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工作
為什么不管是IT消費者,還是行業用戶,對于IT的消費和采購,部署和應用,總是充滿了抱怨和擔憂?
“服務好得一塌糊涂”。這就是去過北京海底撈火鍋店的顧客,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周到的服務令許多初次到來的顧客瞠目結舌,原來,世上還有這樣一個不但好吃,還有著超出普通消費顧客的熱情服務的一家火鍋店。
令顧客納悶的是,海底撈的員工為何總有那么高昂的士氣,因為你能感覺出來,他們的笑容、主動服務的熱情,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
“把每個員工當成自己的家人。”拖拉機廠電焊工出身的海底撈董事長張勇從人性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管理之道。他的企業不僅為員工提供便利的食宿,還負責為員工打掃宿舍,清洗床單。他充分信任每一個員工,對于服務的流程也沒有嚴格的界定,而是讓員工們根據不同顧客的需要,授權他們去創造性地提供服務。
有一次我帶孩子去用餐,結果他們的服務員發現小孩很喜歡吃他們免費提供的炸蝦片,竟然在最后專門準備了一大袋子炸蝦片送給小孩。
反觀IT和其他服務行業,迄今為止,或許不乏擁有類似海底撈經營理念的企業家,但是真正能夠將這種經營理念最終落實,并有很高客戶滿意度的企業,則幾乎沒有。為什么IT消費者或企業用戶,還很難獲得類似的體驗?難道IT行業、其他服務業就不可以出現自己的“海底撈”?
過去的一周來,麻木的“IT公司人”成為我周圍同事和圈里人熱議的話題?!队嬎銠C世界》報對IT公司人首次進行了心理健康調查,揭開了當今IT業界、甚至眾多奔波在城市邊緣的工薪階層的疲憊心態。在這個超越吃紅燒肉、穿漂亮衣服的時代,這一集體心理疲憊現象確實毫無疑問地存在,并且越來越引發主流社會的思考和焦慮,我想這也是《計算機世界》報這次心理調查報告引發社會廣泛共鳴的根本原因。
麻木不仁的IT員工的工作生活狀態,不利于IT產業的良性發展。如果IT服務業是由一大堆病態的人群在勉強維持、茍延殘喘,那將是多么可怕的一幅圖景啊!眼下,關注員工、回歸人本,才是IT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深層需求。從海底撈的服務口碑,IT行業和其他服務行業,都應該好好給自己照照鏡子。
中國經濟的戰略轉型方向之一,便是現代服務業。然后,如何發掘好巨大的服務市場金礦,還需要所有服務行業的經營者、企業家們從內心反省,“你的服務是為人服務,而非其他?!比绻粋€服務產業或企業不能從心底感動員工,就必定不能從心底去感動顧客。如果在金融、醫療、教育、交通、零售、電子商務等行業,都能夠出現自己的“海底撈”,我們將會擁有怎樣幸福和諧的生活圖景啊!
所以,IT業可不可以有自己的“海底撈”?這個可以有,而且必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