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到底是一次怎樣的會議?
會議現場主席臺上坐著神華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集團公司紀檢組長、工會主席,臺下坐著集團公司三總師、股份公司高管、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副三總師、集團公司各部門、各子(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各子(分)公司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在分會場通過視頻參加會議。會場的氣氛顯得非常嚴肅,集團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分別發了言。
其實會議現場除了這些“大佬”們,還出現了一群特別成員——神華集團信息化總體規劃項目組成員。這個在圣誕節“前夜”召開的特別大會,就是神華集團流程優化與信息化總體規劃項目啟動大會。
事后,有參會者告訴記者,這是神華集團發展歷程中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項目啟動會。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2010年10月8日發布的2010全國煤炭企業100強名單和2010全國煤炭企業產量50強名單,神華集團都是位列榜首。
截至2009年底,神華集團共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37家,從業人員163745人,總資產5300億元。2009年,神華集團全面構建本質安全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和諧發展型的“五型企業”,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營業收入達到1612億元,利潤在中央企業中名列前茅,企業經濟貢獻率連續九年名列行業第一。
內外驅動
第一煤企的IT嬗變
經過多年的發展,神華集團已經形成了極具自身特色的經營模式,擁有煤炭行業最完善的產業鏈。應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神華集團提出了“科學發展、再造神話,實現五年經濟總量翻番”的戰略目標。正是有了這樣的新戰略,神華集團需要新的管控模式、流程體系,并要求信息化建設能夠予以支持。
神華集團董事長張喜武在神華集團流程優化與信息化總體規劃項目啟動大會上特別強調:“加快信息化建設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推進信息化戰略是實施新的發展戰略的迫切需要;制定和實施信息化總體規劃,是再造業務流程、增強管控能力、提高發展素質的戰略選擇。神華集團信息化建設的具體目標就是要通過再造業務流程,提高管控能力,建設具有神華特色的管理信息化體系。”
其實從1996年開始,神華集團就起步了信息化建設工作。幾年來,建成了從包頭—神木—朔州—黃驊的聯通三省一區的全光纖數字通信信息專網;實現了集團總部至礦區、鐵路、港口、電廠等神華主要子公司之間近2000公里的光纖數字信息傳輸;并且在神東煤炭公司、國華電力公司、包神鐵路公司等子公司開展了礦井綜合自動化改造工程、EAM項目、P3系統以及TIMS系統等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而且在十幾年的歲月中,神華創造了和創造著一種能源企業新的運營模式,神華集團的礦、路、港、航、電、油一體化,產、運、銷一條龍的運營模式,在神華的發展中發揮的優勢作用非常明顯,受到行業乃至國家的高度認可。
但是在成績面前,神華集團的管理層看到的仍舊是外部環境變化對集團自身集約化、管理精細化所帶來的更高要求。“集團公司信息化水平與集團的快速發展不相適應,已成為制約集團快速發展的薄弱環節。”神華集團總經理張玉卓指出。
在神華集團信息管理部總經理劉宇光看來,來自內外的兩個驅動力,迫使神華自己必須通過優化流程,提高整體信息化水平,從而進一步加強集團的整體運營能力,提升“低成本戰略”的競爭力。“所謂內部驅動力,主要就是現在的神華集團已經是一個圍繞大電力、大物流、大運輸、大化工、大銷售、大煤炭而形成的‘五型企業’。集團及下屬企業形成了多個管理層級,整個集團共存多種業態,礦、路、港、航、電、油一體化和產、運、銷一條龍的運營模式已經成型。但是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特別是收購了一些企業后,‘管控’分離,沒有在收購企業后達到‘1+1>2’的效果。礦、路、港、航、電、油,這些業態之間的行業差異也非常大,各業務之間的標準也不盡相同,再加上煤炭行業本身就是屬于信息化難度比較大的行業。所以對于集團而言,跨行業多了、產業鏈加長之后,各業態之間協同的問題就出現了。這就好比是彈鋼琴,曲子越美妙,往往都越復雜,演奏起來往往需要手腳配合,不可能只是一只右手或者一只左手在彈琴。所以只有進一步增強集團綜合管理水平,才能實現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外部驅動力,主要體現在當前國際經濟環境仍舊存在著不確定性,煤炭產品消費主力都處于震蕩調整階段,以及國家相關部門對于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要求不斷在加大。”劉宇光說,“兩者合在一起,就要求神華能夠提升自己的戰略管控能力、資源配置能力、系統運作能力、共享服務能力。”
217工程
打造神華未來
為了實現信息化愿景,神華集團制訂了信息化建設“SH217”工程。
何謂“SH217”?劉宇光向記者表示,就是通過建設“兩橫一縱”信息化平臺和七大業務能力的管理提升,借助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展開,提升集團經營管理能力,實現生產管理效率最大化,生產運營流程最優化,充分支撐管理變革和業務能力提升,“最終實現再造神華”。
“‘兩橫’就是兩大橫向協同平臺,分別是產運銷協同調度平臺和人財物資源整合平臺。前者會對全集團的煤礦作業、鐵路作業、港口作業、電力作業、煤制油和煤化工作業實現調度及現場管理,并負責安全管理。后者則是包含了ERP系統、CRM系統、SRM系統、電子商務平臺、煤炭資源管理系統、煤質量管理系統,實現人財物資源整合。‘一縱’指的是一體化縱向管控平臺,它依托數據中心、災備中心、通信網絡、數據倉庫、企業集成總線、門戶、內容管理平臺、集中身份管理、安全管理、IT服務管理等軟硬件信息基礎架構,實現縱向業務信息的穿透和決策支持系統的應用。”劉宇光說,“提升的七大業務能力分別是:集團管控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業務協同能力、專業管理能力、本質安全管理能力、共享服務管理能力和企業綜合管理能力。”
據了解,”SH217“工程將業務能力提升和配套信息化建設按內在邏輯整合為“十大”項目,在未來三年內分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是2010年至2011年,該階段建設目標主要是強化管控能力建設,提升計劃管理、生產調度指揮、全面預算管理、績效考核體系、物資采購及集約化體系和內控及風險管理能力。設計ERP典型模版,完成ERP軟件的選型。開展生產計劃管理系統、全面預算管理系統、生產指揮調度系統、SRM系統、CRM系統、電子商務平臺、辦公自動化系統、安全管理系統的建設。強化管控,通過信息化手段快速提升集團對主營業務的管理水平。第二階段是2011年至2012年,該階段以深化應用、向全集團所屬企業推廣信息化建設為主要目標。將會建設集團決策與支持體系,在神華集團主營業務產業鏈(煤炭、運輸、銷售)上選擇1~2家代表性企業進行ERP試點,建設企業數據平臺和應用平臺、主數據管理平臺和統一用戶管理體系,以及信息化標準體系。第三階段是2012年至2013年,該階段將會針對一、二階段建設成果改進業務應用,加強分析體系建設。在集團內全面推廣ERP系統,生產指揮中心要實現全面的集中計劃和調度管理,完善決策支持系統、提升決策分析能力,完成門戶及知識管理系統的建設。”劉宇光介紹說。
軟實力決定成敗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神華集團開展新的IT大變革中,非IT的一系列能力建設成為了另一大抓手。
在劉宇光看來,能力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就像人的兩手,“兩手同時抓,兩手同時用”,才能保證信息化建設的效果。
“能力建設一定是以業務部門為主導,信息部門不可能越俎代庖,就像沒有說老師可以替學生去參加高考的。另外具體落實到信息化系統,一定要靠制度來保障,就像‘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樣,所以我們首先進行了信息化的制度體系框架建設。”劉宇光說。
2010年9月6日,神華集團公司就專門成立了“SH217”工程項目群管理辦公室,以確保整個工程的順利進行。據了解,工程項目群管理辦公室(PMO)作為神華信息化項目流程優化、管控模式等工作的延續,將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要具有整體協調和提供服務的職能定位。下設三個工作組即業務與變革管理工作組、技術與數據管理工作組、綜合事務管理工作組。神華集團韓建國副總經理在PMO成立大會上表示,PMO是信息化建設的管理團隊,PMO成員應對整個集團的管控、制度、流程有全面的了解。
而在劉宇光的心目中,一個信息化項目能否成功取決于三大要素。“首先,就是‘一把手’參與到項目建設中,而這個‘參與’絕不是‘批錢、給錢’這么簡單,而是要‘一把手’親自推動、親自參與,而且這個推動和參與也不是選技術、選設備,而是要推動管理的變革。其次,就是業務部門一定不能認為信息化建設是信息部門的事。第三,就是信息化建設不能產生新的信息孤島。以往的信息化孤島都不是因為信息化而成為孤島的,都是因為人的因素,在人腦子里造成的孤島。它不是能用技術手段來打破的,需要用業務驅動型信息系統來實現信息資源整合統一,從而避免形成新的孤島,同時打破老的孤島。因為信息資源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只有越共享、越互聯互通,才越有價值。”
背景資料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神華集團)成立于1995年,為中央直管企業之一,是集煤礦、電力、鐵路、港口、航運、煤制油與煤化工為一體,跨地區、跨行業、多元化經營的特大型能源企業。公司主要經營國務院授權范圍內的國有資產,開展煤炭等資源性產品,煤制油,煤化工,電力,熱力,港口, 鐵路、航運和金融,國內外貿易及物流,房地產,高科技,信息咨詢等行業領域的投資、管理;規劃、組織、協調、管理神華集團所屬企業在上述行業領域內的生產經營活動,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
神華集團目前是全國最大煤炭企業、全球最大煤炭供應商。截至2009年底,共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37家,從業人員163745人,總資產5300億元。2009年,神華集團全面構建本質安全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和諧發展型的“五型企業”,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營業收入1612億元,利潤在中央企業名列前茅,企業經濟貢獻率連續九年名列行業第一。2010年,神華集團位于“世界企業500強”第356位。
2009年,神華集團繼續保持煤炭產銷量千萬噸級以上增長,現有58個生產煤礦,商品煤銷量35719.55萬噸。安全生產居于世界先進水平,連續十一年杜絕了三人以上重大人身傷亡事故,原煤生產百萬噸死亡率0.027。已建成火電廠27個,風電場17個,裝機容量2681.79萬千瓦,發電1188億度;自營鐵路1369公里,鐵路周轉量1360億噸公里;兩個海港碼頭,裝船量10441萬噸。 神華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在首次投煤取得成功的基礎上,通過消缺改造,累計投料運行50天,實現了一定周期的穩定運行。被國外壟斷多年的煤間接液化技術——費托合成催化劑技術獲得突破,示范裝置連續投料運行12天(合成油“829”工程,產能為日產4000桶高標號油品)。
神華集團位于內蒙古的煤制天然氣項目。
電力生產已經成為神華集團重要的業務之一。
2010年全國煤炭企業100強名單
名次 企業名稱營業收入(萬元)
1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6124950
2河南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0409527
3 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8016013
4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7747769
5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 7243878
6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7017192
7 河北冀中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808577
8 河北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593860
9 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543456
10 山東兗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261887
2010年全國煤炭企業產量10強名單
名次 企業名稱 煤炭產量(萬噸)
1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2780
2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12505
3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8079
4 山西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7450
5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7100
6 安徽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715
7 河南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698
8 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509
9 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494
10 山東兗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970
(數據來源:中國煤炭工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