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在建筑IT領域深耕細作的本土公司,卻設定了做全球建筑IT領軍者的目標。今年5月,廣聯達在深圳中小板上市(股票代碼: 002410),上市募集的資金將用在哪里?面對處于變化中的建筑信息化市場,廣聯達又有著什么樣的方向?為此,本報總編輯孫定與廣聯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賈曉平進行了深入交流。
建筑業還將高速增長30年
廣聯達堅信,建筑行業信息化具有極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 基于對這份事業的共識和信心,我們一直堅守在這個領域。
孫定: 今年是《計算機世界》創刊30周年。我發現,中國的IT企業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30年來一直在堅持自我的企業,比如金山和曙光; 一類是學外企學出來的,比如聯想和華為; 一類是深入各個行業的IT企業,有的剛開始被沖垮,后來又絕處逢生,成功轉型,比如太極; 有的從系統集成、軟件開發開始,逐步走向IT服務,比如亞信。我們把這些行業IT服務提供商稱為“隱形冠軍”。那么,廣聯達是如何做起來的?
賈曉平: 廣聯達從創業之初發展到今天有十幾年了,當初,我們懷著成就一番事業的想法走到了一起,希望能夠踏踏實實做些事情; 同時,大家對建筑行業信息化領域非常看好,相信這一領域蘊藏了很大的機會。
回顧過去,我們可以看到,廣聯達是緊緊跟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而發展的。建國初期,建筑行業信息化比較落后,工程師都是手工畫圖紙。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入設計信息化即“甩圖板”的變革時期,設計軟件出現了,于是成就了一批設計軟件企業。
1996年~2006年,是建筑行業信息化的第二次變革——工程造價信息化即“甩計算器”階段,廣聯達就是在這個時候介入建筑行業信息化領域的。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建筑行業比較貧瘠、古老,不太看好這個行業,甚至有人問我們為什么不去做財務軟件或者其他通用軟件。這其中的一個關鍵原因是,我們堅信,建筑行業信息化具有極大潛力和發展空間,基于大家對這份事業的共識和信心,廣聯達一直堅守在這個領域。
隨著行業的發展,涉及“設計、施工、運營、商業”等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第三次變革也開始來臨,大家稱之為“甩報表”階段。這次變革中,我們看到工程項目管理才是建筑行業的核心業務,通過應用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整體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升營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這正是廣聯達現階段的主要業務范疇之一。
正是因為廣聯達植根在建筑信息化領域,我們的方案和產品才一步步被市場和用戶所接受,十余年來所積淀的行業經驗和客戶基礎,讓我們逐步成為了這一領域的第一名。
孫定: 今年,房地產政策開始調控,這會對廣聯達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未來建筑行業信息化會有哪些機遇?
賈曉平: 關于房地產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從2001年起,工程建筑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每年都有22%以上的增長率,而房地產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此外,國家調控的是商品房,并不是保障性建房,因此建設總量不會下降。
第二方面,城鎮化進程對行業的助力非常大。現在中國的城鎮化水平是45%,大約每年增長1%。要達到美國70%的城鎮化水平,我們還需要20~30年的高速增長期。目前,我國的小康住宅標準是人均28平米,除了住宅,居民還需要醫院、學校和其他公共設施,這其中蘊含著一整套的信息化建設。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30年,建筑行業會保持一個高速增長的態勢。十七大提出來的“五化”中,有“三化”和建筑信息化有著直接關系——城鎮化、工業化和信息化。前面我們已經說到了“城鎮化”,接下來再看看“工業化”,在工業化過程中,會有大量的工業建筑、生產基地和基礎建設投資,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在“信息化”方面,國外企業已經占據操作系統、數據庫等市場,因此對于國產軟件而言,最大的爆發點就在行業信息化。廣聯達在今后會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因為這個行業充滿了機遇和無限發展空間。
14.5億元融資支撐國際夢想
中國建筑市場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占到50%以上,在這么大的市場中,一定能夠誕生出世界級的行業信息化企業。因此,廣聯達的目標是——做全球工程建設信息化領域的領袖企業。
孫定: 作為一家沒有什么資源支持的軟件公司,廣聯達能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研發平臺是很不容易的,這當中有著怎樣的經歷?
賈曉平: 2004年,廣聯達遭遇過一次技術上的挑戰,那時,國內軟件企業對圖形技術還不太擅長,自己建平臺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所以當時,我們基于國外平臺開發了圖形算量軟件。
但產品上市后,我們發現了幾個問題: 第一,用戶購買算量軟件后必須加購底層的平臺產品方可應用,這直接增加了用戶的購買成本。同時,用戶必須學會并掌握兩個軟件的基本操作,這也增大了用戶的學習成本; 第二,平臺廠商不會開放底層的開發源代碼,這就導致了我們無法對于產品進行深入設計和開發。
基于此,公司果斷進行決策,重新投入資金及人力資源,用了兩年多時間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圖形算量軟件。這個實例足以證明,作為一個軟件企業掌握自己核心的技術是多么重要。截至目前,廣聯達軟件所有產品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公司掌握了20余項自主核心技術,其中圖形算法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孫定: 我很贊同您的觀點,只有擁有自主核心技術,企業才能發展得更好。我看到,廣聯達的目標是要做世界級的建筑信息化服務專家,為什么會制定這樣的目標?
賈曉平: 中國建筑市場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占到50%以上。我認為,在這么大的市場中,一定能夠誕生出世界級的行業信息化企業。因此,我們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做全球工程建設信息化領域的領袖企業。
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們是夜郎自大,實際上并非如此。從全球來講,目前建筑信息化領域還沒有出現絕對的“第一”,歐美已經過了建筑高峰期,建筑業屬于夕陽行業,信息化也不發達。現在,建筑市場的機會都在發展中國家,而且各個企業基本都是各自為戰的,規模不是很大,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可以“通吃”各國。就現在的情況看,我們和歐美建筑信息化企業之間差距并不是很大。
孫定: 行業軟件的發展有兩個方向,一是做行業的核心系統; 二是國際化,占領海外市場。廣聯達要實現全球第一的夢想就必然走國際化的道路。那么,廣聯達如何實現自己的國際夢想?
賈曉平: 廣聯達的國際化道路是必然要走的,我們也正朝著這一目標積極準備著。2009年上半年,我們注冊成立了廣聯達(美國)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這是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軟件研發,目的在于通過在美國建立研究機構,快速了解、學習和掌握行業先進技術,零距離感受美國軟件行業及工程建設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目前,我們的產品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在國際上有所應用,并獲得了良好的口碑。這說明我們產品的易用性、安全性還是很強的。
中國企業走出去,必然會遇到文化瓶頸、法律瓶頸等諸多挑戰,我們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因為廣聯達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做這個領域里世界級的領軍企業。在未來國際化的道路上,廣聯達也會厚積薄發,堅定不移地沿著目標走下去。
孫定: 目標明確需要付諸戰略實施,最近,廣聯達成功登陸中小板,募集資金達到14.5億元。這給廣聯達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機遇。廣聯達對自己企業發展的未來規劃是什么?
賈曉平: 我們的戰略方向非常明確,那就是圍繞主營業務來增強在建筑行業的核心競爭力,然后擴展到全球市場。
上市之后,我們有6個募投項目,包括工程造價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解決方案、工程造價信息服務、工程招投標協同應用平臺、客戶服務支持中心和工程項目管理研究中心。前4個項目直接屬于建筑行業信息化的解決方案,客戶服務支持中心能夠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服務和效率,工程項目管理研究中心是研究建筑IT的前沿課題。
這6個募投項目都緊緊圍繞公司的戰略,有利于我們了解并把握這個行業的趨勢。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解決方案是我們募投的重點工程項目,它大概還要3年時間才能成熟,這個成熟是指業務、技術、市場的總體成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去年竣工的面積達11000多平方米的廣聯達大廈就是應用我們自己的軟件完成的一個項目——把自己當客戶,我們也再次驗證了廣聯達的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解決方案。
專注核心業務
是獨到優勢
做行業信息化最終是做核心業務信息化; 核心業務信息化是處方藥,是治病的,而其他信息化服務是保健品,只能預防,但不能治本。
孫定: 業界常把中國說成建筑的實驗場,各種類型的建筑項目都在進行,路橋、廠房、工業建筑、房地產等。不同的建筑類型用到的管理軟件肯定也不一樣,廣聯達如何來應對這一變化?
賈曉平: 在整個建筑領域,有工業建筑、民用建筑、公路、鐵路、橋梁,甚至冶金。每個細分行業都是不同的,各有特色,但是它們有一個共性——建設項目都是工程,而工程項目管理原則基本一樣。
我們將工程項目管理從幾個不同的緯度來細分,因為投資額和參與方不同,各個項目有不同的管理方式; 而且隨著建筑物的復雜程度、建筑面積和高度的變化,項目管理也會存在一些差別。
針對這些差異,我們基本是本著“721”的原則去應對和設計方案與產品——70%可以提供標準化的產品; 20%針對的是細分行業; 10%針對具體企業的客戶。這樣一來,就可以滿足客戶在不同項目中的應用需求。
孫定: 從咨詢到部署實施,再到維護,廣聯達能夠給客戶提供怎樣的全套信息化服務?
賈曉平: 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從項目立項、設計、招投標、施工、再到運維,這是全過程管理。全過程管理最好的方式是運用建筑信息模型來管理,這是建筑行業信息化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從設計、施工到運維,建筑信息模型基本上能夠有效地將這些信息集成在一起。它可以提供全過程直觀、可視化的管理和監控手段,并且事前可模擬運行,過程可多方協同。
未來,建筑業的精細管理最關鍵是在核心業務上,做好了核心業務,其它業務也會左右逢源。在精細作業信息化上,核心業務信息化能夠支撐企業總體的信息化。
現在,我們還是在局部范圍內應用,還沒有發展到全過程。目前,我們按“583”的規則來分析建筑行業:“5”是指5個階段,任何一個工程項目都有5個階段: 立項、設計、招投標、施工和運維; “8”是指圍繞這個項目有8個參與方: 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院、中介機構、政府、物資設備供應商、物業公司和高校(培養人才); “3”是指3個層面,任何一個客戶都有決策者、管理者和實施者。
孫定: 用友和金蝶都在投入很大的精力,意欲切入建筑行業,比如金蝶斥資2000萬元并購國內房地產行業專業軟件廠商深圳嘉碼; 用友和萬達合作了一套建筑管理軟件。面對實力強勁的管理軟件進軍建筑行業,廣聯達有沒有感到壓力?
賈曉平: 每家企業都有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廣聯達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我們專注建筑行業十余年,對這個行業非常了解和熟悉,能夠把握行業的業務核心。因為工程項目具有產品的多樣性和生產的單件性特點,每個項目都具有獨特性,而且一般項目規模比較大,生產周期較長,涉及到的協作單位較多,生產過程的約束條件也很多,例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歷史和傳統等等。作為建筑行業的核心業務,工程項目管理具有不同于傳統制造業的管理理念、組織方式和管理對象,因此研發工程項目管理系統對行業知識的要求非常高。
從建筑行業的特性來說,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行業的專業需求和業務核心,才能為這個行業提供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我認為,信息化最大的價值是在工業化建設過程中與工業化業務的深入結合,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做行業信息化最終做的是核心業務信息化,每個行業的核心業務信息化又是不一樣的,不深扎這個行業,就無法明白其中運作。核心業務信息化是處方藥,是治病的,而其他信息化服務是保健品,只能預防,但不能治本。
采訪手記
廣聯達的三種“氣質”
認識廣聯達,緣于去年《計算機世界》推出的“隱形冠軍”專題報道。在這之前,我對廣聯達一無所知,詢問了幾名業界同行,他們也不甚了解,這與它在中關村軟件園有一座“廣聯達大廈”很不相稱。廣聯達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格外低調。
采訪當天,廣聯達總裁賈曉平真誠、實在地回答著我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對于建筑行業的細節,他也不厭其煩地給予指導。采訪結束,我們不僅感覺收獲了很多知識,更感嘆他是一個難得的采訪對象。廣聯達給我的第二個感覺是實在。
多年來,廣聯達只做建筑行業,并且只做軟件與服務,而沒有涉及系統集成,年營收額能夠超過三億元,這并不容易。廣聯達給我的第三個感覺是專注。
后來,在和廣聯達市場人員的溝通中,在2009年IT兩會上和賈總的交流中,我更強烈地感覺到這是一家做事認真、執行起來不打折扣的公司。
低調、實在、專注,這是從廣聯達身上滲透出來的精神與氣質。(文/湯潯芳)
感悟
信息化的本質在于優化
做了這么多年的行業信息化,賈曉平認為,信息化對客戶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提高效率,二是降低成本,三是增加收益。這其中,降低成本、增加收益都屬于優化的范疇。
在管理學的理論上,有一個PDCA循環,它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構想,后來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來。PDCA指的是計劃、執行、檢查和行動,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著。
多年來,廣聯達一直將信息化的重點放在提高效率上,現在來看,這是一個不全面的定位。信息化的價值不僅僅是提高效率,更在于通過適用的信息化系統,優化企業內部運營機制,打通PDCA循環,提高企業執行力,從而降低企業成本,增加收益。(文/湯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