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是國家、機構、社會組織和個人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像、聲像及其他形式的原始記錄。檔案之所以具有這種憑證作用,其主要特點就在于它的原始性強,具有其它資料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一、當前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大多數的檔案館都采用傳統的以手工管理為主的方式進行檔案管理工作。以手工檢索為中心的著錄卡片、目錄等,不僅在編制階段占用大量工作時間,檢索過程也非常繁瑣。而手工的檔案查詢方式,更顯得信息獲取和傳遞速度的緩慢。具體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檔案管理手段原始。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手工還運用于文書的整理立卷、歸檔等工作中。
2.檔案管理的網絡化意識不強。面對當今網絡化時代,檔案管理也應該跟上時代,檔案管理網絡化是以資源建設為核心,信息網絡建設為基礎,信息法規、標準為保障的綜合體系。
3.檔案管理意識比較薄弱。檔案意識不足而導致的問題,直接影響了檔案工作的發展。由于受傳統檔案管理思想及檔案自身保密性、利用滯后性等特點的影響,領導、員工對檔案工作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識。
二、做好檔案工作的幾點思考
1.做好檔案工作,領導重視是關鍵。
領導對檔案工作的價值和認識程度,決定著他們對檔案工作的態度,從而決定著檔案工作的發展。把檔案工作列入領導的議事日程,是規范檔案工作的需要。對檔案管理人員來說,則應該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去爭取領導的重視。
(1)愛崗敬業。淡泊名利,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2)積極宣傳,使領導增強檔案意識。
2.立足于法,搞好建章立制工作。
法制化是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基礎,要做好檔案管理工作就必須以依法治檔為根本,實現檔案管理制度化。
3.實現檔案管理同現代技術的有機結合。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對如何做好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只有正視這個挑戰,實現檔案管理同現代技術的有機結合,檔案管理工作才能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檔案的整理工作繁瑣,重復勞動多,勞動強度大。而利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手段管理檔案,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科技的檔案管理下,既降低了人為因素在文件歸檔工作中的影響,又發揮計算機的管理優勢,減少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4.檔案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
檔案運用的合理有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全面加強檔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揮檔案的作用。做好檔案的開發和利用工作是檔案管理自身價值的重要體現,檔案開發利用已經成為全社會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信息資源。要加強檔案的開發利用,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就必須加強檔案基礎管理。因此,只有全力做好檔案管理工作,才能為社會的全面進步,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檔案服務。
5.進一步提高檔案管理人員對檔案工作的認識。要通過各種形式對他們進行《檔案法》和國家有關檔案工作規定的宣傳教育,使檔案管理人員充分認識到做好檔案工作是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增強自覺性,為提高效率創造條件。
6.提高檔案人員業務素質,加強繼續教育。
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水平直接影響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為了使檔案工作能夠適應檔案管理的需要,首先要充分發揮檔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提高檔案人員的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由于設備的現代化,檔案種類的多樣化,管理方法要不斷改革,因此,對檔案工作人員在業務知識、科學知識以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綜上所述,科學規范的檔案管理只有堅持與時俱進,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開創檔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做好檔案的開發和利用工作,不但可以實現檔案管理工作的自身價值,而且可以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