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榴花】:只見那番營螻蟻似海潮,觀不盡山頭共荒郊,又只見將士紛紛也那亂繞,隊伍中馬嘶兵喧鬧吵。只聽得戰鼓咚咚,只聽得鼓咚咚,明盔亮甲金光耀,高高下下飛奔也那聲嗓。見一派旌旗翻招,見一派旗翻招,風塵也那號咆哮,俺只得威風抖擻滅兒曹!
大凡工長靠武生的京劇演員,皆以《挑滑車》作為必俢的劇目。演員扮演岳家軍大將高寵,在舞臺上載歌載舞,唱做并重。武戲雖以武功表演為主,但在像《挑滑車》、《鬧天宮》、《扈家莊》這樣的經典劇目里,卻也不乏寓意雋永、文采飛揚的好唱段。
《挑滑車》又名《挑華車》,也叫《牛頭山》,故事情節主要來自清代錢彩與金豐合編的《說岳全傳》中的第三十九回。岳飛與兀術會戰牛頭山,點兵選將之際,大將高寵因不見重用,質問岳飛。岳飛令其護守軍中大纛。雙方交戰,宋軍失利,高寵擅自出馬助戰。他連挑金營數員驍將,敵軍為之膽寒,撤至牛頭山。高寵乘勝追擊,兀術用鐵滑車自山頭滑下阻擋,高寵奮力連挑多輛,終因力盡馬乏被沖壓身亡。宋營牛皋諸將力戰,搶回高寵遺體。
京劇《挑滑車》始創于俞菊笙,走紅在楊小樓,以后成為楊派代表劇目之一,并可與《牛皋下書》連演。高寵一角早年屬武凈應工,勾紅三塊瓦露白線。經俞菊笙改革,將高寵歸為武生行當的重頭戲,并設計增加了許多高難度的武打場面,使一些武凈演員自感難以勝任而放棄了角逐。
現代舞臺演出的《挑滑車》,皆以楊派為范本。劇情的著重點在“討令”、“觀陣”、“大戰”、“挑車”這四場戲,在這四場戲中,演員必須突顯高寵勇猛威武的英雄形象,一忽兒引吭高歌,響遏行云;一忽兒銀槍飛舞,快如閃電。最重要的是,《挑滑車》雖是一出京劇,但劇中的高寵卻不唱皮黃,而是全用曲牌演唱,并由嗩吶伴奏,聲調高亢激昂,音韻醇厚挺拔,聞之一股鏗鏘英武之氣勢不可擋。
何謂曲牌?曲牌俗稱“牌子”,是我國自元、明以來對南北流行的各種小曲、時調等曲調名兒的泛稱,如【粉蝶兒】、【點絳唇】、【山坡羊】、【風入松】、【銀紐絲】、【換巢鸞鳳】、【疊落金錢】等等。每個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調,唱法、字數、句法、平仄等均有基本定式。曲牌源自民間,一部分由詞發展而來,故有些曲牌名是與詞牌名相同的。也有專供演奏的曲牌如【夜深沉】等,這些曲牌大多有曲無詞。在觀賞《挑滑車》時,我們只要稍加留意,就可領略到不少辭豐意雄的華章。
在《挑滑車》中,高寵主要唱了五種曲牌。
【泣顏回】:怒氣發咆哮,要把那金兵踏掃!
【石榴花】:只見那番營螻蟻似海潮,觀不盡山頭共荒郊,又只見將士紛紛也那亂繞,隊伍中馬嘶兵喧鬧吵。只聽得戰鼓咚咚,只聽得鼓咚咚,明盔亮甲金光耀,高高下下飛奔也那聲嗓。見一派旌旗翻招,見一派旗翻招,風塵也那號咆哮,俺只得威風抖擻滅兒曹!
【黃龍滾】:遙望著殺氣天高,遙望著殺氣天高,不由人心中如火燥,好教俺怒氣難消!好教俺怒氣難消!咬牙關把賊來剿,惱得俺無明火起發咆哮,何懼兀術小兒曹。哪怕他萬馬千軍,哪怕他萬馬千軍,怒一怒平川踏掃!
【上小樓】:氣得俺,怒沖霄,哪怕他兵來到,殺他個血染荒郊,殺他個血染荒郊。百萬軍中人翻馬倒,管教賊性命難逃,管教賊性命難逃!匹馬單槍,東闖北搗,抖威風今日把賊剿!
【疊字犯】:哎,緊——緊加鞭殺奔賊巢。哎,不——不由人心似火燒。又不是鐵浮屠,哪怕它蓬萊山倒。挨挨擠擠金兵亂擾,管教他插翅難逃,管教他插翅難逃!哎,俺——俺今日滑車盡挑,一定要拼命把賊剿!
【泣顏回】出現在“討令”一場,表現高寵欲殺敵立功卻不受重用,于是內心不爽、按捺不住的情緒。【石榴花】與【黃龍滾】兩個牌子是在高寵登山“觀陣”時唱的,在描述他的所見所聞時,更表現出他與全體宋軍息息相通的心緒。其中【石榴花】的曲調尤其流行,唱來鏗鏘動聽,氣勢磅礴。有些愛看武戲的觀眾,此時會情不自禁地隨聲附和。【上小樓】著重渲染高寵大戰金兵時的英雄氣概,縱然是匹馬單槍,照樣是東闖北搗。【疊字犯】在“挑車”時唱,這是全劇最吃重的一場戲。唱詞體現了高寵視死如歸的英勇精神。此時,演員有一系列的武功表演,如“鷂子翻身”、“橫槍撫馬”等等,令人拍案叫絕。
不但《挑滑車》的幾支曲辭藻遒勁雄麗、曲調逐浪拍岸,而且它的念白也是干凈利落、擲地有聲,如“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金人的巢穴,俺不免趕上前去殺它個干干凈凈”。
歐陽予倩曾有“一臺鑼鼓半臺戲”的精辟論點。確實,像《挑滑車》這樣著名的長靠武生戲,若是沒有打擊樂的襯托配合,便會猶如一部沒有音響背景的戰爭影片,簡直是無法進行的了。
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筆者看過不少京劇名家的《挑滑車》。如北京的李少春、姜鐵麟,天津的厲慧良、張世麟,江蘇的梁慧超、周云亮,上海的王金璐、筱高雪樵,武漢的高盛麟等等。厲慧良對《挑滑車》做了許多改革,比如演到高寵擅離職守,厲慧良將其演成了可以理解的“這一個”,成全了人物內在的“缺陷美”。正如脂硯齋評《石頭記》所說:“真正美人方有一陋處。”厲慧良的表演生動地刻畫出高寵這一種“真正美人”,塑造了一個帶有缺陷美形象的英雄典型。
1962年春,文化部主持京、漢兩地“走馬換將”交流演出。武漢京劇團以高盛麟主演的《挑滑車》為代表參演。高盛麟乃楊派傳人中的領軍人物,他扮演的高寵險峻中見沉穩,迅猛中見圓柔,正謂“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顯現出“武戲文唱”的楊派藝術特色。
南派武生的《挑滑車》,也頗具特色,如夏月潤、高雪樵以及王少樓、筱高雪樵等,都各懷特技,各有絕活。北方菊壇、海派精英,在這出戲上各有千秋,各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