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1:吸煙能使人感覺精力充沛和放松
不少煙民說:“每次抽完煙后能讓我感覺到放松,吸煙能讓人集中精力,工作效率更高。”吸煙的感覺果真如此美好嗎?專家的解釋是:其實,不吸煙者在吸入尼古丁時,既感覺不到愉快。又感覺不到放松。而煙民抽完煙后感覺到的愉快和放松感,正是由于吸煙者對尼古丁產生了依賴性。這只是消除了體內缺乏尼古丁的不快感而產生的感覺。對于吸煙者來說,他們已經忘記了什么是真正的完全放松,因為他們害怕體內缺乏尼古丁癥狀。專家強調說:“如果停止吸煙,你將會發現自己不需要依賴香煙來放松或尋找樂趣。”
那么,吸煙真的能讓人集中精力,工作效率更高嗎?專家認為,尼古丁之所以能使煙民感覺更容易集中精力,是因為它通過減輕尼古丁缺乏癥狀(煩躁和焦慮),從而讓煙民把注意力從這些癥狀轉移到其它事情上。事實上,吸煙會導致腦氧流量的減少,降低智力行為。
誤區2:只是少量吸煙,危害應該不大
“我每天只是有限量地抽幾根香煙,所以對身體應該沒什么影響。”這種觀念在不少煙民中頗為流行。
然而專家解釋說。其實這種推論是錯誤的。大量科學研究表明,即使是少量吸煙的人也存在嚴重的危險。例如,每天吸食1~10支香煙的人,患肺癌的可能性是不吸煙者的10倍。權威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300萬人死于與吸煙相關的疾病,相當于每分鐘就有6人死于吸煙。
誤區3:“父母抽煙影響孩子的健康”只是危言聳聽
經常抽煙的父母,孩子咳嗽不斷,這在臨床上很常見。現實生活中,抽煙者的孩子往往比不抽煙者的孩子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及慢性支氣管炎。
專家認為,被動吸煙與主動吸煙有相同效應,如果你吸煙,同時就會危害到你身邊人的身體健康。由于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時期,各器官尚未成熟,易于吸收毒物,損害身體的正常生長。加上兒童生性活潑。自我防御意識特別弱,沒有回避的觀念。接受污染程度相對來說比成人要高。
專家指出,兒童吸二手煙。不僅傷肺更傷腦。這是由于腦細胞代謝旺盛需氧量大,卻不能得到充足氧氣,對于腦細胞的影響比較大,有可能造成大腦發育不全、缺氧,孩子記憶力減退、健忘、失眠、精神不集中等問題。兒童的支氣管發育相對比較稚嫩,容易引起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哮喘等。
“在吸煙的家庭當中,預示著小孩將來也可能成為煙民,”專家說。“如果你停止吸煙,可以降低你的孩子吸煙的可能性。”
誤區4:戒煙太難了,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話語:“我也想戒煙,但是戒煙太難了,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其實,戒煙并不難,也沒有什么特別的竅門,主要還是靠毅力。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以下戒煙建議,不妨可以參照來試試:自己確定一個停止吸煙的日期,并嚴格遵守;停止吸煙者,有些人會出現頭暈眼花、煩躁不安、嗓子疼痛等癥狀。此時不必擔心,因為這些癥狀1~2周內會消失;扔掉你所有的香煙、煙缸、打火機等;多喝水,隨時備上一杯茶水;加強體育運動:利用節約的錢去買特別想要的物品;改變生活習慣,避免經過平時買煙的商店;別把不愉快的事或喜事作為開戒的借口,因為吸了第一支,就會有第二支、第三支;不要為將來擔心,堅信不吸煙對您有好處。
專家指出:“無論你多大年紀或有多少年煙齡,戒煙都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