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通天塔》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
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是最近十年新崛起的導演,被稱為“多線索敘事”的專家,能夠把表面看起來千絲萬縷毫無關系的人與事通過影片的進展聯系在一起。導演風格自然而深刻,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并重。
2000年執導《愛情是狗娘》獲得戛納電影節影評人周大獎,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
2002年執導《911事件簿》其中一個單元(影片為11位導演合拍,以911事件為題,各拍一部11分鐘9秒的短片)
2003年執導《靈魂21克》,男主演西恩·潘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2005年執導《九條命》
2006年執導《通天塔》獲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獎
今年12月31日,好萊塢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的最新作品《美錯》(Biutiful)將由電影發行公司路邊吸引力(Roadside Attractions)和里德娛樂(Liddell Entertainment)聯合推出。此前,伊納里多執導的所有影片,幾乎都由吉勒莫·阿里加(Guillermo Arriaga)擔任編劇。但這次伊納里多舍“御用編劇”而親自主筆,創作了影片《美錯》的劇本初稿。
在影片中,曾經憑借《老無所依》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的西班牙男星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扮演的男主人公烏克斯·鮑爾生活在巴塞羅那。他是一位慈祥的父親,是一位充滿激情的戀人,也是一位不知所措的兒子,更是一個從事著非法毒品交易的商人。當他得知自己身患癌癥已經時日不多時,他陷入了沉痛的思考和掙扎……
《好萊塢報道》:你以往的作品,像《21克》(21 Grams)、《通天塔》(Babel)等,都以多線性敘述、結構巧妙和群戲而著稱,而這次的《美錯》卻一改以往的習慣,采用直線型的敘述方式,整部影片的焦點角色也只有一個。因此,當《美錯》在戛納電影節上首映時,不少觀眾都感到非常驚詫。這次為什么改變了導演和拍攝手法?
伊納里多:我想可能是因為我有些厭倦了,對過去常用的那種敘述方式和拍攝手法有些厭倦,這很危險,因為這樣下去一旦形成思維定勢,就難以有所創新和突破了,而且,無懸念的電影也容易引起觀眾審美疲勞。所以,我就嘗試采用直線型的敘述方式來拍攝這部影片,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挑戰。而且,我覺得這種化繁為簡、返璞歸真的表現手法更緊張真實,也更直指人心。
《好萊塢報道》:正如你所說,《美錯》講述的是一個直線型簡單明了的故事。這部影片和你以往的作品有什么相似之處嗎?
伊納里多:這是一部截然不同的電影。我認為它是我拍攝的所有電影中最富情感、最具詩意和哲學意味的一部。“我們死后會去向何方?”對于這個問題,我嘗試著用攝像機、光線和影像來作答,用鏡頭來展現和理解我們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過程。我覺得離死亡越近,人就會變得越睿智,就會越追求改變,進行另一種意義上的自我拯救。我之所以會這樣認為,是因為我訪問了許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并用攝像機記錄下了那些生死時刻。正是這種真實,這種普遍的共鳴,才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劇情,與主人公感同身受。在我以往的作品中,我從來沒有達到這種境界。
《好萊塢報道》:這部影片的劇本也非常精彩,你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伊納里多:寫劇本的時候,我腦子里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故事架構:男主人公的內心充滿矛盾,在奮力掙扎,而現實生活卻與他的期望背道而馳。于是,他不得不在精神力量的支撐下與現實抗爭。這是我第一次在電影中運用超自然元素。
《好萊塢報道》:為什么把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在巴塞羅那?可以換成其他大城市嗎?
伊納里多:我覺得這個故事在歐洲任何一個城市都可能發生,因為受外來移民影響,這些城市的政治環境都發生了相似的變化。這些外來移民、這些生活在貧民窟的人們總是被社會遺忘,好似根本不存在一樣。不過,當與他們接觸之后,我發現他們是如此與眾不同,如此有趣。于是,我就忍不住想讓他們也融入我的故事之中,成為故事的一部分,而非僅僅是背景而已。而且,這種融入是原汁原味的融入,不作任何修飾或者刪減。當然,不只在歐洲,世界許許多多地方都生活著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移民。
記者:你曾花費很多時間親自調查移民生活狀況嗎?
伊納里多:我讀過大量由記者采訪整理的有關移民生活狀況的第一手資料,觀察過華人社區,訪問過許多塞內加爾移民,并和他們共同相處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和他們聊天,聽他們講自己的親身經歷,了解他們對生活的看法。我喜歡調查挖掘,喜歡把從中獲得的現實感按照需要應用在電影中。
《好萊塢報道》:影片中有很多街景,其中的路人是臨時演員還是真實的路人?
伊納里多:兼而有之。影片中有一些涉及暴力的鏡頭,非常危險,所以這些時候我就得花錢請一些臨時演員。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路人都是花錢請來的臨時演員,預算不允許。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就開著攝像機,在街上即時拍攝,這很有趣,因為天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
《好萊塢報道》:從一開始你就想讓賈維爾·巴登擔任主演嗎?
伊納里多:這部影片是為賈維爾寫的,簡直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的。
《好萊塢報道》:盡管賈維爾·巴登憑借《美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但美國的電影發行公司一開始卻不愿意購買這部影片。為什么會這樣?
伊納里多:整體來說,這部影片在全球的銷售情況都非常好,唯獨在美國受到了冷遇。對此,我真的很難過。美國人現在患上了一種恐懼癥,害怕也無力應對那些他們忌諱的敏感問題。在這部影片中,生活在貧民窟的移民們為脫離生活的苦難,想方設法與現實抗爭。這至少為觀眾提供了看待問題的不同角度和方法。有的電影會開誠布公,直面一些有關真實自我的東西;有的電影則會脫離現實,使我們游離于對現實的正確認知之外。一開始,他們不愿美國觀眾看到這部電影,這使我感到非常悲傷。不過幸好最終路邊吸引力公司買下了這部電影,對此,我非常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