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5日,超過9萬份美軍阿富汗戰爭秘密文件被披露,轟動全球。隨后,泄密事件持續發酵,民調顯示美國公眾對奧巴馬阿富汗政策的支持率暴跌。媒體稱,這是自1971年五角大樓泄密案后,美國史上最大宗的軍事情報泄密事件。
這一切的幕后推手,是一個行蹤隱秘的黑客——朱利安·阿桑奇和他所創辦的“維基解密網”。
從黑客到解密人
超過9萬份“阿富汗戰爭日記”被公布后,朱利安·阿桑奇的名字幾乎無處不在,而這一切是“維基解密網”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運作。在經過數月猶豫不決后,這個一直隱身幕后的黑客決定走向前臺,成為“維基解密”的公開人物。
39歲的阿桑奇,給人難以捉摸的神秘感。1971年,阿桑奇出生于澳大利亞北部昆士蘭,幼年時由于經常搬家無法獲得傳統教育,他完全靠自學掌握了電腦技術。16歲時,阿桑奇成為一名黑客,不斷闖入政府和銀行的大型網絡。1991年,阿桑奇與好友因闖入一家電信公司的網絡終端而受到刑事指控,最高面臨10年刑期。最終,阿桑奇與法院達成認罪協議。在量刑時,法官裁定阿桑奇只需支付小額罰金,并聲稱阿桑奇的黑客行為本身并沒有惡意,只是“在好奇心驅使下的結果”。
阿桑奇具有典型的黑客心態,在普通人看來,他可能有些自閉,但卻不乏個人魅力。阿桑奇生活極為簡樸,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很少與人交流。在過去的幾年中他居無定所,總是馬不停蹄地往來于世界各地。
2006年,阿桑奇創辦了“維基解密網”。創辦初期,他把自己關在大學附近的一所房子里,在廚房里放了一張床,以提供食宿作為交換,邀請經過校園的背包客們幫忙創立了這個隨后引起轟動的網站。
解密是系統工程
2010年4月5日,“維基解密網”公布了一段2007年從美軍阿帕奇直升機上拍攝到的畫面,畫面記錄了美軍士兵在巴格達東部街頭槍殺平民的場景。
這段黑白錄像中的場景令人震撼,在種滿棕櫚樹的巴格達街頭,美軍飛行員好似在玩射殺游戲,視頻完整地記錄了這場戰爭的殘忍性。此次襲擊共造成包括兩名路透社記者在內至少18人死亡。
“維基解密”通過秘密渠道拿到了美國軍方內部關于這次行動的記錄。
在冰島首都雷克亞未克的一座建筑物里,阿桑奇和幾名志愿者開始沒日沒夜地工作,他們要分析原始視頻,把它編成可供媒體播放的短片。此外還要建好一個獨立網站以發布這些視頻,然后整理好與這段錄像配套的相關文件——所有這一切都要在不到一周的時間里完成。
在公布視頻前,他們還需要應對一個棘手問題,錄像公布后美國軍方是否仍會聲稱襲擊中沒有平民喪生?除了這段視頻外,“維基解密”沒有掌握其他證據。為此,阿桑奇決定尋求在巴格達幾位冰島記者的幫助,尋訪在此次美軍行動中喪生者的家屬。幾位記者還找到了傷者。
2010年4月5日這一天,阿桑奇身著黑色西裝站在了美國全國新聞俱樂部的講臺前,向與會的40多名記者介紹了這段已經編輯好的視頻。與此同時,原始錄像和編輯過的版本也被放在了YouTube和維基解密專門為之設立的網站上。一切如計劃中一樣,這段視頻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為解密者保密
“維基解密網”鼓勵網民借助這個網站,把有關各國政府、大公司的機密和丑聞上傳公布,同時保證他們不會因此而泄露身份。自從運行以來,“維基解密”已經公開了很多的秘密——從美軍在關塔那摩基地的丑聞到美國共和黨人薩拉·佩林的雅虎賬號信息等五花八門。
與傳統媒體不同,“維基解密”的整個架構設計極為巧妙,使其最大限度地規避審查。“維基解密網”服務器設在瑞典和比利時境內,兩國都有全世界最嚴密的對新聞消息來源提供保護的法律。
為保護泄密者的同時也為保護自身,“維基解密”還設立了復雜的“去中心化”流程,以降低編輯人員對泄密過程的過深介入。泄密文件由全球工作人員合作編輯,大家互不知曉對方,“即使核心成員也無法接觸到系統中某些關鍵部分”。此外,整條渠道以及通過它所傳輸的資料都經過嚴格加密。為進一步保護文件,“維基解密”的計算機每時每刻都在這些通道上傳送著數十萬份假文檔,以掩護真正的文件。
每天,“維基解密網”的5名核心人員都會更新和維護網站內容,將網友上傳的材料去蕪存菁,刪除那些胡亂編寫的所謂揭露性材料及偽造文件,其余則由數百名志愿分析人員幫助審核。這些人中既有法律人士,也有筆跡鑒定專家和視頻加密專家。
扭轉乾坤未可知
超過9萬份的軍事文件絕非一個小數目,它的影響也許不久后才能顯現。但這些文件中所披露的細節已經引發了美國公眾對于這場戰爭走向的辯論。
按照某些標準計算,阿富汗戰爭已超過越戰成為美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戰爭,1000多名美軍士兵陣亡,6000多人負傷,但塔利班勢力依然猖獗。阿富汗戰場越來越成為令美國政府頭疼的、似乎望不到頭的泥潭。
今年8月的民意調查數字顯示,阿富汗戰爭秘密文件曝光一周后,美國民眾對這場戰爭和奧巴馬阿富汗政策的支持率跌至谷底,認為美國派兵阿富汗是個錯誤的公眾上升到43%,比泄密前高出5個百分點。
好戲才剛剛開始
繼9萬份阿富汗戰爭秘密文件公之于眾后,“維基解密”并沒有罷手。
另一份占用14億字節的“保險文件”出現在“維基解密網”的“阿富汗戰爭日記”頁面以及另外一家文件共享網站。這份可供下載,但暫不可閱讀的加密文件,惹來外界不少猜想。
這可能意味著“維基解密網”如果遭美國當局封殺,或總編輯阿桑奇遭遇不測,加密文件內容便會公開。按照《連線》雜志的說法,“無論出現哪種情形,與阿桑奇達成協議的網站志愿者們都可能會發送密碼,讓下載者能夠打開文件”。
摘自《環球》2010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