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
美味的“雞肋”
滿囤兒
按照呂克#8226;貝松當初許下的“一生只拍10部電影”的諾言,《阿黛拉的非凡冒險》似乎是不該生同的“私生子”——算起來,這是他的第12部電影了。
20多年前已被譽為“編、導、制、演、剪全才”的呂克#8226;貝松,在這部最新的導演作品中還能保證其獨一無二嗎?很顯然,在熟悉他早期作品的粉絲們看來,本片不僅是雞肋,還是個“雞肋拼盤”——集合了《奪寶奇兵》、《哈里#8226;波特》和《木乃伊》的法式拼盤;但對于不熟悉他的普通觀眾而言,本片強大的娛樂效果和極具魔幻意味的視聽體驗,絕對值回票價。
在呂克#8226;貝松的早期作品中,盡管每一部的主人公在身份和性別上都有很大的區別,題材更是多種多樣,但影片關注的始終是這個人(或這幾個人)對自身存在意義的思索和追求。《碧海藍天》里的兩個潛水運動員通過不停地打破潛水紀錄來追尋自身價值,只是性格的不同導致了二人選擇以不同的方式來實現;《尼基塔》中的女殺手和《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男殺手,因其成為殺手的原因和經歷均不相同,最后自我價值的實現也完全不同:主動成為冷血殺手的萊昂選擇了熱血一把,為救人而犧牲;被動成為殺手的叛逆少女尼基塔則選擇了突然消失,甩給人們的只有一張冷冷的留言。同時主演了科幻片《第五元素》和戰爭片《圣女貞德》的米拉#8226;喬沃維奇則完成了女性在兩個特殊背景下的自我認知過程。這些角色不斷地做出選擇,有些選擇看似和他們的個性相悖,卻又都在情理之中——只有不斷地改變自我,才能實現對自我價值的追求。從這個角度看,呂克#8226;貝松的影片“賣相”向來商業,骨子里卻是相當人文的。
直到第10部導演作品《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呂克#8226;貝松仍舊堅持著這種追求。可是在“10部約定”結束后,從《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2》開始,到現在的《阿黛拉的非凡冒險》,他的作品不僅外在形式上完全商業化,連內在追求也明顯走向商業電影的模式,缺乏考究。呂克#8226;貝松的文藝眼光可能下降了,商業眼光卻絕對提升了——多部監制作品的大賣使得呂克#8226;貝松對主流觀眾的口味了如指掌。
女冒險家阿黛拉在走上銀幕之前,是雅克#8226;塔蒂筆下的漫畫角色,漫畫原著以諷刺時事而聞名,幾乎每個法國人心中都有一個鮮活的阿黛拉。如何讓觀眾接受自己塑造的傳奇女冒險家,對呂克#8226;貝松來說并非易事。不過,《阿黛拉的非凡冒險》從故事改編、人物設定、演員甄選等先期環節,到畫面表現、背景配樂等后期工序,都顯示出了其對電影流水線的純熟掌控。雖說阿黛拉沒有尋找自身存在價值,也沒有發生個性成長,但該角色一出場便帶出的強烈個性和獨特氣質,已經足以讓大部分觀眾滿意了。
要說呂克#8226;貝松給魔幻冒險片帶來了什么新鮮元素的話,法式喜劇應該算是最閃光的一點。雖然他導演的作品中沒有喜劇片,但在他編劇和制片的作品中,卻有很多在類型片中融入大量喜劇元素的嘗試。最典型的就是《出租車》系列的后兩部。從《阿黛拉的非凡冒險》幾位配角那里,可以充分體會到法國演員在喜劇表演上的獨有魅力。那個總是收緊嘴唇、脖子從來不扭動的督察相當可愛,而一級一級削減的破案時限更是一場絕妙的冷嘲。
對于普通觀眾而言,《阿黛拉的非凡冒險》盡管缺少了呂克#8226;貝松一貫的深層追求,也遠未將漫畫原著的奇幻元素發揮到極致,但其沒有邏輯硬傷的魔幻冒險、輕松有趣的法式幽默、個性鮮明的主人公、與真人場景流暢接合的CGI,在呂克#8226;貝松嫻熟的組裝下,仍可謂看點滿滿、輕松有趣。
《深海探奇》(OceanWorld 3D)
導演: 讓-賈克#8226;曼德羅
主演: 瑪麗昂#8226;歌迪亞 等
劇情: 海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生態系統,有著難以計數的偉大生物體。影片將帶領所有觀眾展開一場瑰麗的海底世界之旅。
危情諜戰(Knight and Day)
導演: 詹姆斯#8226;曼高德
主演: 湯姆#8226;克魯斯 卡梅隆#8226;迪亞茨 彼得#8226;薩斯加德 等
劇情: 卡梅隆#8226;迪亞茨飾演的單身女人在機場邂逅了湯姆#8226;克魯斯飾演的特工,沒想到從此她的生活就被卷入了無盡的危險和暴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