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60年代第一支40mm榴彈發射器誕生以來,這一口徑的武器已走過50年。50年變遷,這種榴彈發射器通過配裝先進的觀瞄系統、各種新型榴彈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未來,40mm榴彈發射器依然有性能升級的空間——
_
四五十年前,手雷還是步兵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裝備;如今,更具威力的榴彈發射器取代了這些小型爆炸物。在現代各種強大的火力支援體系中,榴彈發射器已成為士兵身邊最直接、最可信賴的支援火力之一。
就各國裝備的形形色色的榴彈發射器來說,最具影響力的或許就是美軍最早開始使用的40mm榴彈發射器。
1960~1970年代的越南戰爭中,美軍為適應越南河流水道密布的戰場環境,大量采用40mm榴彈發射器配備在小噸位的內河巡邏艇上。戰爭實踐很快證明這種武器具有極佳的作戰效能,其發射距離優于傳統手雷,且殺傷威力大、易于生產和補充,很快就成為美國大兵必備的支援性武器。
40mm榴彈發射器現狀
截至目前,西方國家已普遍裝備各式榴彈發射器和彈藥,其中美國陸軍裝備有5萬余具發射高速榴彈的自動榴彈發射器,英軍也從HK公司購買了數百具自動榴彈發射器和數千具發射低速榴彈的AG36槍掛式榴彈發射器。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自動榴彈發射器、槍掛/獨立式榴彈發射器已成為班、排級步兵部隊用于火力壓制的標準裝備,這些榴彈發射器與傳統5.56mm、7.62mm以及12.7mm口徑槍械一起共同構筑成單兵的火力防線。這幾種榴彈發射器中,槍掛/獨立式榴彈發射器主要發射低速榴彈,初速僅有76m/s左右,彈丸射程為350m;而自動榴彈發射器主要發射高速榴彈,其初速可達200m/s,射程遠至2000m。
各國現役的單兵主流榴彈口徑中,40mm可能是個上限,超過這一口徑,單兵便不易操控,正如“簡氏步兵武器年鑒”的編撰者所言,“40mm口徑的榴彈發射器,是一種在適當時間出現的、契合單兵使用特點的面殺傷系統……它非常適于現在的低強度反恐作戰環境。”與班排及單兵經常召喚的支援火力相比,彈道低伸的榴彈比追擊炮更直接也更準確。
據前線使用過槍掛/獨立式榴彈發射器的士兵稱,由于發射器小巧、輕便、且非常易用,很多士兵更愿意單獨使用它,而不是將其附加到步槍上使用,這樣方便在緊急情況下做劇烈的戰術動作,而榴彈的強大殺傷力也使士兵在近戰環境中易于掌握先機。英國國防部已透露,為強化單兵終端的火力強度,并使單兵武器更具任務彈性,軍方目前對40mm槍掛/獨立式榴彈發射器的需求很大,因為這種發射器除了能發射各類殺傷性榴彈外,還能使用其他非致命彈藥。
至于自動榴彈發射器,則以美制Mk19系列自動榴彈發射器為代表。Mk19既可安裝在三腳架上用于地面作戰,也能裝在車輛、船艇上使用,其最大射程可達2000m,射速達350發/分。據美國陸軍介紹,Mk19系列自動榴彈發射器在進攻或防御時都是步兵的高效武器,它能以猛烈、連續的火力,有效殺傷射程內人員及輕裝甲目標。該系列榴彈發射器可發射多種制式40mm榴彈,而美軍最常配備的是M430高爆榴彈。
40mm榴彈發射器新發展
與槍械相比,榴彈發射器的歷史較短,且殺傷原理也未出現什么革命性的變化,但如今的榴彈發射器早已成為單兵的高威力殺傷性武器。以往,榴彈發射器常因糟糕的精度、粗笨的外形廣受詬病。隨著火控系統、改進型彈藥和超輕、便攜式發射器的出現,榴彈發射器一改過去的形象,成為一種更加“精致”的武器系統。
先進瞄準裝置 與幾十年前依賴機械瞄具進行概略瞄準的榴彈發射器相比,現代榴彈發射器配備了更先進的光電瞄準裝置,比如英國皇家陸軍專為現役40mm榴彈發射器開發了激光測距儀和全息瞄具。這種試驗性裝備在2008年的一次戰場實測中,取得了單發榴彈在300m處準確命中目標的好成績。而以往使用機械瞄具,采用榴彈進行遠距離爆炸攻擊時,第一發榴彈通常會打偏,偏離量作為彈著指示,并以此修正后續彈藥。
另外值得一提的先進瞄具是輕型視頻(LVS)瞄具,它由雷聲公司研制,專用于美軍Mk47自動榴彈發射器,軍用代號為AN/PWG-1,具有智能、輕型、易維護等特點。LVS瞄具整合有激光測距儀、像增強夜視儀及火控計算機系統。該瞄具放大倍率為3倍。在夜間使用時,微光/紅外圖像經軟件銳化后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和清晰度。經瞄具鎖定目標后,火控計算機根據瞄具獲得的目標,同時參考周圍射擊環境數據,如風向、濕度和壓力等,自動計算彈道參數,修正風偏,并算出最佳瞄準點,隨后對榴彈引信進行時間裝定,確保對目標精確攻擊。
先進空爆榴彈 在彈藥種類方面,自動榴彈發射器一般配用高爆(HE)榴彈和高爆多功能榴彈(HEDP)等彈種。但在反恐戰場上,傳統榴彈卻遇到了不少問題,由于塔利班武裝分子經常以阿富汗當地的厚土矮墻為掩護進行射擊,普通榴彈或壓制性機槍火力根本無法有效打擊掩蔽物后的敵人。正因如此,先進空爆榴彈應運而生。
先進空爆榴彈借鑒過去近防速射空爆彈藥的設計概念,在榴彈內加裝時間電子引信,在發射前由火控系統根據目標距離、性質等裝定彈道參數,彈丸可在目標上方爆炸,以預制彈片攻擊盲區內或運動中的目標。如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和納莫(Nammo)公司開發的40 x 53mm MK285低速空爆榴彈,又稱可編程預制破片榴彈(PPHE),成為城市近戰環境下的重要殺傷手段。目前,該型榴彈已開始裝備一些西方國家軍隊,可供Mk47等帶有火控系統的先進榴彈發射器使用。由于采用空爆技術,這種榴彈的附帶毀傷大為減少,用納莫公司負責人哈斯里德的話說,“MK285榴彈可直接殺傷目標點,而不用像以往普通榴彈那樣造成無謂的毀傷……這種能力不僅能減少彈藥消耗,更能將軍事行動帶來的附帶毀傷降到最低”。
由于新開發的低速空爆榴彈具有的精準毀傷效能,美軍現役的Mk19自動榴彈發射器也有望被升級成可使用低速空爆榴彈。哈斯里德認為,如果有這樣的戰術需求,那么在未來3~5年內改進型Mk19必定會在戰場上普及,在技術上這并不成問題。由于Mk19主要用于發射高速榴彈,無法直接使用低速空爆榴彈,必須對發射器本身進行改造。
德國萊茵金屬彈藥公司(RWM)也正致力于開發一種榴彈技術。這種空爆榴彈的規格為40×53mm,公司內部編號為PME 309。與其他空爆榴彈不同的是,這種彈藥的引信及火控系統更加精密,而且現役高速榴彈發射器不需要復雜的改造就能使用這種空爆榴彈。據RWM公司介紹,這種彈藥及相關技術已完成,正在進行測試,或許不久就會成為各國陸軍的新寵。
破門榴彈 部隊或特警在遂行反恐或逐屋清剿任務時,常使用12號霰彈槍、爆炸物或手工工具來對付建筑物緊閉的木門或鐵門,但這些手段都存在缺陷,特別是在不清楚室內情況的條件下更是如此,而利用特制破門榴彈在安全距離外破門,則可極大地減少傷亡。比如,美軍在入室突擊時,規定安全距離要達到7~10m,在這一距離上,普通爆炸物殺傷力過大,霰彈槍又嫌威力過小,而使用帶有延時引信的配用于榴彈發射器的破門榴彈則正好能滿足需求,其引信安全解除保險距離為7~10m,即在這個距離之外,才能解除保險引爆榴彈。這種榴彈在逐屋清剿作戰中大有用武之地,面對有敵人藏身且門窗緊閉的堅固建筑物,步兵在缺乏重型火力支援的情況下,憑借這種榴彈往往能發動致命攻擊。
增強型殺傷榴彈 在近來的幾場戰爭中,40mm低速榴彈也因彈丸缺乏侵徹力而被詬病。特別是在阿富汗,當地遍布硬干土塊壘制的建筑,爆炸榴彈對厚土墻的穿透力有時甚至還不如小口徑步槍彈。初期,部隊也為榴彈在這種作戰環境中殺傷力不足而傷腦筋,后來采用馬丁電子公司的“惡鬼(Hellhound)”400mm榴彈后,情況有所改觀。這種榴彈比普通的M433低者,爆破殺傷性能大增。另外,一些采用新殺傷機理的榴彈,如皮卡汀尼軍械公司的XM1060低速溫壓榴彈于2008年開發成功,其采用預制破片的彈殼體,內部裝填液化燃料,非常適于殺傷洞穴等密閉空間內的人員和裝備。
特種用途榴彈 除了殺傷性榴彈外,一些特殊用途的低速榴彈也出現在市場上,比如英國Chemring防務公司開發的用于戰場目標指示的全天候增程指示榴彈、視頻監視榴彈以及可見光/紅外照明榴彈等。
全天候增程指示榴彈彈體底部的增程推進劑使其擁有遠超過一般榴彈的射程,向目標區發射后,白天通過有色煙霧指示目標,夜間則發出無煙紅外信號。這種彈藥非常適用于西亞、中東這類干旱的戰區環境,由于彈體內裝藥遇氧氣后便迅速放熱,使其能輕易被紅外觀測設備捕捉,無論在城市或野外,都不虞擔心會引燃周圍的易燃易爆物。
而視頻監視榴彈則具有偵察和監控功能,非常適合特種部隊執行秘密任務時使用。該彈頭部具有一支可旋轉的視頻攝像頭,它采用低速發射藥,發射時響聲很小,在射入空中后,彈體到達彈道最高點后會釋放一只小降落傘以延長滯空時間(約10s)。在空中,它的廣角視頻頭會將目標區的情況實時傳輸回不遠處的手持式監視器;而落地后,它也能根據指令調整視頻頭拍攝角度,源源不斷地傳回現場情況。如STK公司開發出的40mm口徑空中視頻偵察榴彈(SPARCS)。據悉,這種榴彈已投入生產,并可供多種低速榴彈發射器使用。
榴彈發射器發展方向
論及榴彈發射器未來的發展,可以肯定的是必然會朝著小型輕量化、多功能化、信息化的趨勢發展。如美國資助研制的XM25榴彈發射器,其發射25mm口徑榴彈。它比40mm口徑的“前輩”更小更輕,但在殺傷力、功能上卻不輸后者,射程可達600~750m。根據規劃,XM25配用的榴彈未來還將發展出反人員殺傷型、反裝甲穿透型、建筑物攻堅延時型和非致命型等彈種,可攻擊多種性質的目標。據估計,該系統最早將于2012年進入美軍現役。
然而,也并非所有人都認同這種小口徑替代方案,Armitage公司就認為25mm榴彈未來并不能替代40mm榴彈,40mm榴彈原先不精準的缺陷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而且在電子引信和火控系統的配合下,40mm榴彈由于結構空間和體積上的優勢,具有比25mm榴彈更大的改進空間和余地。
至于現役的40mm榴彈發射器,也在不少方面進行著演變和進化。如槍掛式榴彈發射器的初速目前只有76m/s左右,射程只有350m,其未來發展趨勢是初速提高到100~120m/s,射程增大到600~800m,使之能夠有效覆蓋單兵視線范圍內的目標。改進后榴彈的彈道性能更好,由于速度快、飛行時間縮短,在近距離內彈道高降低,準確性大為增加。
為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生產高品質Mk13槍掛式榴彈發射器的某公司技術總監加布·貝利認為,基于反恐戰場上的實戰需求,應著力提高槍掛式榴彈發射器的發射初速。至于自動榴彈發射器,貝利認為40mm自動榴彈發射器的瞄準系統和彈藥系統方面取得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短時間內40mm自動榴彈發射器不會被取低。因此,現役40mm榴彈系統未來的發展還是要在多功能化方面下功夫。
編輯/劉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