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 Jacobs
生活實驗家
絕大多數情況下,人的一生只有一種活法,隨波逐流也好,乘風破浪也罷,生活習慣和處事方式都很難改變。所謂“換種活法試試”這種話,多半都出現在成功學講座和酒局上,當不得真——美國人A.J. Jacobs除外。他真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有了種種他想要的活法,每一天都充滿全新的挑戰。可以說,Jacobs的人生,就是一場接一場的實驗。
與他知名男性時尚雜志《Esquire》高級編輯身份不符的是,乍看上去, Jacobs只是個再普通不過的美國中產階級中年男子,短發、微胖,戴副眼鏡的臉上堆著審慎的微笑,一點也不顯眼。
32歲時,他發現自己已然不似年輕時一般富有激情、樂于求知,于是他開始效仿蕭伯納,通讀《大英百科全書》。在讀完總共32冊、33000頁、4400萬個單詞解釋后,Jacbos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無所不知:為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而不懈努力》(《大英百科全書》重128磅,《無所不知》重1.4磅),并出其不意地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常客,獲得《時代》周刊的重點推薦。
在這本書里,Jacobs把他覺得好玩的單詞一一拎出來加以評論,見縫插針地把自己的個人問題放進書中與讀者討論。他醉心于把自己生活中的細枝末節,比如要不要生孩子或加入門薩協會,與寫作本身聯系起來。
《無所不知》成功后,Jacobs開始了一連串新實驗。如果說《無所不知》更多側重于分享與評論,那么他的第二本書《像圣經一樣生活》更像是一部紀錄片,原汁原味地記錄下他嚴格依照《圣經》的清規戒律生活一年的所有細節。在這一年里,他所遵循的,除了傳統的十誡之外,還有一些讓人看了啼笑皆非的規矩,比如不穿混合纖維衣服、不刮胡子、用石頭砸通奸者。這些都不是最難的部分。《圣經》不允許人欺騙和八卦,Jacobs坦承:“我是個生活在紐約的記者,這對我來說太難了。”
《像圣經一樣生活》也成了暢銷書,Jacobs幽默風趣的描述令讀者將它當成一部喜劇作品,好萊塢也買下了這本書的版權,意欲改編成電影。但這本書的寫作對他造成的最大影響,是使他成了一個原教旨主義的批判者。在嚴格遵循《圣經》陳腐守舊的規定整整一年后,Jacobs說:“拘泥于字面意思,顯然不是信仰宗教的最好方式。”
他的第三本書《我的實驗式生活:小白鼠日記》更把自己的生活體驗巨細靡遺地記錄下來。全書分為9章,每一章都描寫了他在1個月里體驗的一種新生活。書中有些內容是他之前就在雜志上發表過的文章,比如為《Esquire》寫的《外包生活》——他將自己的一切事務,包括處理工作、訂票、給孩子念睡前故事,甚至和老婆吵架,都外包給了印度的兩家網絡助理公司,用親身經歷證實了“世界是平的”。他又用一個月嘗試活得絕對坦誠,“我想你很胖”這樣的話隨時沖口而出,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只說真話,即使因此冒犯別人。還有些章節則記錄了他這些年突發奇想進行實驗的生活方式:比如做一個完美丈夫,對妻子說的一切都言聽計從;替自己的保姆在網絡上征婚,樂此不疲地設計各種環節并且一一實施;試圖扮成一個女人,以女人的角度去揣摩生活細節,觀察世界;最酷的是裝成電影明星,去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體驗一把自我急速膨脹的虛無感;或者扮演“宅男”,完全依靠手機和Facebook與外界交流……
早年曾于布朗大學攻讀哲學的Jacobs覺得,當代已然沒有真正的哲學家。他喜歡用顛覆和解構的方式來消解所謂的崇高與深奧,一次次嘗試新活法,對他來說既是新奇的挑戰,也是對生存意義的探尋。任何一種極端的生活方式,都有其荒謬性,但真正實行起來,卻也能反射出平凡生活的某些局限。無論如何,Jacobs聲稱,他現在過得更快樂了。而他正在寫的第四本書《世界上最健康的人》,旨在記錄其窮盡人世間一切努力令自己的身體機能更為健康的嘗試,借此探尋 “健康”的真正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