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來,王峰的左右兩側腰連帶腹部總是隱隱作痛,有時突然疼一下,會讓他出一身汗。但王峰的工作非常忙,沒太在意。半個月前,這種疼痛頻率增多,直到上周夜里,熟睡中的王峰突然感到左腰部仿佛刀割般鉆心的疼痛,疼的他無法動彈,瞬間大汗淋漓。家人趕忙把他送到醫院,B超檢查發現,是他腹中腎結石在作怪。王峰回憶那段疼痛經歷說:“簡直就是要了我的命,站都站不起來了?!?/p>
沈陽盛京醫院泌尿一外科副主任王俠說:“腎結石是由于人體內膠體和晶體代謝平衡失調,尿液中的鈣鹽等結晶沉淀所導致。南方發病率高于北方,而飛行員、高溫工作條件下的廚師等是腎結石的易發人群?!?/p>
疼痛是第一癥狀
引起腎結石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目前也沒有完全的定論。普遍認為與飲食、遺傳、體質、工作環境等有關。結石的種類也很多,如草酸鈣結石、尿酸結石等,具體是哪項結石需要醫生檢查進一步確認。別小看結石,它的危害很大。結石在腎盂和腎盞內引起粘膜損傷、發炎,長期梗阻尿流不暢使腎盂內壓增高而擴大,形成腎積水,這時腎實質萎縮變薄,腎功能逐漸受損。當并發感染時,發展成腎盂腎炎或腎積膿,使腎臟迅速受損,并最終釀成腎功能喪失和腎臟切除的悲劇。局部組織受到損傷,這也是惡變的基礎。
王俠主任說:“疼痛是腎結石的主要癥狀,可表現為腰腹部疼痛、脹痛、嚴重時會引發腎絞痛,發病時的劇烈疼痛,會讓人終生難忘。另外,疼痛過后可能會有血尿。若形成慢性梗阻,隱痛的同時會伴隨發高燒?!?/p>
不疼也不能忽視
王俠說:“腎絞痛來得快,去得也快,多數患者經治療后可立即恢復如常。正因為如此,許多患者‘好了傷疤忘了疼’,認為不疼了就是好了,不愿做進一步檢查,結果導致病情惡化。經常能碰到本不重的患者卻因延誤治療而最后不得不將腎切掉的慘劇。在這里要提醒大家,不疼了不代表好了,要經過詳細的檢查才能確定結石是不是真的好了。”
結石的治療存在“濫用”
腎結石治療方法很多,具體選哪種,要根據結石的大小、部位及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采取的治療手段不同。
一般看來,如果結石在一厘米以下,建議吃排石藥、多喝水、補充維生素C來調理。如果尿的PH值有異常,還要吃些改變PH的藥。
如果結石在1.5厘米-2厘米之間,可采取體外振波碎石的方法,這也是目前最先進最有效的排石方法,可以說具有革命性的意義。但目前這一方法存在濫用現象。一般認為,同一部位、同一結石如果碎石三次仍無效,就不要再采取這種方法了。但很多時候,有的醫生會反復進行碎石,給患者的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創傷。
另外,腎結石還可通過腎鏡微創手術治療,如果積水嚴重,就要采取手術的辦法。
易反復發作,喝水是預防關鍵
腎結石和個人的代謝密切相關,因此也易反復發作。不論哪種結石,喝水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水能稀釋尿液,并防止高濃度的鹽類及礦物質聚積成結石。
研究表明,飲食也是導致腎結石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多補充纖維素;少吃含草酸食物如菠菜、豆類、葡萄、桔子、番茄、土豆等。研究發現:200克菠菜中,含草酸725.6毫克,如果一人一次將200克菠菜全部吃掉,食后8小時,檢查尿中草酸排泄量為20~25毫克,相當于正常人24小時排出的草酸平均總量;少吃動物內臟、海產食品等嘌呤高的食物;控制肉的攝入,防止脂肪量攝入過多;而經常過量食用高蛋白質的食物,使腎臟和尿中的鈣、草酸、尿酸的成分普遍增高。不能及時有效地把多余的鈣、草酸、尿酸排出體外,這樣,得腎臟結石、輸尿管結石癥的條件就形成了。
另外,王俠主任表示,很多腎結石患者都聽說不能喝豆漿等,但其實只要不過量就沒問題。一般人食用的量不會超標,所以對腎結石的患者影響不大。
【鏈接】:
腎結石患者如何補鈣
因缺鈣造成的骨質疏松癥,在中老年人極為常見。而有說法把“避免食用高鈣食物”、 “防止血鈣、尿鈣過高”作為預防腎結石的重要措施。于是,就出現了一個很矛盾的問題:補鈣會不會促發腎結石?腎結石患者要是缺鈣到底能不能補?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曾對91731名婦女進行觀察,發現每天從食物中攝取1000毫克以上鈣質的婦女,其腎結石的發病率比每天攝入鈣質500毫克者低35%,由此得出“多吃富含鈣食品的婦女比少吃鈣質者比較不容易患腎結石”的結論。
當然,這僅限于食物補鈣,而藥物補鈣還是有輕度增加腎結石發病率的可能性。其原因是,腎臟鈣鹽結石的形成,并不與血鈣水平成正相關,而主要機制是在于鈣代謝過程尤其是排泄過程的障礙,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些人既缺鈣又患腎結石的原因。通過補鈣,既可糾正缺鈣狀況,又可改善鈣質在局部沉積形成結石的病理過程。因此,同時患有骨質疏松癥和腎結石者,可放心補鈣;補鈣并不會促發腎結石的形成。不過,為避免腎結石的形成或加重,補鈣宜講究科學。首先是盡量通過食物(奶類最佳)補鈣而不依靠藥物補鈣。其次,補鈣不可多多益善,每日的攝入量為1000-1200毫克為宜。而不喜歡飲用奶制品或因條件限制喝不到奶制品,可選用既可補鈣又不會促發腎結石的新型鈣制劑如檸檬酸鈣等,而不要用碳酸鈣、磷酸鈣等舊鈣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