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IDC發布了2010年第三季度的PC類產品用CPU的數據研究報告,在IDC的定義中,PC類產品包含臺式PC、筆記本電腦、PC服務器和PC工作站。這份報告顯示,第三季度PC類產品用CPU的出貨量和銷售收入環比增長分別為8.6%和24.1%,而之前每年三季度PC類產品用CPU出貨量環比平均增長率為10.6%,銷售收入環比平均增長率為9.0%。上面的數據表明,雖然銷售量增長率低于平均值,但銷售收入卻遠高于平均增長率。
在今天的世界經濟形勢下,對于全球PC市場來說,這仍然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而IDC有關國內PC市場的數據有理由讓國內的PC業欣慰、振奮。
該報告還顯示,2010年前三季度國內PC市場的同比增長率為24.8%。雖然從第三季度開始,中國PC市場與全球市場一樣開始放緩,但預計全年整體增長率可以達到23.1%,國內市場也將因此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PC市場。
11月10日,聯想公布的截止2010年9月30日的第二季度業績也同樣佐證了中國PC市場的力量。聯想CEO楊元慶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強調:“中國經濟在成長,因此PC成長還有很大空間。按照聯想的經驗,PC市場的成長速度會是國家GDP的兩倍。”
國內PC市場的高成長得益于行業市場和消費類市場的強勁需求,其中醫療、交通、能源和公共服務用PC的增長率都超過了30%,而在“十二五”規劃中,無論是醫療、交通還是公共服務都將被列入國家戰略,得到更多的政策和投資支持,可以預見未來5年這些行業的PC需求仍將保持高增長。
而高速發展的城鎮化進程是國內PC市場增長的另一個強勁動力,中國社科院的相關報告顯示,截止2009年,中國城鎮人口已經達到6.2億,城鎮化率達到46.6%,預計2015年城鎮化率將達到52%,2030年將達到65%左右。
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不僅有城市管理與運行,以及圍繞市民管理與服務所帶來的PC需求,還有農村變城鎮、農民變市民之后,隨著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改變,對于PC的新的需求。
隨著農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農村、城市間互動交流的增加,在國家電腦下鄉等政策的支持下,占中國人口比例半數以上的農村市場也已經啟動,其龐大的人口基數也蘊涵著更大的PC需求。
中國是世界的新興市場,而中小城市、城鎮和開始富裕起來的農村將成為中國的新興市場,這些新興市場是中國PC市場的未來,也是希望,所以我們有理由像楊元慶一樣,對中國的PC市場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