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1:引起腹瀉的原因?
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在夏季最多見的為以下幾種。
生理性腹瀉
生下沒幾天就開始腹瀉,每天大便薄薄的,呈黃色或黃綠色,少則2~3次,多則4~5次,時間長達幾個月,甚至半年。但寶寶長得很好,也不見瘦。這種病在醫學上稱“嬰兒生理性腹瀉”,也可以說是母乳過敏,多見于6個月以下純母乳喂養的寶寶。
對策:1.吃母乳的寶寶腹瀉,此時媽媽要避免吃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魚、蝦以及高脂肪的肉湯、豬蹄等等。2.如果仍不見好轉,可尋求兒科醫生的幫助,暫時喂寶寶低敏或脫敏配方奶粉。
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是指各種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感染引起腸道炎癥所致的腹瀉。當腸道受到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感染的時候,腸道上皮細胞的通透性發生改變,使腸道不能正常的吸收水分以及電解質,所以發生腹瀉。
細菌性腹瀉是指各種細菌引起的腹瀉。能引起腹瀉的細菌有致瀉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霍亂弧菌、志賀氏菌、彎曲桿菌等。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時病毒性腹瀉。能引起腹瀉的病毒主要有輪狀病毒、杯狀病毒、腺病毒等。
感染性腹瀉雖然病原多種多樣,但大多感染性腹瀉是攝入不潔食物(如涼菜、變質的蝦蟹、飲料等)和水,導致細菌或病毒污染,再加上寶寶不良的飲食習慣,使得病從口入。寶寶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
對策:1.這種腹瀉通常需要醫生開些藥來抑制住病情,才能控制腹瀉。2.不要因腹瀉就不讓寶寶吃東西,而是要給寶寶吃易消化的軟食,如面條湯、米粥等。3.讓寶寶多喝水或口服補液鹽,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失水嚴重的要進行輸液治療。4.高溫消毒。寶寶的奶瓶、碗、勺等餐具先用洗滌劑仔細地清洗。然后,用流水將泡沫完全沖凈后,煮沸或用熱水燙一燙消毒。最后還要仔細擦干。如果還留有水,就會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一定要擦干徹底殺滅細菌。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即是小腸不能耐受乳糖的存在而導致的腹瀉。癥狀是寶寶在吃下含乳糖的食物后30分鐘至2小時之間。發生下腹部疼痛、腹脹、腸鳴加劇以及腹瀉。造成腹瀉的原因是,乳制品中的糖類主要是乳糖,其消化是靠一種稱為乳糖消化酶,缺少這種酶就無法消化乳糖。有些寶寶斷奶后,不再吃奶和奶制品,由于長期“廢用”,乳糖酶活性便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最終成為乳糖酶缺乏。
對策:這種原因引起的腹瀉只要停止乳制品的食用,腹瀉過后幾小時身體就恢復正常。
確認是乳糖不耐受,以后吃牛奶或乳制品時,要從一點點開始,比如喝幾勺奶試試,經常食用會提高身體的耐受力。酸奶含有乳酸桿菌,能抑制腸內有害細菌,且無乳糖,可以給寶寶經常食用。
腹部受涼
有些寶寶睡覺時,有踢被子的習慣,或者在睡眠時,不蓋被單,這樣就很容易使腹部受涼。一旦腹部著涼,就會使腸管平滑肌受刺激,收縮加強,腸道蠕動也隨之加快,正在進行著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在腸內通過也加快,這不僅影響營養物質在體內的消化和吸收,還可造成排便次數的增多,且大便常呈稀爛狀,因而出現腹瀉。
對策:著涼引起的腹瀉,一般腹瀉過后,保持腹部溫暖,不露著肚子,能夠很快好轉。媽媽只需要保護好寶寶的小肚子,平時不穿露臍裝,晚上腹部蓋個毛巾被就能避免。
喂養不當
過早地給寶寶添加輔食,或在寶寶輔食添加期,突然加入大量新食物,寶寶的腸胃可能因為一時不適,出現消化紊亂而發生腹瀉。
對策:1.無論媽媽多么心急,想讓寶寶嘗嘗人間美味,也要等到寶寶4個月大以后再嘗試。過早添加,寶寶的胃腸內的消化酶還不足以消化那些食物,如淀粉類的食物,包括粥、面湯。2.在輔食添加期,食物要一種一種地加,適應一種后,再加另外一種。比如適應米粉后,再添加蛋黃,蛋黃沒有問題后,再添加土豆、胡蘿卜、香蕉等。3.肉食類食物不可一次食用過多,以免造成嬰幼兒胃腸道負擔過重,以致食物在胃腸內消化吸收障礙而出現腹瀉。4.為寶寶添加輔食后,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如果大便干燥或呈稀便,要暫時停止添加。
擔心2:什么情況需要馬上去醫院?
在以上的腹瀉中,細菌性痢疾最為嚴重。
寶寶大便呈糊狀,夾雜有腐食氣味,多半是因為進食太多、消化不良所致,只要調節寶寶的飲食就可以了。但當有以下幾種信號時,說明是細菌感染所致,就要馬上就醫:
1 如果寶寶大便像水一樣很稀,或者含有膿、血、黏液;
2 大便次數增多,每天5次以上;
3 有發熱,體溫可高達39℃左右;
4 有惡心、嘔吐、頭痛、腹痛等癥狀;
5 拒奶、拒食,精神不振。
6 如果寶寶煩躁不安加重,囟門和眼窩出現凹陷,哭時眼淚少,看上去口干舌燥,這種情況表明寶寶的身體脫水已經較重了;或在家已經治療了3天,但病情總不見好轉,出現頻繁的大量水樣便,嘔吐、口渴加劇,不能正常進食進水,寶寶發燒及便中帶血等癥狀,說明病情沒有控制住,需趕快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診治。
擔心3:腹瀉時飲食上如何護理?
6個月以下吃母乳的寶寶繼續母乳喂養,但應注意比原來次數增加,而且喂母乳的媽媽應該少吃肉類等高脂肪的食物。配方奶喂養的寶寶,要在兩次奶之間喝些水,補充水分。
如正在添加輔食的寶寶要暫停輔食或減少輔食的次數與量。寶寶應停止喂各種肉食,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加重腹瀉。
急性腹瀉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脫水,因此液體的補充對于糾正脫水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在急性腹瀉的情況下,小腸仍保有60%的消化吸收能力,因此進食可以減輕癥狀,要少量多次喂給易消化的粥、稀飯、面條湯,可以使胃腸功能得以恢復,加快疾病的痊愈。
擔心4:腹瀉時不能吃什么?
生冷和刺激類食物:生冷瓜果、涼拌菜等生冷類和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對腸道有刺激,加劇胃腸蠕動,腹瀉時不宜吃。
導致腹脹的食物:豆類、過多的牛奶等會使腸內脹氣,加重腹瀉。
高糖食物:糖果、巧克力、甜點等含糖量較高,糖在腸內會引起發酵而加重脹氣,故應少吃糖。
高脂食物:因腹瀉時消化能力降低,奶油、肥肉、油酥點心等高脂肪類食物,常因脂肪未消化而導致滑腸,造成腹瀉不止。
不易消化的食物和垃圾食品:油炸、燒烤等方式加工的食物,會導致難以消化,造成腹瀉。火腿、香腸、腌菜、方便面等過度加工的垃圾食品中包含有害成分,腸道會將這些有害物排除,這是致瀉因素之一。
粗纖維較多的食物:芹菜、菠菜、韭菜、榨菜、筍類等含粗纖維素較多,能加速胃腸蠕動,加重腹瀉。
擔心5:腹瀉后要補營養嗎?
有些媽媽見寶寶腹瀉后,小臉明顯瘦了,于是寶寶剛一好轉,就趕緊給寶寶喂各種肉食、雞蛋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想以此來彌補孩子腹瀉造成的損失,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會加重胃腸負擔,使腹瀉反復。長時間不愈。
腹瀉過后,先要養胃,最佳做法是先讓寶寶適應米粥、面條、蛋羹等易消化的食物,然后再到軟飯、豆制品、青菜,當大便正常二三天后,再添加少量肉類嘗試。
擔心6:小屁屁如何護理?
嬰幼兒皮膚嬌嫩,腹瀉時排出的大便性狀不同于正常大便,一般酸性較強,而且大便次數多,若不及時更換尿布,則大便就會粘在肛門周圍、外陰及臀部。這樣幾個小時后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臀紅,嚴重者可致臀部皮膚糜爛。因此,尿布必須勤換、及時換,每次便后要將皮膚上的大便洗凈,并且擦干皮膚,涂上一層護臀霜,在天氣熱的時候,可以把臀部暴露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