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一場涼。這幾天,李冰的慢性乙型肝炎又犯了。沒想到前段時間一不小心著涼而導致的感冒,使他原本就要痊愈的肝病再度復發。實際上,像李冰這樣的肝病復發患者在深秋時節是屢見不鮮的。林主任提醒大家,無論是肝病患者,還是健康人群,秋季都要注意做好養肝護肝的“功課”。
【專家解讀】:
護肝莫入三大誤區
●誤區一:忽視感冒等感染性疾病
肝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是肝病活動的一個重要原因。對于慢性肝病患者來說,秋季是一個危險的季節。秋季天氣轉涼,人體的免疫功能有一個抑制階段,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而慢性肝病患者更容易受到寒冷的影響,再加上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甲型和戊型肝炎等多種傳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發病高峰又在秋季,因此,在免疫功能下降的情況下,慢性肝病患者很容易并發或重疊感染上這些疾病,使原有的肝病加重。
●誤區二:吃得越多,補得越好
飲食不當也是肝病高發的重要誘因。很多人都誤認為養肝重在進補,于是大魚大肉不斷。實際上,肝病患者進補過量,會加重脾胃和肝臟的負擔,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工作非常緊張,活動量又很少,如果補充大量的牛羊肉等高脂肪含量食物,很容易使血糖堆積在肝臟,誘發肝病。
●誤區三:肝病痊愈后無需檢查
由于大部分慢性乙、丙肝復發無癥狀,要及時發現肝病復發,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氣候明顯變化的秋季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尤其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或慢性乙肝長時間無癥狀者,更應重視肝功能復查。在乙肝高發的秋季,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沒有癥狀的乙肝患者是最危險的。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肝病已經復發,但自己也不知道,一旦發作,必須花很長時間治療,甚至出現病情惡化。
【專家支招】:
養肝護肝走好這六步
林主任建議,無論是肝病病患,還是健康人群,想要保護好自己的肝臟,一定要走好以下六步,缺一不可。
Step1:多飲水、少喝酒
秋季天氣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以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同時,也要注意適量飲酒,不能貪杯過量。肝臟代謝酒精的能量是有限的,多飲酒會傷肝。據醫學研究表明,體重60 公斤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謝60 克酒精,如果超過這個限量,就會影響肝臟健康,甚至造成酒精中毒,危及生命。
Step2:飲食要平衡
不要暴飲暴食或經常饑餓,這種饑飽不勻的飲食習慣,會引起消化液分泌異常,導致肝臟功能的失調。應該合理地攝取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保持相應的比例,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Step3:適當健脾
中醫認為,五臟都是緊密相連的。肝主藏血,貯藏和調節全身血量;脾主統血,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健運,氣血生化有源,血量充足,則肝血充盈。因此,適當保養脾胃的消化功能,吃一些益氣健脾功效的中藥,如黨參、山藥、茯苓、白術、薏仁、扁豆等,對調養肝臟也大有裨益。
Step4:保證充足睡眠
中醫養生特別強調作息有律、起居有常。中醫認為,肝膽在凌晨1點到3 點最興盛,各個臟腑的血液都經過肝,此刻肝臟的解毒作用也達到了最高峰。因此,人在此時也應順應自然,保證充足的休息。
Step5:保持心情舒暢
俗話說:“怒則傷肝。”要想肝臟強健,一定要學會制怒,要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如果違反這一自然規律,就會傷及肝氣,久之,易導致肝病或肝病加重。在情緒不舒暢時,可以找知心的朋友傾訴心中的不快,切忌不能憋在心里,以致傷害肝臟。
Step6:適量運動、穿著寬松
多做戶外活動,如散步、打球、打太極拳等。運動既能使人氣血通暢,促進吐故納新,強健身體,又可以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的目的。此外,古人認為,寬松衣帶,披散頭發,形體得以舒展,氣血不致淤積,所以,建議大家衣著寬松,這樣有利于促進肝氣血順暢,身體必然強健。
“粥食在我國有數千年的歷史。《周書》中就有'黃帝始烹谷為粥'的記載。”林主任認為,根據祖國醫學“藥食同源”之說,以藥粥食補,既可保健養生,又對治療疾病有輔助療效,特別推薦以下兩款粥品,以饗讀者。
豬肝綠豆粥
新鮮豬肝100克、綠豆60克、大米10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先將綠豆、大米洗凈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后,再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后再加調味品。此粥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可使人容光煥發,特別適合那些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
枸杞粥
枸杞子30 克、大米60克。先將大米煮成半熟,然后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此粥特別適合那些經常頭暈目澀、耳鳴遺精、腰膝酸軟等癥病人。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則有保肝護肝、促使肝細胞再生的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