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奶粉為主食的4個月大女嬰雌激素水平竟達到成年女性水平,出現性早熟癥狀。
家住武漢的三名女嬰,疑因食用同一品牌奶粉,患上“外源性食物引起的性早熟”,4個月大的女嬰不僅乳房已經發育,其雌激素水平竟已達到成年女性的水平。
無獨有偶,江西省奉新縣10個月女嬰、山東省臨沂市8個月女嬰,以及廣東湛江3個月男嬰均出現早熟癥狀,雌激素檢測皆超標。上述嬰患父母均稱小孩自出生就一直喝圣元奶粉。
8月7日,圣元國際發布聲明,稱其產品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違規物質的行為。
8月6日,武漢一位涉事母親鄧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憑借50多年臨床經驗,國內著名小兒外科專家、武漢市兒童醫院教授江澤熙在初步推測是激素引起的性早熟,同時建議鄧女士停止向女兒小菲(化名)喂食涉事奶粉。近一個月后,在未輔以任何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小菲的乳房硬塊變軟了,持續膨脹的狀況有所減緩,陰道炎等并發癥也基本痊愈。
停食奶粉乳房消腫
7月5日,武漢市江夏區的年輕母親鄧女士抱著只有15個月大的女兒小菲來到武漢市兒童醫院就診。鄧女士說,小菲較同齡女嬰瘦小且不長個兒,“我跟她爸爸的身材都算高大的,寶貝一出生有7斤重、50厘米長,醫生都說塊頭大;但一年過去了,不僅體重比同齡人輕,身高也只長了20厘米”,“滿周歲時前來道賀的朋友都以為寶貝剛滿8個月”。
更令全家人憂心忡忡的是,小菲的乳房處有兩個硬核,“以為是腫瘤,趕緊送醫院檢查?!编嚺炕貞浀溃吹叫》泼黠@隆起的乳房,了解孩子的飲食情況后,江澤熙醫生在小菲的診斷書上寫道:檢查雙乳大,外陰充血,建議停服一切奶粉。
鄧女士第二天又去到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做了整套抽血化驗檢查,檢查結果與江教授的預判近乎一致,在醫學上這叫“外源性食物引起的性早熟”。
按照醫囑,鄧女士不再給小菲喂食涉事奶粉,由于嬰忠年齡過小,院方沒有輔以其他藥物配合治療。鄧女士稱,近一個月過去后,小菲的乳房硬塊真的變軟了,持續膨脹的狀況有所減緩,陰道炎等并發癥也基本痊愈,過去常常不肯睡覺、脾氣異常暴躁的情況也有所好轉。
20萬元“封口費”
醫生將疑點指向女嬰們吃的奶粉,商家一邊堅決不承認,另一邊又主動上門與家長商量賠償額度,以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鄧女士向記者稱,7月15日左右,自稱是圣元廠家的三名女工作人員拎著水果到小菲家聲稱以個人名義來看望孩子。其中,一位50多歲被同伴稱作“醫生”的圣元工作人員向鄧女士問了一攬子有關小菲“吃過什么”的提問。
“小孩長這么大主要吃什么?”圣元方面這位“醫生”問道。
“從她出生起到現在,15個月,每天吃的都是圣元的奶粉,半歲之后每天吃一頓米粉,也是圣元牌的?!编嚺看鸬?。
“沒有添加別的輔食嗎?”圣元問。
“吃過雞蛋?!编嚧?。
“雞蛋里頭有激素啊!”圣元回應道。
“雞蛋都是農村家養的土雞下的蛋?!编囌f。
“吃過魚嗎?”圣元再問。
“吃了一點點,非常少。”鄧答。
“魚里頭也有激素啊!”圣元再次回應。
“能吃多少條魚?這么小的孩子,還不會剔刺。”
鄧女士稱,圣元方面隨后又送來了一批玩具慰問小菲及其家人,還要給鄧女士2000元錢“人道主義慰問金”,鄧當即拒絕了,并稱“如果奶粉沒問題,為什么要給我錢?不說2000元,就是20萬也買不到女兒的健康!”
鄧女士稱,對方以為20萬是索要賠償的額度,就聲稱要回去商量。7月30日,圣元方面打來電話詢問20萬元賠償金額是否可以少一點,被鄧女士斷然拒絕。
雙方協商期間,三位自稱是武漢市防疫中心的男子也找過鄧女士,表示要調查此事,“問的那些問題跟圣元問的一模一樣”。臨走前,他們拿走了一罐沒有開封的圣元奶粉,“但至今沒有檢測結果出爐”。
激素催奶大量存在
記者近日采訪獲悉,產品質檢機構一般不受理個人申請,醫院也沒有檢測能力與資質,質監部門則聲稱“無此抽檢項目”。記者查閱最新的我國嬰幼兒奶粉檢測標準中,確實沒有“激素檢測”這一項。這意味著對激素的檢測、監控是目前我國奶粉業的一個監控盲區。
中國奶協常務理事王丁棉表示,兒童性早熟的成因非常復雜,至今并無定論。醫學界也普遍同意這一“成因難定”的說法。
但也有醫學、乳業專家、學者將矛頭指向了奶牛催奶擠奶生產環節。國家乳品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李濤博士近日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透露,奶粉中含激素并非個案,對不孕奶牛注射催奶液追求高出奶率已成行業潛規則。
“我國當前的奶牛飼養方式與傳統不一樣,差別體現在出奶率上。因為奶牛分泌乳汁的多少與身體內的激素含量有關。為追求更高的出奶率,一般就是對奶牛進行肌肉注射。你看奶牛場的工人經常幫奶牛按摩乳房,別以為那是人性化的管理,其實是為了緩解奶牛乳房脹大時所產生的不適感。這跟人類等其他哺乳類動物催奶的原理是一樣的?!崩顫┦拷榻B道。
事實上,激素催奶最早曝光于國外。國際第四大出版商——布拉克威爾出版社的特約作者克倫·道恩指出,人們在喝牛奶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到為奶牛多產奶采取的措施,一年一次的人工授精、流產、注射催乳素……除此之外,美國加州一些奶牛場還給奶牛注射“控孕催乳劑”,使奶牛不懷孕就大量產奶,其產量竟然能夠達到自然產奶量的lO倍之多。人們應當注意的問題是,牛奶中所含大量雌性激素對婦女健康產生的危害,因為過量的雌激素會導致孩子性早熟,男性性功能障礙,及女性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的發生。
近日,記者在慧聰網上找到一則“供應獸藥奶牛專用催奶藥不孕奶牛催奶注射液”信息,注射液的主要成分顯示為“黃體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等”,用途則是“促進奶牛泌乳器官發育,誘導不孕奶牛泌乳等”。
制作工藝成幫兇
在奶牛養殖模式上,國際上確實存有兩種形態。美國采取圈養模式,而且根據該國相關法規,允許在養殖過程中,在一定情況下使用激素;新西蘭國家養殖奶牛,在繁育配種階段,也會注射激素;歐盟則不允許使用激素,并采用放養模式。我國在奶牛的養殖模式上也采用美式圈養,故也會使用到激素。
乳制品行業近十年來的超常規高速發展,打破了奶牛養殖業與乳制品加工業之間的天然平衡——為追求奶牛更多泌乳,以致“激素催奶”大量存在。
多位乳業專家初步推測,乙烯雌酚(DES)等激素不排除在奶牛養殖環節進入牛體,導致原奶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脂類物質),并傳遞到奶粉、液態奶等下游乳制品產品中。這意味著奶粉疑致嬰兒早熟很可能并非個案。
奶牛為何要攝入DES?該雌激素又是如何進入奶粉的?激素奶粉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三聚氰胺?帶著一系列問題,記者展開了進一步調查。
國家乳品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李濤博士告訴記者,外源性激素的種類很多,其中與此次事件最相關的激素是DES。“這種激素屬親脂性激素,完全可在乳牛機體的性腺和腎上腺皮質等器官合成,并隨乳汁與膽固醇、乳脂肪進入乳中?!?/p>
李濤介紹,目前我國奶粉的制作工藝多采用多段高壓噴霧技術,該技術為增強雌激素的活動能力創造了條件。據介紹,經過高溫處理(噴霧干燥)后的含巰基鉬化合物,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鉬酸,為受體結合創造條件。實際上,雌激素就是結合在胞內受體上的激素,它與受體結合后,能使受體蛋白的構象發生改變,最終構成性器官提前發育。
李濤指出,嬰兒奶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在沒有氮氣保護的情況下,奶粉的過氧化值增大也會造成雌激素活動能力增強,進而改變受體蛋白的構象,導致性早熟。
李濤認為,利用熒光分析法和紅外光譜法可測出奶粉中是否含有DES或其他雌激素。
8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表示,衛生部已關注奶粉疑致女嬰性早熟報道。但目前仍沒有權威檢測部門公布相關抽檢報告。
超速發展后遺癥
中國奶業協會顧問王懷寶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我國奶業近十年超常規高速發展,在世界上前所未有,“每年增長30%左右,內蒙古更是達到40%。從1949年的12萬頭奶牛、20萬噸奶起步,已經發展到今天的1300萬頭奶牛、3650萬噸奶的規模,增長均超過i00倍。”
產量劇增的背后,卻是失衡的奶源價值鏈。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所原所長呂政教授指出,我國原奶80%來自于散戶,奶源分散、規模小、標準化欠缺,與高度集約化的乳品加工業極不匹配。而“公司+農戶或公司+奶站+農-戶”訂單模式又致使我國奶業產業鏈各環的利益關系相互割裂。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專家委員會主任蔣建平說,我國奶業價值鏈上的農、工、商利益之比為1:3:6。
“絕大部分奶牛飼養戶出于降低成本考慮,已轉為喂養合成飼料,催情素、卵巢素等激素也常被用來進行催產?!敝袊闃I資深專家王丁棉透露,10年前一頭母牛一天最多產奶20公斤,而今在催奶飼料或藥物輔助的情況下,一頭母牛一天產奶可達近百公斤。
或牽連進口奶源
曾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主角之一的圣元國際,在旗下圣元優聰8個批次的產品中測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其奶源來自我國內蒙古和河北。據圣元國際新聞發言人張從玖稱,“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公司全部改用進口奶源,“大部分從新西蘭進口”。
如果圣元方面所指情況屬實的話,那么意味著陷入“激素門”風波的原奶范圍將隨之擴大。
王丁棉介紹說,在奶牛養殖模式上,國際上確實存有兩種形態?!懊绹扇∪︷B模式,而且根據該國相關法規,允許在養殖過程中,在一定情況下使用激素;新西蘭國家養殖奶牛,在繁育配種階段,也會注射激素;歐盟則不允許使用激素,并采用放養模式?!?/p>
王丁棉稱,我國在奶牛的養殖模式上也采用美式圈養,故也會使用到激素。他同時指出,在發達國家,對奶粉成品中的激素殘留等,會有嚴格的規定。而我國目前對激素在奶粉中的殘留量卻沒有相關規定,也沒有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