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最近天氣那么熱?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高溫熱浪還不是歷史最嚴重的
6月份以來,我國南北方均遭高溫熱浪襲擊,華北、黃淮、江南南部、華南地區溫度持續走高,給市民健康與出行帶來 “烤”驗。尤其是戶外高溫工作人員,中暑風險增加。
全球范圍內,北半球多個國家高溫炙烤。據報道,美國、法國、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在今年入夏以來先后遭遇高溫來襲;俄羅斯中部高溫引發森林大火,且有數百人因消暑游泳溺死;印度西北部已熱死300人;一些海灣國家溫度高達50℃。
今年的高熱天氣是否異常?原因何在?該如何應對和預防?本刊就此采訪中國氣象局維艾思氣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咨詢專家、高級工程師楊義文。
實習記者袁誠
1
多個國家高溫不斷,甚至出現熱死人的現象,這種極端天氣是否異常?
楊義文:氣候上,6、7、8月份是北半球的夏季,是平均溫度最高的季節。無論是歐洲還是亞洲,出現高溫熱浪是正常現象,千百年來一直如此。尤其是印度,熱死人的事幾乎年年都有,熱死1000至2000人的年份也不罕見;2005年6月19日,印度北部氣溫超過56℃,破50年紀錄,一天熱死370人。如以持續時間、高溫程度和影響范圍論,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高溫熱浪也不是歷史最嚴重的;如果說個例,2006年8月16日,重慶綦江高溫達 44.5℃,百年不遇。
如果說異常,倒是有異常的,即,今年黑龍江省部分地區出現高溫異常,哈爾濱6月份35度以上高溫日數破60年紀錄,漠河北極村氣溫達到了38.9度,創造漠河高溫歷史之最。
2
這是全球變暖的反映嗎?
楊義文:無法肯定地說這是當前全球變暖的反映;但是,既然全球在變暖,我們也無法排除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因素。全球氣候變暖有可能加劇北半球夏季高溫熱浪。
3
與以往相比,今年的高溫天氣呈現怎樣的特點?
楊義文: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高溫過程與降水過程交替出現。但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高溫熱浪還不是歷史最嚴重的。
4
我國大范圍持續高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楊義文:直接原因是大氣環流。比如說6月份中國黑龍江省和華北地區的高溫,主要是大陸高壓影響的結果;當前江南、華南地區的高溫,則主要是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造成的。
5
相比城市,鄉村的氣溫狀況怎樣?城鄉氣溫差異大嗎?
楊義文:有一種說法,城市有 “熱島效應”,指城市溫度相對地比周圍農村的高一些。“熱島效應”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如人口高度集中、高樓林立、人均綠地少,缺森林、缺沼澤、缺湖泊、能源消耗多、工業廢氣多、汽車尾氣多等。一般來說,“熱島效應”造成城市比周邊農村氣溫高1~2度。
6
持續高溫天氣會不會引發干旱、暴雨等次生災害?
楊義文:持續高溫肯定會引起干旱,持續時間越長干旱愈重。大范圍長時間的高溫造成的干旱對農業的影響是災難性的,對經濟的影響往往比洪澇還厲害。
“久旱必雨”,持續高溫后要警惕暴雨天氣的發生。
7
有人擔心“熱極生風”,廣東發生臺風的可能性大嗎?
楊義文:這是氣候規律,隨著季節推進,慢慢就進入臺風季節了,臺風就多起來了。可以說,從7月下半月開始到8、9月份,是東南沿海臺風非常活躍的季節。
8
這樣的高熱天氣會持續多長時間?
楊義文:各地不同;6月出現過,到7月份又出現了,8月份還會有。
9
接下來,我們要特別關注哪些天氣狀況?
楊義文:我們國家從南到北都進入了盛夏天氣,盛夏是我們國家自然災害比較頻發的季節。暴雨、洪澇、高溫、熱浪、干旱、臺風和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事件頻繁, 次生災害多。大家要及時收看天氣預報。
10
近年來,頻發地震、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與我們人類自身活動關聯大嗎?
楊義文:從約束人類自身角度來說,我同意人類應該尊重自然規律、愛護自然環境。但如硬要說某個臺風或某個地方的高溫或洪澇,是由于什么人為原因,則有些勉強。高溫、洪澇等自然天氣千百年來就是這樣,只不過有的年份重一點,有的年份輕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