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汀江,又一個為企業發展買單的污染水域。
在攝影師的鏡頭下,漁民兩手拎起兩條死魚,露出無奈又心酸的淺笑。在中國的多起江河污染事件之后,今天,輪到他們和他們賴以生存的河流以悲痛的姿態進入攝影師的鏡頭和人們的視野。
7月13日,白花花的魚成千上萬地漂浮在水面上,位于汀江下游的棉花灘水庫內,當地養殖戶的河魚養殖魚箱已經魚死箱空。永定縣洪山鄉碼頭,二三十人的打撈隊正將打撈上來的死魚統一過秤后裝入麻袋,用車輛運往填埋場。
10天前,有中國第一金礦之稱的紫金礦業集團下的銅礦濕法廠工作人員還在不遠處緊張作業。紫金礦業旗下的紫金山銅礦以及其他銅礦的高產量,使紫金礦業坐擁國內最大的黃金生產企業的地位,躋身全球500強。2009年,紫金礦業產銅8.48萬噸。在一些行業分析師的眼里,紫金礦業的銅礦業務正步入發展的快車道,預計公司2010年銅產量將達到10萬噸。
污染事件實際上發生于9天前。7月3日下午15時50分左右,銅礦濕法廠崗位人員發現儲存待處理的污水池水位異常下降。調查發現,污水池中含銅、硫酸根離子的酸性廢水外滲,通過排洪涵洞排入汀江,下游出現部分網箱魚死亡。
滲漏事故的風聲,大多數人卻是從7月12日股市的停牌得知。12日,在A股、H股上市的紫金礦業突然停牌一天。很快有消息傳來,稱停牌事件與紫金礦業突發污染事件有關。
截至7月12日,這一事件已導致當地棉花灘庫區死魚和中毒的魚約達378萬斤。這些魚將被撒上消毒藥物,倒入同樣撒了消毒藥物的3米深土坑里。
紫金礦業公告表示,滲漏事故原因主要是前階段持續強降雨,致使溶液池區域內地下水位迅速抬升,超過污水池底部標高,造成上下壓力不平衡,形成剪切作用,致使污水池底墊多處開裂,從而造成污水池滲漏。公司負責人強調,此次滲漏主要與自然災害有關,不可預料。
事實上,紫金礦業并非首次發生環保事故。今年高考前不久,上杭縣20多所中學突然收到當地教育局發出的一則臨時緊急通知:參加高考的學生不要隨意吃魚。相關報道稱,當時受汛期影響,紫金礦業位于福建省武平縣的一個尾礦庫大量含有重金屬物質的滲漏液流入汀江,造成魚類大量死亡。
今年5月,環保部曾經發文通報批評11家存在嚴重環保問題的上市企業,紫金礦業為第一家。通報稱,紫金礦業7家子公司存在著不同類型的環保問題。
中國江河一再告急。汀江,又一次警號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