HK)跌4.5%;中國太保(601601.SH/02601.HK)跌5.83%,最高跌幅超過8%。
多位分析師和學者認為,7月12日資本市場反應過度。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李聰7月11日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2009 年保費結構顯示,國壽、平安、太保傳統險占比預計分別為19%、22%、11%。2009年三家公司新增保費中,傳統險占比分別僅為3.4%、1.2%和0.7%。
盡管此次費率市場化僅涉及小部分傳統型產品,但業界認為其意義重大,標志著中國壽險產品費率管制解凍。
1996年至1999年,為追求保費增長,國壽、平安、太保等公司銷售大量高利率保單,有的預定利率達10%。
但隨著央行七次下調存款利率,至1999年6月10日,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降至2.25%,保險公司利差損問題隨即凸顯。當天,保監會發布《關于調整壽險保單預定利率的緊急通知》,要求壽險保單(包括含預定利率因素的長期健康險保單)的預定利率調整為不超過年復利2.5%,并不得附加利差返還條款。中國壽險產品費率管制開始。
2004年至2007年,央行持續加息。至2007年12月2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升至4.14%,對壽險保單預定利率2.5%的限制,影響了消費者購買傳統壽險產品的積極性。業界對預定利率市場化的討論日趨熱烈。
在此次傳統險預定利率放開政策出臺前三個月,保監會曾召集大型保險公司、合資保險公司以及中小保險公司分三組進行討論。據與會的某保險公司總精算師透露,此次保單預定利率市場化獲得中小保險公司80%的支持率。
他分析,因為中小保險公司市場競爭力比較差,有可能會借此推出新產品?!靶庐a品可能比老產品便宜20%-40%?!边@會產生兩個影響,一是倒逼太保、國壽等大型保險公司傳統險產品降價;二是引發老保單退保。
但由于此次利率放開給保險公司自行調整的空間有限,業界并不擔心會引發惡性競爭?!锻ㄖ芬幎?,傳統壽險準備金評估利率不得高于保單預定利率和法定最高評估利率中的低者。1999年6月10日及以前簽發的傳統人身保險保單法定最高評估利率為7.5%,之后簽發的為3.5%。
李聰認為,“保險公司把預定利率定在3.5%以上需要極大勇氣?!币驗檫@意味著保險公司每賣一張100元的保單,其提取的準備金就得超過100元,這將加大保險公司的資本金壓力。
某健康險公司精算部負責人表示,這次調整對保險公司有利的一面是促進保險公司產品創新;但另一方面,保險公司要掌握審慎原則,否則將出現利差損問題。他判斷,費率市場化不大可能引起保單預定利率的普遍上調。
前述保險公司總精算師則認為,傳統險預定利率即便調高到3.5%,也未必能比分紅險更有市場?!胺旨t險的利率要求是2.5%,加1個點的不確定分紅就超過3.5%。”他表示,該公司目前尚未考慮調整傳統壽險定價。而費率市場化會明顯壓縮壽險行業新業務價值、內含價值、公司未來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