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造就了他
如果不是那個傲慢而一味追求體育GDP的體制深深羞辱了他,也許他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他從漢城奧運會回到北京的那一幕,讓我想起了韓信的胯下之辱。
被激活的潛能促使他放棄了安逸,迄今為止,體育明星轉型為企業家,最成功的非他莫屬。他的名字成為品牌的故事,究竟有多少的辛酸和坎坷,我們無從知曉,我們只知道他在北京的鳥巢上握著奧運圣火疾速行走,卻不知道他也是如此沉斂和低調。
大隱隱于市,李寧則隱于一個專門生產體育用品的上市公司,他是這個公司的董事會主席。他的創業艱辛的故事和所有商界的成功者大同小異,但我尤其注意到了他和健力寶、和李經緯結緣的所有細節,他是個感恩的人。他還是個深知退役運動員甘苦的人。
但他怎么就是一位隱者呢?
體制造就了他!
楊錦麟(鳳凰衛視)
《隱者李寧》
抓住改革開放的好時機,有一個靈活而不過于冒進的頭腦,會做人會做事,不亂高調,于是,他蛻變成功了。成功后,知道什么叫做見好就收,于是,隱了,因為他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會做人,突然發現,他老人家很高的情商呀!
——李侍郎(新浪網友)
《雌力雄起——當女性成為第一性》
美國人類學家理安#8226;艾斯勒曾著有《圣杯與劍》一書,期待男女之間的關系如圣杯般和諧,而非劍拔弩張,很彰顯人性關懷。在我看來,第一性、第二性都是偽命題,重要的是以體制的力量謀求兩性的合作關系,恐怕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小芝麻(新浪網友)
女性并不想爭做“第一性”,或者說,在中國,女性才過多地表現出爭做“第一性”的勢頭。這都是社會逼出來的,女性找工作受歧視,工作了提拔受歧視,傳統觀念對女性家庭責任要求又高,如果女性不使自己變得足夠優秀,都不知道該怎么生存了。
——花隱笑(新浪網友)
看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就知道什么叫做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了解下《喜羊羊與灰太狼》在觀眾中的受歡迎程度就知道我們的性別歧視在社會中有多深。本文的標題就是大男子主義思想影響的產物。男女平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網易山東網友
《互聯網時代的說球者》
央視的解說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場本來很精彩的賽事,在他們的解說下也會令你昏昏入睡的!與其說他們是在解說賽事,倒不如說他們是在陪我們看賽事而已。如此不專業的解說,你讓我們觀眾如何是好呢?
別的不說,大家可以去看看廣東那些粵語的足球評述員,比如何輝,人家是怎么對一場賽事進行旁述、進行戰術分析的,還有就是把對球員習慣的認識、自己的見解以及球場內外的一些新聞結合起來評說一場賽事,這樣的評述員才是專業。央視的評述員,離專業還很遠!
——網易廣東廣州番禺網友
那些月光
從“聶樹斌案”被披露至今,5年多時間過去了,依舊石沉大海。最近,看到新浪微博上有人在轉發關于“聶案”的一些材料,我也順手轉了一下,卻想起當年采訪往事,傷感了一陣。
記得當年我們趕至河北的時候,已是媒體報道的高潮,去聶樹斌家,他的父親幾乎不愿見媒體。
忘記了用什么方法,撬開了老人的嘴,他和我在村頭的一個麥秸垛前(家中記者太多,老人不愿見)打開了話匣子。
殘陽如血,微風拂面。
很快又回到石家莊,那里已聚集了近20位記者,一起商量著去河北省公安廳討個說法,卻被門口的警衛攔著。交涉多時無果,無奈中,一群人沖了進去。
現在想來,應該是電視臺同行們的攝像機發揮了作用,才沒有發生湖北省委門口的“打錯人”事件。
進去后,公安廳政治部的某位領導出面接待我們,信誓旦旦地說,河北省政法委組成了調查組,“聶案”很快就會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這種話,現在想,只能聽聽罷了。
隨后,我和《南方周末》的趙凌一起去了押解并審問“真兇”的河北廣平縣公安局,找到負責此案的副局長。這位正直的同志似乎想和我們說點什么,但思慮再三,還是拒絕了。
急中生智的趙凌拉住副局長的手:你看我們大老遠從北京趕過來,手都凍成這樣子,給我們講講吧……
這是初入行當的我無法忘卻的一幕:記者,要努力再努力些。
最后,副局長在女記者的盛情面前,說了些情況。
接著,我倆又去了“真兇”的老家,見到了他的老父。天已經黑了,老人剛從村子外放羊回來。他說,已經很多年沒有見到兒子了,直到最近,才知道兒子犯了那么多事,而且又在外面結婚生子。
采訪結束后,從村子里出來,已是月上枝頭。月光明亮地照耀著大地,似乎還迷了路,倆人走了好一陣,才轉到公路,路過鎮子的時候,吃了個15元的自助火鍋,感覺很飽。
后來,趙凌又多次報道過這個案子,其他媒體也多次跟進,但是,希望一次次變成失望。現在想來,那皎潔的月光怎么能穿透世間的黑暗呢?希望罷了。
本刊記者 陳磊
沉默的發布會
7月26日,我參加了大連市政府關于清污工作的新聞發布會。
任何發布會上,我只充當聽客,因為大家的提問熱情太高了,而我向來也沒有提問的習慣,但這次卻準備了3個問題。
記者的提問并沒有我想象中的熱烈。新華社、《人民日報》、CCTV,甚至鳳凰衛視及各地媒體同行(他們很多是頭一天晚上接到通知,坐飛機大老遠趕來的)都一起沉默——或許大家都想有機會單獨提問,或者是中石油第4次缺席新聞發布會讓大家出離憤怒了。
我的第一個問題:走訪鲇魚灣,在大孤山村發現當地對泄露原油的收購價格是170元/桶,而金石灘海域則是300元/桶,請問,回收價格是否有統一調控?回收人員是否為政府工作人員?還是市政府委托的個人或單位?如何解釋價格上的差異?
我的第二個問題:對漁業養殖戶是否會有相應的賠償?由誰賠償?
在問第一個問題時,我自報了家門。當我再次提問后,大連市委一同志問我:請問,你是哪家媒體的?
發布會后,大連市政府邀請記者們乘船去附近海域考察,“我就不同去了,能想象到‘基本沒有油污的海面,水質適合游泳,海鮮請盡管享用’,這勝利的果實還是留給畫面工作者吧。”——這是我想的。
本刊記者 王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