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的人們如何工作?日前,Gartner對此做出大膽預測,提出未來工作方式將發生10個重要變化。
“未來,常規的、例行性的工作將變得越來越少,而臨時性聚集到一起的工作機會將越來越多。”Gartner的研究員Tom Austin在報告中說。
該報告指出,在短短5年內組織中40%以上的人所從事的工作都將是“非例行”的,而2010年這個比率只有25%。
“人們常常會一窩蜂似的湊到一起工作,而單獨工作的時候會越來越少。很多時候,人們與與之合作的這些人之前幾乎沒有過聯系,而且很多根本就是組織以外的人。” Austin說,“此外,仿真、可視化和統一通信等技術將讓我們與世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
Gartner在報告中列出工作性質的10個關鍵的變化,本文列出其中最有趣的5個。
1.非常規性工作。“人的核心價值不是根據某個流程做事情,這些事情大多數是可以通過機器實現自動化,人的價值是在于創造性的工作,人具有獨特的分析能力或互動能力,諸如發現、創新、團隊合作、領導、銷售和學習才應該是人們工作的主要特征。”報告指出,“非例行的技能是那些我們不能自動化的。例如,我們不能向一個持懷疑態度的人自動完成人壽保險銷售的整個流程,不過我們可以使用自動化的工具簡化我們的銷售過程。”
2.臨時工作組。Gartner表示,“臨時工作組”將成為很多人的主要工作方式,這種工作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一群人因為某個事情臨時聚集到一起,完成之后馬上解散。
“工作組形成很快,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或因為某個機會,事情完成之后迅速消散。”報告說,“臨時工作組是一種反應非常敏捷的組織,它為某個特定的需求而產生,取代了傳統的正規的組織形式。”
3.關注模式。此前Gartner曾圍繞“基于模式的戰略”進行過市場研究,其主要含義是,隨著全球經濟環境變得更加不穩定,企業必須致力于制定一個面向未來的戰略,然而,實在是有太多不可預知的因素。
為此,Gartner預測,不少公司將設立專門的部門,來負責收集各種新興的商業模式,對這些模式進行評估,研究這些商業模式對現有的市場帶來的影響,以及可能帶來的商業機會,并為高層提供這種商業模式是否會影響公司經營以及如何影響的建議。
4.超連通(Hyper connectedness)。這聽起來是一個時髦的詞匯,但超連通的確將是大多數組織的基本需求或者說基本特征,因為在網絡時代,人們與外界保持聯系。舉例來說,關鍵的供應鏈要素都應該是完全可控的,但實際上,這些要素是沒有保證的,因為無法保證合作伙伴和供應鏈系統都能正確無誤,即使供應鏈完全在公司內部也無法保證,因此,必須時刻進行跟蹤、保持聯系。
“超連通性將使得人們把更多的工作花在維護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跨企業邊界的關系上,”報告指出,“這已經影響到人們如何工作以及IT如何支持人們的工作。”
5.工作場所。報告說,人們的工作場所將變得越來越虛擬化。“跨國會議和跨國性的組織越來越多,很多時候參與者之間幾乎誰也不認識誰,團隊是因為解決某個問題臨時組織起來的。”當然,這并不是說員工就沒有自己的工作的場所,他們仍然應該有一個辦公地點。
“也許許多人根本就沒有公司為之提供的物理辦公室,甚至連一張桌子也沒有,但是他們的工作可以隨時進行,甚至是每天24小時、每周7天。”報告說,“在這種工作環境,個人、職業、社會和家庭以及組織界線將非常模糊。”
同時,人們將不得不同時處理來自多方的復雜問題,“可能是來自工作方面的,也可能來自外部(非工作相關的)。”報告說,“那些不能同時處理各方面問題的人,在這種環境下將越來越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