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奴”命題
從“車奴、房奴、孩奴”到“墓奴、墳奴”等等,近年來,各種各樣的“奴一族”出現頻率越來越高。與“奴”相對應的“奴生活”多涉及吃住用以及生老病死等攸關的民生領域。
“奴”現象的出現并非偶然,是與改革開放30多年來社會轉型過程有著緊密聯系的,是當今時代無法忽視的民生局部,是一個發展中的城市病,如果不能得到關注、不能得到及時解決,這將會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吃的奶粉要進口的,尿不濕要名牌的。進出都要錢,整個兒一雙向收費?!彪娨晞 段伨印分械墓F家徽Z道出了現代年輕人養育孩子的困境。只是不知道,這些真的和房子、車子一樣,是剛性需求、硬性指標嗎?
含著金鑰匙的丁丁和冬冬
一個秋日的午后,北京。9歲的丁丁帶著3歲的妹妹冬冬在香山臥佛寺的魚池邊興奮地看著成群的金魚游來游去。對這里,他們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因為,每逢天氣好的周末,父母都會帶他們來到這里,喝茶、看佛像、賞金魚,有時玩的高興了,干脆就住在附近的臥佛山莊,那里有幾百年的參天巨木和古色古香的中式庭院,還有四溢的花香和悅耳的小鳥歌聲。這樣的周末,丁丁冬冬總是玩得很開心。
近日,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刊發了著名社會學家徐安琪的一份調研報告,稱根據對上海市徐匯區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父母養大一個身體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49萬元。而在北京,一個小孩從出生到大學畢業,普通家庭平均要花費56萬。
對于丁丁的父母來說,這個數字還遠遠不夠,因為,他們不是“普通家庭”。丁丁的父親在北京經營一家金融投資公司,年收入上千萬。他們的家住在香山附近的一棟兩層別墅,丁丁冬冬都有自己的專門臥房、書房和游戲房。丁丁在中關村三小上三年級,那是北京最好的小學之一。每到寒暑假,丁丁總是忙得不可開交,既要參加足球訓練班,又要加入各種各樣的夏令營、冬令營,和一群外國孩子們吃住在一起,練習英語、感受西方文化。父母希望丁丁冬冬從小多和老外接觸,長大以后出國留學,也能夠更快地適應國外生活。
俗話說,窮有窮養,富有富養。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丁丁和冬冬,自然享受了他們這個年紀所能擁有的最好的生活。而更多的普通孩子,也被承載上“金鑰匙”的夢想。他們的父母,雖然沒有豐厚的物質條件,卻一定要盡自己所能給孩子一份丁丁那樣的生活,心甘情愿當起“孩奴”。也有一些父母,淡定從容,認為“孩奴”只是自己加給自己的緊箍咒,孩子只要健康、輕松、快樂地成長,就足夠了。
女兒:我把青春獻給你
娃娃臉、白球鞋、休閑服、雙肩背包。如果不是火車上一次偶然的攀談,記者很難將眼前這個大男孩與一個剛剛年過三十的“孩奴爸爸”聯系起來。
籍貫陜西,家住天津,生于上世紀70年代末,與許多外地來津的大學生一樣,研究生畢業后,許鵬(化名)順理成章地留在了天津,娶妻、成家。之前一直在天津從事科技研發工作,3個月前跳槽到北京發展,每逢周末,便乘火車往返于京津兩地。
決定換工作的時候,許鵬的妻子已經懷孕7個月。“之前北京也有一些不錯的機會找過我,但北京壓力大、競爭激烈,天津相對來講要舒適得多,而且妻子和岳父岳母也都在天津,一家人能經常在一起?!?/p>
談到來北京工作的原因,許鵬坦言是為了孩子?!皡⒓庸ぷ髁吣?,雖然有一些積蓄,但大部分用在了房貸上。孩子出生以后,花錢的地方會越來越多,北京的待遇水平畢竟比天津高一些,可以給我家姑娘多掙點奶粉錢?!碧岬阶约簞倽M月的女兒,許鵬總是一口一個“我家姑娘”。
列車在夜色中呼嘯前進,駛過天津和北京之間的廊坊市,下一站就是終點北京。這是一列老式的綠皮普通列車,設施簡陋,沒有空調,冷風肆無忌憚地穿透車窗的縫隙。車廂里充斥著奇怪的混合味道,民工模樣的年輕人脫掉鞋子斜倚在座位上閉目養神,操著河北農村方言的中年婦女剝開桔子喂給哭鬧的孩子。從天津到北京,城際動車只需半小時的路程,這列火車要走整整兩個小時。唯一吸引人的是低廉的票價,11元錢,僅僅是京津城際票價的五分之一,首都出租車的起步價。
許鵬是個不折不扣的都市白領,舉止文雅、談吐不俗,在這列以學生、打工者、小市民為主的火車上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在一般人眼里,像他這樣的“準中產階級”要往返京津兩地,應該不是開著私家車,就是乘坐專為商務人士打造的京津城際動車組。但許鵬并不以為然,“以前來回都坐城際,現在有孩子了,開銷太大。女兒出生第一個月,別的不說,光是請月嫂就要四千五,所以能省點是點?!?/p>
“再說,算上坐地鐵的時間,坐城際和坐普通車也差不多?!边@趟普通列車停靠的北京站位于北京市中心,而城際動車則??吭谀先h的北京南站,距離許鵬所在的公司——北京東北郊的順義區還有50公里。
即使在市中心下火車,許鵬的旅程也遠未結束。他需要換乘兩次地鐵,一次公交,到順義區之后,再換乘郊區公交線路。下午6點鐘從天津的家里出發,一路折騰下來,回到公司的集體宿舍時往往已是深夜。3個月來,每星期都是如此。
北京與天津的距離只有短短的150公里,在環首都經濟圈的新規劃下,這樣的距離已經納入“同城效應”的范疇。然而對于許鵬來說,一年下來往返京津的行程將超過15000公里,與在天津美滿舒適的日子比起來,這是他從未體驗過的生活。
許鵬并不否認自己是“孩奴”,離開朝夕相處的妻女與穩定的生活,到北京做個“北漂一族”,就是要積累足夠的物質基礎,為女兒成長的道路“鋪好每一塊磚”。小到奶粉、服裝、玩具,大到入托、入園、入學,每一項都是不菲的投資。他希望培養女兒一項特長,最好是鋼琴或繪畫,增長氣質;他打算每年帶女兒出去旅行,增長見識;他計劃高中就把女兒送到國外留學,接受更好的教育。這一切,都讓許鵬難以氣定神閑地留在天津,他不得不加快奮斗的腳步。
“什么事情都要提前做好準備,到了眼前就來不及了?!眲偣ぷ鞯臅r候,許鵬和很多年輕人一樣是“月光族”,如今為人父的他懂得了精打細算,也懂得了為自家姑娘的未來存下一份資本。雖然,他也曾經從陜北的一個小山村走來,靠自己的努力走到現在,沒有依靠過父母。
“總想給女兒最好的,可能這就是責任感吧?!闭f完這句話,許鵬很快消失在北京站茫茫的人海中。
兒子:安穩是你給我最好的禮物
兒子睡著以后,劉倩好不容易有時間打開電腦,看看朋友們的留言,再聊上一會兒QQ。自從眼前的小生命來到世界上,每天的生活不知不覺被填得滿滿的,好像一刻沒有停下來過。想想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了1個月,劉倩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和許多同齡人相比,今年25歲的劉倩算是“早婚早育”一族。2009年春節,大學畢業半年的她就與學生時代的男友結婚,2010年11月兒子出生。和記者交談的時候,他們的兒子“拓拓”剛剛滿月。
“我好像和別人走了一條相反的道路,大家都忙著工作、奮斗的時候,我卻在忙著結婚生孩子。”劉倩笑言。
事實上,劉倩婚后的兩年生活并不比許多未婚的同齡人“穩定”多少,以至于她結婚很久都找不到“已婚”的感覺?!拔液屠瞎荒甏髮W畢業,他在電廠工作,從開始工作那天起,就被外派到全國各地,不是廣西,就是江蘇、河南,多則一年半載,少則三五個月。我們只有在他每年休假的一兩個月里才能相聚?!闭剳賽蹠r在同一座城市讀書,幾乎可以每天見面,可結婚后,他們卻成了名副其實的“異地戀”。
本想等老公的工作地點穩定了,就到他所在的城市找份工作,然后定居下來??墒怯捎诜N種原因,老公從桂林調到徐州,又從徐州調到洛陽,工作地點總在無休止地變動,結束“兩地分居”的那一天似乎變得遙遙無期。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今年3月,我實在是受不了。感覺自己為數不多的青春正在一點點消逝,而我卻什么都沒做,生活完全是一片空白?!崩瞎Y束春節假期離開家以后,劉倩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屋子里,忽然產生了一股想要出去闖闖的沖動。
料峭的春寒里,劉倩捧著簡歷、穿著平時很少穿的高跟鞋每天奔走在各個招聘會之間。憑著良好的文字功底和大學時的新聞專業基礎,很快有單位向劉倩發出了面試通知。就在工作有了點眉目的時候,劉倩發現,自己懷孕了。
“也許這就是命吧,呵呵,上天注定的?!睅е磺晃闯甑臒崆楹鸵粋€突如其來的小生命,劉倩回到家鄉,安靜地等待孩子出生。
11月初,兒子順利降生,小名“拓拓”。劉倩說,兒子出生1個月以來,每天和家人馬不停蹄地忙著帶孩子,唯一的生活重心就是圍著孩子團團轉,之前沒著沒落的空虛感一掃而光。而且現在,隨著孩子的到來,曾經極度不確定的未來也開始有了清晰的輪廓。
“老公現在在洛陽,明年就會扎根在那兒,不再全國到處跑了。到時候,我也帶著兒子去洛陽,在那邊找份工作,過幾年再攢錢買套房子。洛陽的房價才四五千,買個房子不成問題,而且離家又近,偶爾還可以把我父母、公公婆婆接過來住。”劉倩說,她一直向往平和、踏實的生活,兩個人在一起,看著孩子一天天健康地長大,按部就班地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就是她眼中的幸福人生。
“我們只是普通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活法?!痹凇昂⑴贝笮衅涞赖臅r代,劉倩并沒感到兒子的到來給家里增添了多少經濟負擔。生孩子時選擇了順產,產后選擇母乳喂養,基本很少喂奶粉;家里有幾十塊尿布,每天由父母不停地換洗。在劉倩的父母看來,尿不濕又貴又不透氣,遠不如傳統的尿布好用?!啊⑴皇谴蟪鞘欣锏奶赜械陌桑谖覀冞@兒,沒有人去追求那些高檔和名牌,養育孩子是件快樂的事,不是負擔啊?!?/p>
劉倩的夢想是當一名老師,早在大學的時候就考取了教師資格證?!拔矣信笥言诼尻栭_補習班,到時候如果進不了學校工作,我也可以和他一起干,給孩子做補習、培訓什么的,這樣時間也比較寬松,能多帶帶孩子?!薄皩ξ襾碚f,兒子的最大意義就是讓我和老公結束了兩地分居的漂泊,真正地安穩下來了。”
“孩奴”只是自己加給自己的緊箍咒,孩子只要健康、輕松、快樂地成長,便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