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就是生意,稱動漫為產業,那就要問問,我們賣的是什么?”
27比1,是2009年中國動漫電影的“出線”比例。喜羊羊的成功讓中國動漫業界看到了一絲希望,但更多在市場上湮沒的動漫產品又讓人扼腕不已。
2010年政府加大了對動漫產業的扶持力度。7月8日至7月12日在上海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動漫游戲博覽會暨2010卡通總動員”(以下簡稱2010 CCG EXPO)上,涌動的人潮似乎也昭示著中國動漫市場的巨大需求。然而,表象的繁榮不能掩蓋動漫業的現實問題:產品產出有限,動漫企業普遍遭遇發展瓶頸,營收下降,資金困難。
動漫產業剛起步
《人在途》中,綽號“灰太狼”的李成功一開場就直呼“造孽”——全國動漫市場的火爆并沒有給他帶來銷售佳績。看到此處,只怕有相似遭遇的動漫企業要同聲一哭了。
喜羊羊系列動畫影片的橫空出世,讓蹣跚多年的中國動漫市場再次紅火起來。制作不算精良,出身并非名門,然而即便如此,鋪天蓋地的“喜羊羊”和“灰太狼”還是俘獲了萬千童心。
喜羊羊的一枝獨秀有人說是意外,有人說是中國動漫希望所在。但不管怎樣,喜羊羊系列成功運作的確引發了動漫業界更審慎的思考與探索。
27:1,廣東省電影公司總經理趙軍在CCG EXPO上透露,27部動漫電影尋找院線放映,卻只有喜羊羊系列成功出線。難道另外的26部竟是如此不堪嗎?
“動漫產業的生命力來源于創新,然而在我看來,創新就是要創造購買力。如果走向市場,卻不能創造購買力,就不是創新。27比1說明中國動漫需要找到市場規律。”
趙軍分析認為,不是所有動漫都能產生品牌,不是所有動漫影片都能夠走向市場。喜羊羊系列的成功在于它找到了市場規律,找準了市場定位。在此之前,中國還沒有一部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動畫影片。
“最初的喜羊羊動畫片也曾面臨深度危機,SMG的注資為其帶來新生命力。從機會上來說,SMG、優揚傳媒都是國內的頂尖運營團隊與資源平臺,助力必不可少。” 上海漫唐堂執行董事劉輝表示。
以《阿童木》為例,趙軍認為,其他26部影片敗就敗在了營銷上。“《阿童木》的投資規模相當大,而其所寄望的目標人群有中學生、大學生甚至成人,沒有清晰定位,沒有找準動漫的規律。”
作為喜羊羊影片營銷直接策劃方之一,上海炫動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在談到喜羊羊案例時,不僅強調“定位明確是關鍵所在”,更強調其深度立體營銷理念。從劇本的創作到影片的宣傳發行,從檔期的確定到衍生產品開發,一條無形的動漫產業價值鏈,讓其價值得到全方位釋放。
“產業就是生意,稱動漫為產業,那就要問問,我們賣的是什么?”動漫投融資論壇上,這個論題一經上海世紀華創文化形象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劍拋出,就引來與會嘉賓爭議。
孫劍認為,動畫片本身是文藝作品,有了動畫片就有產業是個誤區。很多動漫形象如HalloKitty其實是品牌運作,與耐克等無異。
劉輝則表示,動漫是精神產業,一定要依靠成熟的傳統產業,利用其他行業成熟的營銷渠道(電影院線、玩具、服裝等衍生都是渠道)獲得贏利空間。
中國美術學院傳媒與動畫學院常務副院長林超則干脆表示“動漫產業”的提法是個偽命題。
“動漫產品的消費屬于精神層面的消費,就此而言,好的產品和消費市場很重要,而加強運營體系完善和形成獨特的商業模式則更重要。”對于產業的理解,上海炫動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楊文艷表示:“產業應具有一定的規模,市場要有廣度,跨區域、跨行業形成產業鏈。至于賣什么,不同的端口,分工不同。中國動漫產業正處在從行業向產業發展的起步階段,動漫的生產制作發行等規模初步成形。”
動漫如何賺錢
“從風險投資的角度去看,動漫產業是紅海還是藍海,每個人看法不一樣。”盛大游戲副總裁、18基金合伙人左玉龍表示,投資動漫,要研究是否有衍生型題材,如果沒有衍生型題材,失敗的幾率就比較高。
“投動漫也要看投什么,是投影片還是投公司,這二者的成本和風險都是不一樣的。”聯想投資首席管理顧問夏表示,他們雖然已投資了水晶石、維塔士等公司,但內容方面還在觀察,尚無投資意向,“如果國內能出現像福克斯這樣的公司,公司形態具有汲取外圍資源的能量,成為凝聚市場能量的實體,對投資人來說,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參加CCG EXPO動漫投融資論壇的幾家風險投資方,紛紛強調應建立動漫產業內容和渠道的良性體系。他們認為,內容需要渠道,但目前動漫產業鏈還不成熟,渠道也不通暢。
夏分析認為,一部動漫作品大致有院線和電視臺兩條路線可走,而目前這兩條路線都不太成熟。前者重心在內容,因為票房是硬指標,然而收益上,以何種成熟的商業規則來保障投資回報還需探討。后者則與電視臺的采購和廣告的銷售關系緊密,僅靠電視臺的播放能帶來多少收益,是否需要衍生產品的開發值得思考。
“光靠動漫本身是不可能盈利的,動漫內容在中國并不具備良好的商品特性,因為沒有出價合適的買家。”劉輝表示。
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一分鐘的動畫節目制作成本少則幾千,多則上萬元,但一分鐘的播出費基本上不超過100元錢,甚至有播放平臺空手套白狼的情況。
“中國動漫產業發展,最不是問題的就是資金。最大的問題在于健康發展模式和良性市場環境的缺失。”楊文艷認為,商業模式尚未定型,大家都在嘗試不同的方法解決經營發展的困難。而盜版對動漫這個創意產業而言,傷害是致命的。
動漫市場著力點
“中國動漫需要中國式的奇思妙想。” 楊文艷認為,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動漫的發展:一是技術,技術不是判定一部作品好壞最重要的因素,技術的作用是在好的內容之上提升受眾的體驗和感受,否則只能增加視覺疲勞。3D亦不例外,它只是可供選擇的路徑之一,但也要看到它對技術呈現、資金消耗和市場消費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二是原創性,現在市場上的動漫產品多為中國制造或加工而非中國原創。“只有尋找到中國式的奇思妙想,才能形成中國風格的品牌和特色動漫。”
基于這個理念,致力于動漫作品原創制作、動漫多媒體傳播以及各類衍生品開發銷售的炫動公司,將其市場切分成動漫消費市場和兒童市場兩部分。前者傾向娛樂消費體驗,著力動漫明星戰略,形成平臺效應和商業價值;后者傾向教育和體驗服務項目,為此將致力打造最好的動畫頻道,掌握平臺傳播的制高點。
楊文艷對中國動漫市場的前景相當看好:“動漫市場已經焐熱,業內外的參與度很高,從業人數和消費規模都有擴大,資本市場也十分看好,已經有動漫公司走進資本市場。國家在政策上也大力扶持,炫動公司也有通過上市步入資本市場的打算。預計未來3-5年,中國動漫市場將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中國動漫產業發展,最大的問題在于健康發展模式和良性市場環境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