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扁王》反英雄的視覺盛宴
崔斯坦
稱霸北美票房的電影《海扁王》(Kick-Ass),根據馬克#8226;米勒的漫畫改編,光看片名就能感覺到一股撲面而來的痞氣,港臺地區的其他譯名《勁揪俠》、《超屌俠》,也顯得放蕩不羈,而影片的內容更是因為包含了大量的粗口、性笑話以及血腥暴力場面,在北美被定為R(限制)級影片上映。經典港片的“盡皆過火、盡皆癲狂”、日式邪典影片(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爭議性,通常是低成本制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里暴力的滑稽與瘋狂,在《海扁王》中被發揮到了極致。最難得的是,雖然這部影片完全算不上大師神作,但多數人看了之后都有推薦的沖動。
乍看之下,《海扁王》的情節很簡單,一個正在青春期的男孩,不斷做著“蜘蛛俠”式的英雄夢,因為不滿各種惡行而網購了一身裝備,低調地走上“俠”的道路;但隨著劇情的推進,不難發現,影片所講述的恰恰是一個反英雄的故事,小說、漫畫和電影里常見的奇跡根本沒有發生在這個普通的男孩身上,英雄的白日夢更在后來變成了現實的夢魘。所有曾經的“俠”和“王”在結尾都重返日常生活,這一點上的不落俗套為影片拉攏觀眾打下了牢固的心理基礎。
而在暴力方面,影片無疑給那些有特殊愛好的觀眾獻上了一道視覺大餐,曾和蓋#8226;里奇搭檔過的導演馬修#8226;沃恩充分吸收了原著漫畫的精華,并在銀幕上把各種指標加以升級。在“某某俠”類型影片里,不管制作費用多龐大、陣容多耀眼,大俠們的英雄氣概和心路歷程才是刻畫重點,而《海扁王》則花了大量的鏡頭展現動作、打斗的部分,場面極盡兇殘之能事——背后一刀直刺心臟、橫掃切斷小腿、工業用微波爐血爆肉身等鏡頭都令人腎上腺素含量劇增,足以讓所謂的動作大片相形見絀。
最妙的是,一如影片的反英雄,《海扁王》所呈現的暴力,在本質上也是對暴力的消解,輕口味的影迷絕對可以放心選用。沒有痛苦的呻吟,也不見傷口的特寫,除了動作場面的鏡頭處理帶有強烈的游戲感之外,上文提及的血腥場面大都發生在色調極其明亮的環境下,比如檸檬黃的壁紙配鮮紅的血柱,再比如反角身著給人熱情和溫暖之感的橙色道袍,這些都讓觀者不僅很難心生恐怖之感,而且覺得滑稽有趣。而最后大決戰開始之前,畫面外居然出現熟悉的口哨,在如此歡樂的音樂中進行廝殺,著實令人有種哭笑不得的酣暢之感。
另外,身為一部限制級影片,《海扁王》也有些太過純潔美好了。影片的主要暴力實施者,竟然是一個只有11歲的貌美小“蘿莉”,在父親的培訓下變成身手利落的殺人高手。看她一頭紫色的假發、一身黑色戰袍出現在銀幕之上,稚氣未脫卻要拼命耍狠,鏡頭從中景拉近,還要拽拽地說一聲“我是誰?超殺女!” 簡直讓人忍不住想沖進去揪她一把,或者捧起她的小臉蛋親上一口。
事實上,這個角色的設置太過討好,說大部分觀眾都是因為喜歡她而瘋狂地喜歡這部電影也不為過,只要有她出現的部分,畫面都顯得生動許多。惟一的遺憾是,片尾她在橫掃千軍之后被大反派用槍指著,導演仍然沒有逃脫男主角拯救世界的俗套,讓山寨英雄“海扁王”擔起了真正英雄的角色。在女權主義者看來,在這個節骨眼上鬧這種幺蛾子,真是泄氣。
最后,本片的額外驚喜是尼古拉斯#8226;凱奇。凱奇大叔近年來真沒少接爛片,以至于不少人已經把他有無參演作為衡量影片可看與否的重要標準,幸好《海扁王》沒有淪為其中一部,并且足以成為強有力的反例。他在片中飾演小“蘿莉”的父親兼教練,帥氣飄逸的勁頭不復當年,但他對角色“大老爹”的拿捏準確,前大半段酷辣有型,最后關頭不失溫情,實在是銀幕上不可多得的另類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