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在談到抗美援朝戰爭的意義時指出:“我們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陸軍、空軍、海軍,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鐵道兵、防空兵、通信兵,還有衛生部隊、后勤部隊等等,取得了對美國侵略軍隊實際作戰的經驗。這一次,我們摸了一下美國軍隊的底?!睂τ谥袊婈爜碚f,朝鮮戰爭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獵槍”,這是中國人在獵槍時代建立的樸素敵我觀??墒堑搅爽F代,敵人來時獵槍就不好使了,武器必須更新換代??姑涝菙橙藖矸笗r中國做出的決策,新政權的軍隊和武器現代化升級就是在此時進行的。
朝鮮戰爭后,蘇聯將中國視為戰略同盟,幫助中國建立起幾百個大型工程項目。中國從一個只能造步槍、迫擊炮的國家,一下子過渡為造飛機、坦克、軍艦等等的準工業國,這是蔣介石夢想了30年而沒有做到的,也是無數希望中國強大的人一生的夢想。
外交是軍事的延續。如果中國當時還停留在小米加步槍的階段,很難想象會有100多個國家與我們建交,而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道路也將更加曲折。
空軍形成現代化軍種
眾所周知,抗美援朝是1949年后中國的第一場大仗,也是中美首次直接較量,在這場現代化戰爭中,美國擁有絕對的空中優勢。美軍投入的作戰飛機一直保持在1000架以上,最多時達2400架,飛行員都有超過1000個飛行小時的經歷。而中國的空軍才剛開始組建,力量非常薄弱,只有各種飛機110多架。
當中國參戰勢在必行的時候,空軍首先成為關注焦點。事實上,這也是中國最高決策者的主要顧慮所在。蘇聯方面本來答應出動空軍掩護中國出兵朝鮮作戰,但是直到1950年11月份,斯大林才決定派3個殲擊師進駐中國東北,主要負責東北地區和朝鮮北部的安全。
1951年1月21日,志愿軍空軍在鴨綠江附近上空首次同美國空軍交戰,擊傷美軍戰斗機一架,志愿軍的空軍開始進入了初戰階段。經過突擊訓練,到9月份的時候,已有9個殲擊機師和2個轟炸機師具備了一定的作戰實力。1952年7月,志愿軍空軍進入獨立作戰階段,中國空軍正式成為具有一定戰斗力的現代化軍種。
戰爭期間,志愿軍空軍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由打小規模的空戰成長為能打大規模的空戰,并掌握了在夜間及復雜氣象條件下中、低空作戰技術,先后擊落“聯合國軍”飛機330架,擊傷95架,完成了掩護交通運輸線、保衛重要目標、配合地面部隊作戰等任務。
中美空軍的較量在30多年后仍有余響:1984年7月,張愛萍率領軍事代表團應邀訪美,當張愛萍介紹到王海將軍是空軍副司令員時,美空軍參謀長加布里埃爾驚奇地走到王海面前:“你就是那位朝鮮戰場上的王海?我當年在朝鮮就是被你們打下來的?!眱蓚€人雙手緊緊相握。王海笑著說:“你如果再進攻我們,我還要把你們打下來?!鳖D時激起一片笑聲,大家熱烈鼓掌。
雙方似乎相逢一笑泯恩仇。可是只有當事人心里清楚,這笑里含著淚水。
海軍首次參戰并迅速壯大
朝鮮戰爭爆發后,中國海軍正處于創建起步階段,在部隊規模、裝備、作戰能力等方面都不宜直接參戰。戰爭的爆發促使中國領導人加快了海軍建設的步伐。
在朝鮮戰爭初期至中期,中國海軍的水面艦艇、潛艇等主要兵種的建設,基本上處于“從無到有”的階段。1949年年底,華東海軍組建了第一支護衛艦部隊,后擴建為當時的華東海軍第六艦隊。1950年9月,在華東、中南等地組建了三個魚雷艇大隊。10月,海軍第一岸炮營、第一陸戰團相繼成立。12月,海軍第一高射炮兵團組建。1951年1月,海軍雷達部隊的前身,海軍對空監視營在青島成立。為了培養潛艇人員,海軍于1951年4月成立了275人的潛艇學習隊,到駐旅順港的蘇軍太平洋艦隊潛艇分隊學習。1952年5月,開始在青島修建第一個潛艇基地。同年6月成立海軍航空兵第一師,主要擔負上海和東南沿海地區的防空作戰任務。
到了1953年1月,為了配合志愿軍粉碎美軍在朝鮮西海岸登陸的作戰企圖,海軍司令蕭勁光向毛澤東提出海軍入朝參戰,海軍準備派1個岸炮團和1個快艇大隊及其他部隊入朝參戰。3月,海軍領導機關分兩批入朝,成立志愿軍西海岸指揮部海軍作戰辦公室。4月初,華東海軍抽調17人赴朝參戰,負責在清川江口航道布雷。該小隊乘坐4艘機帆船,在清川江口布雷190枚,共設置4個雷區。4月底,美軍在清川江口進行登陸演習,結果一艘登陸艦觸雷沉沒。5月,海軍在西海岸開設了2個觀通站和1個雷達站。另有1個魚雷艇大隊和1個海上巡邏大隊完成了臨戰準備,可以隨時進入預定海域執行作戰任務。
戰爭立體化 軍隊現代化
現代戰爭講究各兵種之間的協同作戰。為了適應這一現實,作為一支有戰斗力的現代化軍隊,其構成必須是全方位立體式的。朝鮮戰爭期間,除了空軍、海軍外,中國還特別加快防空兵、炮兵等部隊的發展步伐,使軍隊的構成更為全面、合理,以滿足戰爭的迫切需要。入朝參戰時,中國只有16個高射炮城防團,到1953年則發展到5個野戰高炮師、近70個野戰高炮營和數十個城防高射炮團。
朝鮮戰爭極大地加快了中國軍隊向現代化轉變的步伐,為中國軍隊培訓了大批具有豐富的進行現代化戰爭經驗的軍事骨干。1951年2月,毛澤東根據朝鮮戰場的需要,確定了在朝鮮“輪番作戰”的方針。先后進入朝鮮輪戰的部隊共有290萬人,包括坦克兵2個師、高射炮兵6個師、工程兵15個團、鐵道兵10個師。
毛澤東在談到抗美援朝戰爭的意義時指出:“我們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陸軍、空軍、海軍,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鐵道兵、防空兵、通信兵,還有衛生部隊、后勤部隊等等,取得了對美國侵略軍隊實際作戰的經驗。這一次,我們摸了一下美國軍隊的底。”對于中國軍隊來說,朝鮮戰爭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經過朝鮮戰爭,中國軍隊各兵種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特別加快了空軍、海軍以及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特種兵部隊的建設步伐,建成了諸軍兵種的合成軍隊,初步具備了在現代條件下各軍兵種協同作戰的能力,實現了中國軍隊的歷史性轉變。
記住這些數字
記住這些數字
上甘嶺是不足4平方公里的山頭,一天之內敵軍發射30萬余發炮彈,上甘嶺主峰標高被削低兩米。先后駐400人的坑道,戰斗結束后只走出了8人。戰后有人在上甘嶺隨手抓一把土,數出32粒彈片,一面奇跡般屹立在高地上的紅旗有381個彈孔,不到一米的樹干上,嵌進了100多個彈頭和彈片。
根據中國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少將的文章,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戰場陣亡11萬多人,加上參戰人員中傷病和其他原因的死亡,中國方面在戰爭中共犧牲了18萬人。
而根據美國華盛頓“韓戰紀念墻”上所刻寫的數字:死亡人數,美國54246人,聯合國628833人;失蹤人數,美國8177人,聯合國470267人;被俘人數:美國7140人,聯合國92970人;受傷人數:美國103284人,聯合國106445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