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是很早很早之前的事了,那年間,咱們中華大院里頭很不消停,雖說尚有個透風漏雨的花架子一樣的周王朝,可是天子家不爭氣,產(chǎn)的龍子龍孫成器的少,玩兒鬧多,結果是黃鼠狼下豆杵子——一窩不如一窩,傳不過三五代,國運江河日下,有點兒本事的主兒,拉幫人就敢搶地盤、圈地界,占塊地兒就敢稱國,什么侯國、公國、王國等等,頂?shù)煤枚硕艘粋€炎宗黃祖開創(chuàng)的浩蕩神州是千瘡百孔、體無完膚,直鬧得春秋無序,戰(zhàn)國煙濃,民不聊生。能耐大的、成氣候的,自然要擴大疆域,吃掉小的、弱的,就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漬泥一樣,攪了個昏天黑地,日月無光……
就在這大小林立的眾多國家中,有一個叫衛(wèi)的小國。別瞧這衛(wèi)國國小,故事倒蠻多。衛(wèi)國最初的君主是和周武王姬發(fā)一個娘肚子里爬出來的親兄弟康叔。老姬家人可不含糊,早幾輩子就瞅準殷商的蔓蔓兒快拉秧了,趁勢忙不迭占住渭水北邊的岐山,揭竿豎旗,招攬?zhí)煜拢轿渫跫Оl(fā)時一舉滅商,建立了大周王朝。封爵分地時,康叔因與王室有著極親的血緣關系,得到了商紂都域朝歌及其四圍的大片沃野,并賜國號衛(wèi),被立為衛(wèi)君,同時還兼著周朝司寇之職,參與王事并嚴治亡商遺民。毋庸諱言,人壽是有限的,衛(wèi)國祖爺康叔再能劃拉,再能撐持,終歸是難免一死。他死,兒子繼;兒子死,孫子繼……家天下么!所以,只要是這個窩里蹦出來的崽,即便是呆傻癡苶,哪怕是個怪胎,也是有資格坐上君位。就這么著,衛(wèi)國一代代地弄出來不少的故事。只是這些故事大都不怎么美好,多系家丑之類,什么宮闈丑聞,君位之爭,父子、兄弟相殘……總之是磕磕絆絆地傳了十來代,就傳成了秋后的螞蚱——蹦跶不起來了。這個“螞蚱”名叫姬赤,古籍上還真有他這么一號,史稱衛(wèi)懿公,也就是咱這篇故事的A號人物。
要我說衛(wèi)懿公這主,雖說是個亡國之君,可蓋棺論定,衛(wèi)國人卻給了他一個很不錯的謚號——懿。不信,您就翻翻《史記·史記正義·謚法解》一段,那上面說的是再明白不過了:“溫柔賢善曰懿?!本湎掠钟胸硇∽謽耸?“性純淑”。您說這人的德行還賴嗎?多有“愛心”的一位君主呀!只是此君愛的不是人類!他愛的是禽鳥,而且愛的只是禽鳥中的一類——鶴!是個寵物愛好者,是愛鶴寵鶴沒了邊的鶴癡,堪稱養(yǎng)鶴、玩鶴的絕代宗師。
說起衛(wèi)懿公畸形獨特的愛好成因,似乎頗受其家族的熏染和基因遺傳的影響。衛(wèi)懿公的祖考爺衛(wèi)宣公姬晉最大的本事就是貪淫好色,不知羞恥。早在衛(wèi)宣公做世子的時候,搞不清是他爹衛(wèi)莊公的第幾號小妾了,只知道名頭很響,叫夷姜,是個十分動人的佳麗,把一個世子誘得吃不香,睡不穩(wěn),沒白沒黑地瞄著他爹的臥榻……常言道,不怕鬼叫門,就怕鬼惦記;他這一上心惦記,還真就把個小繼母夷姜惦記到了自己的熱被窩里,很快珠胎暗結,私生一子,取名曰伋。您說衛(wèi)莊公這個老王八窩脖不窩脖?衛(wèi)莊公氣死了,衛(wèi)宣公才得以上位,夷姜也自是扶了正,伋子亦得見天日,且因母貴被立為世子。至此一切都歸正常了吧?其實不然,伋子長到十五六,他爹衛(wèi)宣公寶貝似的為世子忙不迭地張羅兒媳婦,很快就聘定了齊僖公的女兒齊姜。孰料,這齊姜天生麗質,實乃一絕色尤物,誘得衛(wèi)宣公心癢難耐,沒著沒落的,竟不顧綱常倫理,以出使外交的名義支走兒子,硬是霸占了兒媳婦,還恬不知恥地美其名曰“宣姜”。如此一來,這天大的國室家丑不光成為時人街談巷議的話把兒,而且也為我國不朽的《詩經(jīng)》留下了一頁警醒世人的名篇《邶風·新臺》,讓后人聽到了一個悲劇女子憤怒的怨訴:“……燕婉之求,篴篨不鮮……”說白了就是:……年少英俊的如意郎君原是我求得的佳偶,而今陪伴我的卻是令我惡心的雞胸駝背形同癩蛤蟆的糟老頭……
癩蛤蟆如愿以償?shù)爻陨狭颂禊Z肉,徐娘夷姜自然就成了處理品;尤其在宣姜生了壽和次子朔兩個兒子后,沒處打發(fā)的夷姜索性被扔進垃圾堆,任之自滅,其子伋子也大大掉了價;特別隨著壽、朔二子歲數(shù)漸長,伋子更成了衛(wèi)宣公和宣姜母子眼前的一只綠頭蒼蠅,怎么瞧怎么膈應,只恨一時找不著蒼蠅拍拍死他。再說已是少年的壽、朔,無疑是宣姜的指望和靠山。宣姜力逼宣公廢伋立壽。偏偏壽又和伋子友善,不僅不愿奪兄長之位,還處處護著這位異母長兄。而朔,別看年幼,卻另藏一副奸詐險惡心腸:伋子他是必欲除之,而親兄壽,亦不可活!二人不滅,自家安能即位專權?為此,他陰招武士,私落亡命,攛掇宣姜,誘惑宣公,極言伋子恨父欺庶母,奪兒婦,喪盡天良……直氣得宣公七竅生煙,嚴命伋子速速離京,卻于半路伏兵密令殺之。朔見己謀得逞,暗派所養(yǎng)武士換下伏兵,只待伋子到來。不想,壽于母宣姜處得知內情,忙借送行餞別之機告知伋子,并將伋子灌醉,自己先行上路,急去阻止朔的行動;熟料,壽一進入埋伏地就被射殺了。伋子酒醒后,聞聽弟壽代己已行,唯恐不測,慌忙追去,自投羅網(wǎng),成了朔的刀下鬼。就這樣,黃泉路上,一對冤魂兄弟倒做了伴兒……
朔陰謀得逞,衛(wèi)宣公卻日喪二子,連呼上當,悔恨不已,眼睜眼閉,都是夷姜、伋子和壽兒的冤魂鬼影,自此精神委頓,寢食難安,不久就窩囊死了。老東西一死,撿便宜的無疑是朔。他即位當上了衛(wèi)惠公,卻無日不在仇殺和動亂中度過,根本無暇顧及治國理民之事,死后丟給兒子懿公的,只能是一個內憂外患、危機四伏、破敗不堪的衛(wèi)國。
衛(wèi)懿公倒也想得開,整個一甩手掌柜。他心說,家底兒既然給爺、爹敗光了,咱又沒什么回天的本事,干脆破罐子破摔,反正虱子多了不癢癢。治啥國?傷那腦細胞呢!就說船破了,船破還有幫,幫壞還有底,底爛還有釘吶!何況一國釘子,兌換成錢,盡俺一人造足夠了。衛(wèi)懿公這么一想,索性玩兒唄,他什么都玩兒。但他最喜愛的就是玩兒鶴!他玩兒鶴,簡直玩兒出了圈兒。他養(yǎng)的鶴,何止百只千只?個個都是毛色潔凈艷麗,鳴聲清亮,舞姿婆娑,宮廷苑囿無處不見。就是這樣,衛(wèi)懿公還不滿足,還下令要國內的臣民百姓竭力搜求進獻,凡是進獻的鶴可對他的心的,金錢美女、官位宅邸,那是得什么賞什么,簡直大方得沒了邊兒。后來他的鶴養(yǎng)得太多了,就越玩兒越不成體統(tǒng),居然給鶴劃分等級,且按等級封官爵,加俸祿。上等鶴享受大官的俸錢,當然是吃得美,住得好;次點的官祿就差些,吃住也掉點兒檔次,等等,以此類推。更叫人哭笑不得的是,每當衛(wèi)懿公出游,總要叫群鶴分班像官員似的陪行,并用載乘士大夫以上官員的豪華馬車拉著它們在前面行進,號稱“鶴將軍”,比那些真人儀仗隊還威風尊貴。在衛(wèi)懿公那里,凡是養(yǎng)鶴的人都有豐厚的工錢,而且比朝中的官員都有保證。當然衛(wèi)懿公玩兒鶴的巨大費用,都是向老百姓橫征暴斂得來的,因此,短短三五年間,就榨得國民骨枯髓盡,到處可見賣兒賣女、家破人亡的凄慘景象。又過了幾年,北狄人看透了衛(wèi)懿公這個荒唐的廢物,知道衛(wèi)國是真的沒得救了,就一舉侵入衛(wèi)國。衛(wèi)懿公一下子慌了神兒,急忙命令臣民抵抗,可是人們都向山林荒野逃避去了,誰也沒有作戰(zhàn)的心氣兒。衛(wèi)懿公好不容易抓了一些官員,想叫這些官員帶頭上陣;不想這些官員異口同聲地譏諷頂撞他,你用“鶴將軍”打仗就行了。結果北狄兵馬如入無人之境,滅了衛(wèi)國。衛(wèi)懿公也死在了亂刀之下。
至于那些鶴,好在都有翅膀,一飛沖天,鳴聲凄清響亮,在彌漫的烽煙中,也算是給寵愛過它們的主人招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