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孔雀》、《芳香之旅》,誰也不知道她到底能在文藝路上走多遠;從《門徒》到《證人》,她已經站在了商業片的最前沿。從《花腰新娘》到《天水圍的夜與霧》,張靜初果真如《孔雀》中的追夢女孩,一步步向夢想進發。
時光之下,廢墟之上,她用自己的方式演繹著《唐山大地震》中中國式的傷痛與堅強,走向馮小剛的造星工廠中,張靜初又一次“孔雀”新生,靜若初放的完美蛻變。
空難片《唐山大地震》和 喜劇片《唐伯虎點秋香2》前后上映,兩部戲的女主角張靜初也因而備受關注,這使得她在這個繁忙的檔期中不得不頻繁交替在“大喜”與“大悲”之間。
作為女生,對女性主導的愛情小品自然深有共鳴,但同時「男人戲」也有份莫名的吸引力。
Celine 藍色漸變one-piece
Celine 銀黑色bangle set
(Both from Celine)
小標題
戲里戲外談愛情
在電影《竊聽風云》中有一段三角關系,由張靜初周旋于劉青云與方中信之間,看組合已預知不會是一段激情的關系,但由3位好戲之人演繹平淡的三角戀,倒是其引人入勝之處。
張靜初說:在電影中,我跟方中信是離婚夫妻,其后與劉青云發展感情,但為了兒子的成長,一直不敢公開2人的關系。 剛巧戲中方中信跟劉青云本身是要好的朋友,因此我周旋在2人之間,頗為尷尬。”
“方中信的角色是活力型,在關系中是主導的一方,雖然很會浪漫的小把戲,但大男人的性格令他變得很pushy,給女方迫得太緊的感覺。相反,青云的角色說話不多,卻給人很放松的感覺,2人一起時,可以完全不說話,但也令人感到舒服。”
問及現實中靜初會選擇什么性格的男友時,她說:“在現實中,我較為傾向青云那個角色的性格,因為我怕常給人迫得有壓力的感覺,至于有否經歷過我的角色那種三角關系嘛?其實也有的,因為每個人總有其優點,幸而沒有如戲中夾于兩位朋友之間的尷尬情況。 ”
“我的他一定要有幽默感,幽默感包含了很多東西,首先是樂觀,其次還有寬容。因為我比較‘悶’,希望他的樂觀能感染我;而女孩子誰不希望有一個能包容自己的老公呢?也就是說,我還是希望他能寵著我。我會是一個好妻子,而且夫妻之間會是像朋友一樣的關系。”
拍戲:傾斜文藝片
張靜初說,實際上她是拍《唐山大地震》大悲至幾乎抑郁,“我在《唐山大地震》中扮演一個被媽媽遺棄的女兒,無法原諒媽媽。這個角色太傷感了,后來又到汶川災區拍攝,看到那么多人生悲劇,很長時間都很難走出來,經常哭泣,情緒低落。后來慢慢明白了,也理解演悲劇實際是告訴你要更珍惜當下,當下活得開心些”。
她的每個角色都玩著乾坤大挪移。《孔雀》,她一下撕下自己的裙子裸露下體,大膽、決絕;《花腰新娘》里,她演的彝族姑娘潑辣、執拗;《紅河》里,患智障的她雙眼清澈透明;《門徒》里,她被毒癮折磨得不忍睹,墮落、迷亂。
浸泡娛樂圈近十年,張靜初對于娛樂圈的認知,始終比較遲鈍,“當演員讓我有機會體驗更多樣的生活,這是一筆財富,我從未后悔過。我對娛樂圈的認知,一直都覺得是‘村里人’。
Celine 白色啡腰帶雪紡one-piece
Celine 銀色bangle
(Both from Celine)
米白 銀色花紋bangle
銀色水晶頸鏈
(Both from ME Co)
運氣:影帝情緣
素有“演技派”之稱的張靜初,一直在和影帝級別的男演員演對手戲。張靜認為:“能跟多位影帝合作,我感到十分興奮,因為他們都是好對手。要拍套好戲,好的劇本固然重要,但當劇本較短或不夠戲劇性的時候,好的對手就變得更為重要,如果遇到好的對手演員,很快就能進入狀態。因為他們可以把內心戲演繹得有層次,即使角色不太刺激,即使是平常的戲,在他們演繹下也可變得很有深度。”
角色:“姐姐”和“母親”專業戶
“在《孔雀》里出色的扮演了姐姐一角,讓張靜初紅到了柏林,張靜初用她的天賦和努力證明了,她在《孔雀》中的杰出表現,絕非業余選手的靈光乍現。五年過去了,這次在《唐山大地震》中又一次扮演了的姐姐。
張靜初說:“《孔雀》中的姐姐,是一個頑強執著的人,但是《唐山大地震》中要更像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我理解的姐姐在災難之后也是在非常堅強地往前走。即使內心一直存在著執拗的情感和對親情愛與恨的糾結,她都毅然的從困難走向光明,至于為何我好像每次都扮演母親和姐姐的角色,其實我也不知道!由《門徒》中的吸毒母親,至《天水圍的夜與霧》及《證人》,我都飾演媽媽,連導演也好奇問我原因,我也有問過自己,我的樣子不是那樣老吧!哈哈! ”
挑戰:現實中無法達成的角色
“我就是喜歡在戲中能扮演現實中無法達成的角色,演戲對于我就像是個‘做夢工廠’。 “小桃是我所有角色中最冒險的。每場戲我都要找好幾種狀態去演,有時候就是覺得不對,卻不知哪里不對。但一旦找到邏輯了,演得舒服了,真的很好玩。”
《紅河》描寫了一段感人的異國情感故事,又被稱為“中國版《情人》”。張靜初扮演智障少女小桃,只有五六歲的智商,據說導演開始找了一些十六七歲的女演員,但又怕她們無法勝任那些需要爆發力的戲份兒,所以他一再游說張靜初。
“我很怕,很猶豫,不想毀了這部戲也不想毀了我自己。但又舍不得放棄,因為很難遇到這樣的角色。后來我看達斯汀??霍夫曼的《雨人》,我發現盡管他演過那么多角色,可是他再演自閉癥患者,我們還是會相信。所以我對導演說別把其他演員都推掉,如果開機3天,我發現自己真的不行,你臨場換人我都可以理解。”
Daydream Nation 灰色幾何領onepiece(From Voulez Vous)
黑色蝴蝶珠珠手鏈
銀色珠粒手
才華:導演系才女的語言天賦
一個人的才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會在不經意間撲面而來,比如張靜初的語言能力。作為一個福建人,她的普通話好得不可思議,粵語用來拍片和生活對話都幾近唬人。在《紅河》里唱了一首越南歌,英語更是她勇闖好萊塢的利刃之一。
“其實我在學校時英語并不好,因為用不到,甚至一度認為學外語是世界上最沒用的事情。后來拍的戲多了,在《孔雀》里說安陽話,在《門徒》等一系列香港電影里說粵語以及去好萊塢拍戲用英文,才發現原來語言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進入角色,而不是被語言牽絆,無法演繹角色的情感。”
拍《門徒》,只有她一個內地演員,她只好下苦功學了粵語,15天后,導演已經覺得可以了,告訴她不需要再學粵語了,否則如果比吳彥祖說得還好,不太對勁兒。
生活:化平淡為力量
“在現實中的我,其實是很開心、很可愛的吧!哈哈哈! 其實我是個比較平靜的人,不會常常感到失落或泄氣,不容易感到抑郁,但同時亦不會過度興奮,情感上的起伏可說是比較小,情緒亦歸于平淡。這樣較為平坦的心路歷程,對于作為演員的身分來說,也可算是好事,因為在平日沒有太大的情緒跌蕩,就像是把力量和熱情儲起來,到了演戲的時候,就可盡情發揮出來,也是種釋放。”
后記
因為《孔雀》的巨大成功,為張靜初打開表演事業的大門,同時也設置了一個高高在上的起點。是在這個起點上步步登高,還是從此漸漸泯然眾人。她入行十年以來所演繹的角色,每一個具有著與眾不同的鮮明個性,從《孔雀》中瘋狂的姐姐,到《花腰新娘》中潑辣的鳳美,到《門徒》中墮落的阿芬,再到《唐山大地震》中冷漠的方登,有著天使般容顏的張靜初帶給觀眾的總是一個個邊緣的、極端的人物角色,而她對人物的用心演繹,也讓她在業內口碑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