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轉輪打火手槍
火繩槍出現后,由于使用不夠方便,隨后將火繩點火的方式改進為利用火石打火的方式。而最早采用火石打火方式的槍械即是轉輪打火槍。轉輪打火槍,顧名思義,即是在槍身側面設置一個鋼制的圓盤,圓盤利用簧力快速旋轉,使與其接觸的火石磨擦產生火星,點燃發射藥,發射彈丸。圖示的轉輪打火手槍為德國制造的產品,其槍身側面的圓盤上安裝有一個把手,用于壓縮驅動彈簧使圓盤轉動。
柯爾特公司M1860陸軍轉輪手槍
經歷了火繩發火、燧石發火以后,槍械發展進入到火帽發火階段?;鹈痹O置在槍管后端,用擊錘打擊即可發火,稱為火帽擊發方式。自火帽擊發方式發明以后,槍械的發展有了很大進步。圖示的M1860陸軍轉輪手槍即是早期制作的火帽擊發式轉輪手槍中的代表性產品。
西班牙打火手槍
轉輪打火槍雖然比火繩槍更為先進,但是轉輪打火機構不夠簡單,并且射擊前需要一定的準備時間,依然存在明顯缺陷。為此,人們又開始開發更加簡單的擊發機構,其中之一是將火石放置在擊錘夾口內,扣壓扳機后,擊錘旋轉使火石擊打鐵板產生火星,點燃發射藥,采用這種擊發機構的槍稱為撞擊式打火槍。圖為西班牙制造的打火手槍。
美國馬薩諸塞武器公司M1855條帶底火轉輪手槍
擊發式轉輪手槍問世后,出現了很多結構不同、操作方便的槍械,圖示的美國馬薩諸塞武器公司制作的M1855條帶底火轉輪手槍即是其中之一。條帶底火是將多枚發射藥夾在兩條紙片之間并卷起來,做成一排備用底火,使用時,一枚發射藥用過后被自動卷起,使下一枚發射藥對準擊錘。條帶底火收納在轉輪座中取代原來火帽擊發式轉輪手槍中的火帽。但因條帶底火不耐潮濕,安全性不高,最終這種形式的槍械并沒有保存下來。
美國邁爾林布萊依公司M3杯狀底火轉輪手槍
美國史密斯-韋森公司在完成使用邊緣發火式金屬彈殼定裝槍彈及通透轉輪的轉輪手槍設計之后,便將這種設計申請了專利。各槍械制造商為了不使用史密斯一韋森公司的專利,著手開發使用其他類型金屬彈殼槍彈的轉輪手槍。圖示邁爾林布萊依公司生產的M3杯狀底火轉輪手槍就是其中之一。該槍口徑0.42英寸,采用杯狀底火槍彈,與邊緣發火式槍彈采用向外突出的彈殼底緣發火方式不同的是,這種槍彈彈殼的后端向內凹陷一大塊,像一個酒杯一樣,點火藥就裝在這個凹槽邊緣,故稱杯狀底火。擊錘打擊該凹陷處即可發火。但是該槍彈最終還是被邊緣發火式槍彈所取代,邁爾林&布萊依公司生產的使用這種槍彈的轉輪手槍總數為8000支。
邁爾林布萊依公司0.30英寸杯狀底火轉輪手槍及其原廠槍盒
該槍也是采用杯狀底火金屬槍彈的轉輪手槍,與上面介紹的M3杯狀底火轉輪手槍的不同之處在于,M3杯狀底火轉輪手槍采用0.42英寸口徑,由于其彈殼直徑較大,因此彈殼底部的凹陷制作也比較容易;而圖示該槍采用0.30英寸口徑,彈殼直徑要小得多,因此彈殼底部凹陷的制作比較困難,并且擊錘的設置也更加麻煩,最終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美國阿朗韋洛克公司 底緣凸唇發火轉輪手槍
圖示的阿朗韋洛克公司生產的底緣凸唇發火轉輪手槍也是為了不使用史密斯一韋森公司的專利而設計的一款產品。其發射的槍彈彈殼底緣上有個小凸唇,內裝點火藥。該凸唇從轉輪彈膛后端的小孔內突出,用擊錘打擊即可發火。使用時,槍彈從轉輪彈膛的前方裝填,空彈殼也是從轉輪彈膛的前方退出。當然,其裝彈和退殼要比邊緣發火式槍彈費時,并且生產這種轉輪手槍也相當費事,最終僅生產了100支就停產。
美國吉姆鮑爾埃爾琉曼半自動手槍(左)和吉姆鮑爾標靶半自動手槍(右)
圖示的兩種吉姆鮑爾(KIMBALL)半自動手槍是美國密歇根州的約翰·吉姆鮑爾設計開發的大威力半自動手槍。其采用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發射0.30英寸卡賓槍彈。因為0.30英寸卡賓槍彈比普通手槍彈的威力大得多,為了保證安全,其彈膛部分加工有很多環形槽,槍彈擊發后,彈殼在高壓火藥燃氣作用下變形而嵌入環形槽內。使彈殼不能立即推套筒后坐,即使套筒延遲后坐,從而避免炸殼危險。當槍膛內的壓力下降到合適值時,彈殼變形恢復,便推套筒后坐,套筒后坐過程中完成抽殼、拋殼動作。不過盡管如次,該槍還是易發生套筒向后方飛出的事故,現早已停止生產。
比利時HDH 20發轉輪手槍
一般來說,由于結構所限,轉輪手槍裝填彈藥的數量要比半自動手槍少,如果增加轉輪手槍裝填彈藥的數量,轉輪的直徑必然會很大。而圖示的HDH 20發轉輪手槍不但能夠裝填較多槍彈,而且體積并不算太大。該槍結構的奧妙在于轉輪上設有內外兩圈彈膛,槍管當然也變為2根,上下排列。由于內外兩圈彈膛中相對應的兩個彈膛不在一條直線上,因此外彈膛和內彈膛輪流擊發,是一種非常新奇的設計。
美國布魯克林武器公司斯洛克姆轉輪手槍
圖示的布魯克林武器公司生產的斯洛克姆轉輪手槍也是一款與史密斯韋森公司的專利相抗衡的產品。其雖然也采用邊緣發火式槍彈,但是并沒有采用史密斯韋森公司通透轉輪的設計。其轉輪與彈膛采用分離式設計,將彈裝入彈膛后,再將彈膛通過螺紋固定在轉輪上。其與采用通透轉輪的轉輪手槍相比,裝填比較費時,并且采用這種設計的轉輪手槍的制造成本也非常高,因此該槍最終僅生產了1萬支。
比利時韋伯利爾·夏利埃爾半自動手槍
該槍設計比較獨特,其扳機并不是設在扳機護圈內,而是設置在握把后方,看起來更像握把保險。用力握住該扳機,即可釋放擊針,擊發槍彈。使用該槍時必須十分謹慎,否則很容易發生走火事故。
德國德意志·貝爾克公司奧特吉斯7.65mm口徑(左)和6.35mm口徑(右)半自動手槍
圖示的兩支槍均是原廠雕刻的豪華版本,并且配有原廠槍盒。奧特吉斯半自動手槍的設計者是哈伊爾里奇·奧特吉斯,他年輕時曾在比利時擔任槍械工程師,積累了大量經驗。從外觀上看,奧特吉斯半自動手槍受比利時FNM1900手槍的影響很大。由于制作精良,因此很多奧特吉斯半自動手槍都被德國軍官私人購買。
德國KRIEGHOFF公司新型巴拉貝魯姆半自動手槍
巴拉貝魯姆P08手槍早已停產,但直到現在其還有很高的人氣。為了滿足收藏者的需求,大約3年前,德國KRIEGHOFF公司生產了200支該槍。由于生產數量有限,這批手槍銷售價格令人咋舌,每支售價為12 495歐元。
英國西爾沃弗萊徹“能手”自動拋殼轉輪手槍
轉輪手槍一般不能實現自動拋殼,進行再裝填時,首先要從轉輪彈膛中取出空彈殼,這比半自動手槍的裝填要費時。而圖示的西爾沃弗萊徹“能手”轉輪手槍則能在射擊時自動拋出上一發空彈殼。該槍是利用擊錘的打擊力拋出空彈殼,抽殼鉤位于擊錘前方,外形類似一個壓板,可沿其轉軸前后擺動。擊錘回轉擊發槍彈時,擊錘同時擊打抽殼鉤左邊緣,其右邊緣向后擺動而將被擊發槍彈右側那個轉輪彈膛中的彈殼拋出。
法國布萊恩·拉力奇連珠手槍
該槍結構簡單、質量極輕。槍管前部下方有一個大型的圓環狀零件,其實際上是該槍的扳機。握住握把,后拉圓環狀的扳機。此時與扳機連動的槍管即隨之后退,彈匣最上方的槍彈被裝填入膛,同時握把后方的擊針后退。松開扳機,擊針即被釋放,擊發槍彈。然后再前推扳機,槍管隨之前進,排出空彈殼。
奧地利希爾赫夫M1894連珠手槍
現代半自動手槍利用火藥燃氣的能量完成拋殼及下一發彈的上膛動作,而早期的連珠手槍是一種在半自動手槍之前出現的、利用外力驅動完成拋殼及下一發彈上膛動作的手槍。圖示的希爾赫夫M1894連珠手槍是奧地利人約瑟夫·希爾赫夫開發的。其類似轉輪彈膛狀的彈匣下方有一個圓環狀的裝填桿,向后拉動裝填桿,槍機前進,槍彈從彈匣中被輸送到彈膛內。繼續拉動裝填桿,直到手指碰到其下方的扳機,即可擊發槍彈。發射后,向前推圓環狀的裝填桿,使槍機后退,從而排出空彈殼。
(全文完)
編輯/孫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