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出臺,將加速第三方支付市場的整合,并讓電子支付行業更健康地發展。
截至2010年6月,中國網上支付市場交易額規模已達到4500億元,同比增長71.1%,保持高速發展態勢。面對第三方支付行業一方面擴大業務范圍、快速增長, 另一方面卻淪為信用卡套現、洗錢等違法行為工具的現狀,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將于9月1日起正式實施。醞釀多年的第三方支付監管政策,終于即將落地。
同時,央行要求目前已經從事支付業務的非金融機構,在2011年9月1日前申請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
“對于《辦法》的出臺,我們并不意外,它和2005年發布的《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很多原則是一樣的,只是標準更詳細了。”易寶支付副總裁余晨在接受《計算機世界》記者采訪時表示。然而,“對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辦法》相當于給他們套上了一環‘緊箍咒’。”業內人士指出,這樣必然會給支付行業帶來新一輪改變。
構筑行業壁壘
在《辦法》中,幾條重要細則規定了支付行業的準入機制:一是在全國從事支付業務的最低注冊資本為1億元,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最低注冊資本為3千萬元; 二是“截至申請日,連續為金融機構提供信息處理支持服務兩年以上,或連續為電子商務活動提供信息處理支持服務兩年以上,并連續盈利兩年以上”; 三是“最近3年內未因利用支付業務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為違法犯罪活動辦理支付業務等受過處罰” 。
“這些條件大幅度提高了從事支付業務企業的申請門檻,國家是要從已有的電子支付企業中進行‘遴選’,基本‘拒絕’新進入者。”業內人士表示,《辦法》可以說是為支付行業建立了行業的壁壘,那些從零開始、意欲進入這個行業的公司將很難全部達到這些標準,“資質不足、背景不夠強大的公司,將無法進入電子支付行業。”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曹飛說。
以最被用戶所熟悉的電子支付行業為例,首先,從資金層面看,歷經10年的第三方電子支付市場中,稍有優勢的公司已經嶄露頭角,憑借較好的市場地位獲得投資,一年之內達到資本要求并沒有太大難度。特別是目前處于市場前列的電子支付企業更是“背靠大樹好乘涼”—支付寶有阿里巴巴集團支持,財付通有騰訊撐腰,環迅支付的背后也有環球實業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對最低注冊資本進行限定,能夠很好地規避業務中的風險,但這也限制了創業型企業在這一行業的誕生。”
此外,連續兩年盈利、無處罰紀錄的要求也不會給現有的電子支付企業帶來太多壓力。行業人士分析認為,商業模式成熟的公司已經取得了盈利,比如環球實業財報顯示,環訊支付2009年的總收益7321萬元,2008年是6721萬元。但對于一些還在跑馬圈地,處于盈虧邊緣的企業來說,“兩年的金融服務經驗”可能就將它們拒之門外了,更不用說連續盈利和無處罰紀錄了。
“不僅第三方電子支付,在移動支付、線下支付市場,新進入者都沒有多少機會。”業內人士指出,《辦法》針對的非金融機構服務包括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等。
在有無限想象空間的移動支付市場,電信運營商、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支付企業3大派系早已開始你爭我奪,這些企業在移動支付市場蟄伏多年,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豐富的市場經驗。而面對目前移動支付領域用戶量不足、大量終端待鋪設、支付方式多元化的現狀,“那些沒有‘兩把刷子’的新公司根本‘玩不轉’”。
而在交易規模將超2000億元的線下便利支付市場,拉卡拉和銀聯旗下公司共占85%的市場份額。易觀國際認為,面對“雙寡頭壟斷”的市場,一些區域性運營商已經開始逐漸退出線下便利市場。這意味著,這個市場留給新進入者的機會也所剩無幾。
整合加速 良性發展
根據《辦法》的規定,今年9月1日開始接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申請,行業內現有企業則需要在一年之內完成申請。對此,曹飛認為,那些達不到標準的、違規的企業將面臨“清洗”,第三方支付行業將迎來整合、規范發展時期。余晨也表示,第三方支付已經到了整合階段,《辦法》的出臺將加快市場整合進程。
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場的規模企業不足10家。根據易觀國際發布的《2010年第1季度中國互聯網支付市場廠商交易額份額》顯示,今年第1季度,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規模達到2082億元,互聯網支付貢獻了2000億元,其中支付寶、財付通、Chinapay、快錢、易寶支付、環迅IPS、網銀在線、首信易支付、云網支付等9家廠商占據了98.1%的份額,其他眾多的名不見經傳的支付公司只占不足2%的市場份額。
“這些‘小蝦米’將首先成為被整合的企業。”曹飛認為,整合之后,第三方支付市場將會變得更加成熟。
實際上,經過10年的發展,那些“領頭羊”企業已經摸索出了自己的道路。分別依靠淘寶、騰訊拍拍這兩個平臺的支付寶、財付通“通吃”一般用戶。而易寶支付、環迅支付、快錢等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大都走細分行業金融服務商路線,比如,環迅支付在航空客票、旅游支付領域,易寶支付在教育、網游、航空電子支付領域,快錢在金融、個人消費領域,匯付天下在航空客票、網游、基金等行業,首信易支付在國際會議、政府、教育行業,云網支付在虛擬貨幣領域分別占有一席之地。它們一方面尋找差異化的定位深扎某些行業,另一方面提供細致的金融服務方案,綁定客戶。
“從長遠來看,《辦法》的出臺將會讓電子支付行業進入更健康、更良性的發展。”艾瑞分析師胡媛媛認為,國家有意逐步將第三方支付引入交易金額大、對安全、風控要求高的領域。《辦法》的出臺將讓電子支付更加注意交易安全和風險控制,有助于第三方支付接入更多的金融服務。“《辦法》出臺后,最大的受益者是整個行業,面對傳統支付、貨到付款等支付方式,電子支付將有更大的競爭力。”余晨說。
有了決心,還需細則
經過5年的調研與修改,《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終于出臺。同時,央行力推的“超級網銀”也將于8月上線。這兩件事充分表明了央行整頓整個電子支付行業的決心。
《辦法》出臺將從數量上收縮支付行業。截至2010年第1季度末,共有260家非金融機構法人按要求向央行提交了支付業務登記材料。雖然央行并沒有限制牌照數量,但因為各項要求相對苛刻,預計至少有8成企業無法拿到《支付業務許可證》。
在數量上有所控制之后,未來央行更重要的任務是“質量控制”。從這一點來說,還需要更加細節的管理準則,進行深化管理。比如,在《辦法》中,對有外資背景的支付企業如何監管,電子支付企業的經營范圍、覆蓋的行業等情況并沒有詳細規定。
在《辦法》中,央行對客戶備付金的權益保障、對預付卡發行和受理業務中的違規問題、反洗錢、支付信息系統安全等問題進行了“宏觀指導”,但如何有效地防控利用支付平臺進行洗錢、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活動,央行還應進一步利用法律、法規進行監督。
此外,電子支付是依賴IT系統完成的,建議在交易平臺信息監管、強化虛擬貨幣發信機構責任義務等風險防控關鍵點上做文章,將風險降到最低。(文/湯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