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孩子將有多高?哪怕是對臉蛋、膚色等外貌因素不甚關心的父母在聽到孩子身高問題的時候也會刻意傾聽。有一條公式可以簡單估測孩子最終的身高:父親和母親的身高相加除以2,在這基礎上加6.5厘米是男孩最終的身高,減去6.5厘米就是女孩最終的身高。以父母的身高為基礎估測孩子的身高是因為遺傳在身高上起很大的影響作用。
確實,身高在剛出生的時候就在一定程度上被決定了。孩子身材矮小,父母往往會認為是自己的責任。其實沒必要自責,根據(jù)不阿的成長環(huán)境,男孩的身高可以產(chǎn)生土10厘米左右的差異,女孩則可以產(chǎn)生±8.5厘米左右的差異。延世醫(yī)院小兒青少年科的蔡鉉旭教授在強調環(huán)境對身高的影響時說:“我們不能無視營養(yǎng)、運動及睡眠等環(huán)境因素對身高造成的影響。而且不斷有研究表明,與過去相比,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因素對成長起了更大的影響作用。”
為營造一個能讓孩子長高的環(huán)境,首先要確定孩子成長的周期,因為不同的時期需要提供的成長環(huán)境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身高會長到滿16-18歲左右,在這之前,身高看起來像是一直在長,其實不然。有快速成長和緩慢成長兩種不同的時期,按照成長的速度,可以把長高的時期分為4個階段。
首先,出生后滿2歲之前是決定孩子成長發(fā)育的時期。被稱為“第一快速成長期”的這一時期,孩子可以長30-40厘米。剛出生的孩子身長約為50厘米,滿1歲時為75厘米,滿2歲時能長到87-88厘米。這一時期可謂是一生中最短但成長最多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如果發(fā)生營養(yǎng)不足或是慢性疾病的話,將因細胞數(shù)不足而引起成長障礙,往后也很難像同齡人一樣正常成長。因此這段時間的營養(yǎng)調理比其他任何時候都重要。專家勸告,在喂母乳的情況下,在產(chǎn)后6個月左右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和鐵質,并開始讓孩子進食斷奶食。
滿2歲開始到青春期這段時間是成長較慢的時期。孩子上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這一時期每年大概長4-6厘米左右。這段時期重要的是兩點:讓孩子每天在太陽下玩耍半小時左右,其次讓他們晚上早點上床、多睡覺。這段時期父母們:還需要幫助孩子形成吃海藻類、綠色蔬菜、豆類及牛奶等多樣食品的飲食習慣。
從上小學高年級開始到15-16歲的這段期間是“第二快速成長期”。這時尤其要在運動和睡眠上花心思。刺激骨頭之間的軟骨組織,促進肌肉生長最好的方法是運動。有不少父母認為跳繩和打籃球有助于長高,舉重和跆拳道則相反,可事實并非如此一一不管哪種運動都有助于孩子長高。尤其是像跑步、跳繩這樣的運動既能適當?shù)卮碳こ砷L,還可以增加骨密度。適當?shù)倪\動量是一次30-60分鐘,每周3-4次。這個時間段又可被分成3部分,最初的10分鐘應為伸展運動或慢跑熱身階段,之后的30-40分鐘則進行跑步等正式運動,最后盼10分鐘應以伸展運動或放松肌肉等運動來結束。另外,孩子們在這時期每天最少應睡7個小時。而且不應受到壓力的困擾。有壓力,人體會分泌腎上腺皮質,這會減少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還會抑制成長板軟骨組織的增殖。
16歲往后應幫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姿態(tài),并使他們少受壓力的困擾。應該根據(jù)自身的生理周期合理調整睡眠時間。因為這是可以最終確定成長板(即骨端軟骨)狀態(tài)的時期,因此孩子要保持正確的姿態(tài),預防脊柱側凸的發(fā)生。
但是,容易被忽視的一點是,父母關愛在孩子身高成長上起到了異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缺乏父母關愛的孤兒被收養(yǎng)且在良好環(huán)境下成長的話,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會得到令人意外的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