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位于平山縣唐家會村的省局館戰備后庫,經三年多的改造、近一年的重啟與運行,終于迎來了她的首期縣局長同志培訓班。改造、建設和重啟戰備后庫,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使這里在成為河北省檔案局館保管國家檔案的重要基地的同時,把這里建設成為對全省檔案系統干部進行教育培訓的重要基地。上午,連婷局長從什么時候有后庫、什么時候停止了后庫、什么時候又改造啟動后庫,一直到今天,引申出“發展”這個道理,結合全省檔案工作的形勢,作了一個很好的動員報告。在此,我代表省局,對不遠百里甚至千里,來到后庫接受培訓的同志們,再次表示熱烈的歡迎!
沒有發展,就沒有當年的后庫;沒有改革開放和新的發展需要,當年不會離開后庫;同理,適應檔案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新需要,省局重啟又建了這個新的后庫。后庫,作為對全省檔案系統的干部進行教育培訓的重要基地,可說是全省檔案干部的一個共同家園。昨天,在這個共同的家園里,召開了各市局長工作匯報會,我重點談了兩點:一是,“兩個翻番”已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與共舉,這一局面的出現來之不易,經驗寶貴,影響將是深遠的;二是,狠抓兩頭,猛促中間,全力推進“兩個翻番”向縱深發展。今天在培訓班上與大家見面,有幾句看家的話,跟大家說說,感到也是必要的。
第一句話:什么叫檔案?什么叫檔案工作?第二句話:什么叫檔案事業?什么叫檔案事業發展?第三句話:什么叫檔案事業發展的歷史機遇?第四句話:什么是檔案和檔案工作的最高原則和根本目的?在座的同志,有的是學檔案的,有的可能做檔案工作的時間比較長了,有很好的經驗和心得,但大多數是新做檔案工作的同志。我不知作為省局的主要負責同志,在這里,說出這么四句話,誰能回答好?值得不值得我們終身的去研究和破解它?但我認為,是值得的。
自己提出來的問題,用自己的話來回答,講出來很簡單。可這是我經過了三年多的學習研究與思索,才會說這幾句簡單的話的。如大家聽著有道理,就作為參考帶回去。在我看來,所謂檔案,摳來摳去,無非十個字:“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所謂檔案工作,無非四句話,簡化一下,叫做:“記、傳、服、造”,也就是“記錄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社會、造福人民”。我理解王剛同志的這個精辟概括,每句話的頭一個字均是動詞,全是勞動、工作之意。檔案是檔案,檔案工作是檔案工作,二者不能簡單的混為一談;但二者又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甚至在一個根本點上密不可分、可劃等號的。這個等號叫做:檔案和檔案工作的最高原則和根本目的都是利用。說檔案事業發展,有很多內容,但作為發展性的標志,有兩大內容可說是恒久的:一是檔案數量的增長;二是檔案館面積的擴大。檔案,它“價值無形、大用無疆”,檔案的增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館的面積的擴大,直接提升的是檔案館的公共服務功能。我希望同志們,能從這兩大恒久上,理解“檔案事業”問題,理解“檔案事業發展”問題。檔案資源建設落后,是制約傳統檔案館向公共檔案館轉型的關鍵;檔案館建設落后,是制約傳統檔案館無法向公共檔案館轉型的根本。作為21世紀現代的人們,我們做檔案工作的同志們,我們省局長、市局長、縣局長們,應當有這個認識,從而在推進全省檔案事業的發展上,產生一種更高的自覺。不是嗎?如果再想深點,講發展也好,講科學發展也好,發展,說到底,是由需求決定的,是由利益驅使的,是由人來完成的,發展的成果由人來享用的。檔案和檔案工作的地位的高低,檔案事業的發展如何,也是由需求決定的。決定檔案事業發展的需求,來自于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叫“資政”,一個方面叫“惠民”。當你深刻地洞察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河北,我們所在的縣,我們所處的市,檔案事業50多年走過的路,你會發現,黨委、政府對檔案的需求,確實是隨著工作重心的轉移而轉移的;而社會公眾對檔案的需求,確實是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長的。至于什么叫檔案事業發展的歷史機遇?回答只是一句話:現在我們正處于河北省檔案事業發展的歷史機遇之中。從國家來看,有支持國家檔案館建設的強大政策動力等;從全省來看,有三年大變樣的強勁東風等;從我們省、市、縣三級檔案部門來看,有已經形成的“兩個翻番”的共識與共舉等。太多的話我就不講了,衷心地祝愿同志們在后庫學習、工作、生活好,在你們方便的時候,多來咱們平山縣戰備后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