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納悶,為什么從《鐵蝴蝶》《一剪梅》到《大丫寰》《鎖清秋》,這些明顯帶著刻意編撰與舊式價值觀的年代劇始終有著強大的收視市場?
現在這部由《富貴在天》更名而來的《愛你一生不后悔》又是明證。復雜的矛盾沖突——富家千金頃刻之間遭遇家毀、亡夫、亡父、丟子等種種變故;交織的人物關系——同母異父、仇家結親、遇人不淑,緣份錯位;糾結的情感架構——一個女人如何面對前夫有情、后夫有義的兩難境地;陳舊卻閃光的價值取向——報恩、“沖喜”“春蠶到死絲方盡”……當這一串串錯位的人與事交織在a一起, 催人淚下的力量固然不及20年前那個相對封閉的大環境下強烈,但也真的令人糾結不已。
年代劇中一般都會有一個端莊賢淑卻小姐身子丫環命的女一號,諸如本劇中的卓曼君,具有一切盡可想象與期待的傳統美德,她總是一路波折,但總會有人幫助她,愛上她。
劇中當然更少不了一股壞到家的反面力量,如本劇中的佟富貴,并且往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壞蛋的兒子也是歪歪腸子,一肚子的壞主意。這樣一來,兩代人的對手戲都齊了。
要說糾結或者催淚,臺灣編劇是高手,編劇鄧月嬌就讓本劇做到了每個人物都沒有浪費,人人都催生出強有力的推力,仿佛畫出樹干后的開枝散葉,讓每一個小樹枝都盡量與大樹產生關聯,最后編織了一個又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多重三角關系。由于技法巧妙,故而整棵大樹只有繽紛,沒有零亂。
敘事技巧之外,我仍然忍不住要說,將一個簡單的故事復雜化、沖突化,這無可厚非,但所動用的殘酷手段終歸會讓觀眾見多不怪。但是,正如趙寶剛導演所言,話題式敘事方式是為傳統故事糾結復雜化開拓了另一種講故事的可能性——這才高明。
而時下各大影視公司都在鬧劇本荒,于是大家都紛紛傾向于“重”口味,慘就慘到家,悲就悲到頭,癡情就癡情至死,陰謀就陰謀到令人發指!編纂無極限,演繹也往“狠”里演。就像本劇專門起用了《悠悠寸草心》中“苦情后母”扮演者白珊與憑借《新白娘子傳奇》許仙一角大熱的葉童——一正一邪,兩種不同氣質的濃烈情誼擺在一個傳統而優秀的男人面前,剩下的陰差陽錯,就全是命運的捉弄了。
本劇口味是夠重了,濃度烈度也有,但也因此,多了些許糾結,卻少了一些與現代觀眾的親近,少了一些關照現代人的情懷。 命運多舛的故事,因此遠遠地成為故事里的事,那個時代的事,而不是對周遭身邊有任何借鑒與啟示意義的事。
當然,也許是因為我與觀眾一樣口味變得越來越貪婪,也許年代劇創作者們壓根就沒想過要在年代劇與現代人審美之間做點什么調和,他們會理直氣壯地說:本來年代劇,要的就是讓你難受,如果你已感受到糾結,那就OK了。
那么,就讓年代劇繼續這樣按套路上路好了,而我則繼續保有對年代劇不按常理出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