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導語】
“書,是人類發出的最美妙聲音。”讀書,能增知益智,能豐富人生,能使人變得美麗。甚至,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能涵養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能鑄就一個國家的文化根基!讀書改變著我們,我們改變著世界,世界上沒有什么比讀書更能獲得回報的事情了。
“腹有詩書氣自華。”朋友,擠出空閑讀書吧,讓我們與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結緣,和現代經典、當代美文作伴,讓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飄逸著淡雅的書香!
【強化訓練一】
閱讀是有重量的
□鐵凝
如今,網絡閱讀成為人們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人類的閱讀行為也隨之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眼睛在網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漸替代以往細嚼慢咽似的傳統閱讀。新媒介使昔日“紙面”凝聚的諸多藝術的神性,不斷被“界面”的感覺顛覆和碾軋。
然而,我覺得“界面”代替了“紙面”的閱讀,損失的可能是時間的縱深和歷史的厚重。人在獲得大面積爆炸性信息的同時,也會有某種難言的失重感。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閱讀其實是一種有重量的精神運動。
上世紀70年代初,我還是一個少年,偷偷讀到一本書,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記得扉頁的題記是這樣兩句話:“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沒罷了;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這兩句話使我深深感動,讓我生出想要為這個世界做點什么的沖動。我初次領略到閱讀的重量,它給了我身心的沉穩和力氣。
我的一位親人,在同樣的時代背景下,在從城市下放到鄉村勞動之余,倚靠在田野上的草垛通讀了《資本論》和《列寧全集》。問他當時為什么讀這些書,他只說是因為喜歡。
今天想來,類似的閱讀實在是一種無功利心的自發性之舉,因其自發性,所以也沒有預設的閱讀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閱讀收獲便格外寶貴和難忘。難忘的還有一種沉入心底的重量,這重量打擊你,既甜蜜又酣暢。
閱讀的重量有時在于它的“重”,有時卻在于它的“輕”。這“輕”,不是輕浮,而是一種無用之用,是閱讀心境的解放。
今天,我們的閱讀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諸多變化。市場上賣得好的書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實用的書:養生、美容、商戰、股票、英語……書海已經“茫茫”。各取所需的閱讀看上去已不再承載精神的重負,而是直奔主題,要的是立竿見影。
閱讀的功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我更想強調的是,“無用”的閱讀,正如文化給人的力量一樣,更多的是緩慢、綿密、恒久的滲透。雖然它是“無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跡,我們沉重的肉身會因某些時刻“無用”的閱讀而獲得心靈的輕盈和潔凈。這樣的閱讀不是生存甚至生計所必需的,但它讓我們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溫暖以及自身的價值,它內在的文化含量并沒有因表面的“無用”而打折扣。它的“無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這何嘗不是一種更高的閱讀境界呢?這種自然存在的閱讀狀態,可能比故意強迫閱讀或者故意淡漠閱讀都更能體現人生的精神價值吧。
(選自《人民日報》2009年5月4日)
思考練習
1.作者說,“閱讀是有重量的”。“重量”指的是___________。
2.作者為什么要提及上世紀70年代初自己偷讀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的事?
3.什么是“無用”的閱讀?它有什么特點?
4.“無用”的閱讀真的無用嗎?
5.作者在談閱讀體驗時說:“難忘的還有一種沉入心底的重量,這重量打擊你,既甜蜜又酣暢。”相信你一定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強化訓練二】
讀書能帶來什么?
□黃穎
讀書能帶來什么?過去,無數優秀人物用自己的成長經歷做了驗證;今天,100多個國家以“讓世界每個角落的每一個人都能讀到書”的現實選擇做了回答。
從“開卷有益”的古訓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勸勉,從“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源泉”的激情召喚到“書,是人類發出的最美妙聲音”的深情吟唱。人們相信,一切時代的精華盡在書中,書籍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讀書豐富一個人的有限人生。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航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廣闊海洋,延展生命的有限疆域。“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讀書,使我們的精神不再貧乏,生命不再貧弱,人生不再孤獨,讓我們成為有信念、達情理、知榮辱的人。
讀書涵養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閱讀對人的成長影響甚大,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精神成長,與他的閱讀息息相關;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人若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觀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一個不愛讀書的社會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會,一個不愿讀書的民族是創造力貧乏的民族。崇尚讀書,才能讓民族的發展保持生命的活力。
讀書鑄就一個國家的文化根基。國家的富強和騰飛必然要以知識凝聚力量,而讀書是知識的重要來源。一個國家是否有廣泛的大眾閱讀,是否有樂于讀書的社會風尚,決定了人們能否主動吸收各種文化的營養,在潛移默化的滋養中,提升國民素質,營造文明氛圍,發展先進文化。
翻開書頁,在濃濃墨香中,體驗讀書的喜悅,豐富心靈的世界,涵養我們民族的精神氣質——讀書吧!不僅在“世界讀書日”,而且在生活的每一天。
(選自《鹿苑》2010年第3期)
思考練習
1.閱讀全文概括文章的中心論點。
2.讀書能帶來什么?本文從_________、涵養民族精神氣質和__________等方面作出了回答。
3.文章第四自然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直接證明了什么觀點?
4.閱讀下面的句子再仿寫一句。
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航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廣闊海洋,延展生命的有限疆域。
一本好書,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說:“閱讀對人的成長影響甚大,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請為這一觀點補充一個事實論據。
【強化訓練三】
讀書改變人生
□朱永新
很多年前,我讀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看到這樣一段話,它使我刻骨銘心:“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許多年過去了,我對這句話的理解與日俱增。是的,如果說人類的物質文明可以通過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態保存和延續,那么人類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續呢?一個剛剛誕生的新生兒,他的精神世界充其量只相當于人類的童年,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與身體的發育、成熟一道與時俱進?我認為讀書是實現以上目的的必由之徑。在一定意義上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發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狀況。讀書是傳承文明的橋梁,是延續文化的中介。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應該伴隨著讀書而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還具體闡述了閱讀不同書籍對學生的影響,其實也從另一方面闡釋了“讀書改變人生”的哲理:閱讀描寫杰出人物的書,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前途;文學作品是影響人的心靈的有力手段;閱讀自然書籍是發展思維和認識能力的需要,是適應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需要;不論哪類書籍的閱讀,都是課堂教學的智力背景;課外書籍的閱讀,是了解和影響學生個性的門徑……
所以,他號召教育工作者:“應該讓學生走進圖書館,讓書籍成為青年一代的摯友!”
縱觀世界各國,凡是崇尚讀書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頑強的民族。全世界讀書最多的民族是猶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讀書64本。作為猶太人聚居地的以色列,它的人文發展指數(將出生時的預期壽命、成人識字率和實際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等衡量人生三大要素的指標合成一個復合指數)居全世界第21位,是中東地區最高的國家。酷愛讀書,不能不說是猶太人在亡國兩千年之后,又能重新復國的重要原因;酷愛讀書,不能不說是猶太人在復國之后,能迅速建成一個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原因;酷愛讀書,不能不說是猶太人在流離失所中誕生了馬克思、愛因斯坦和門德爾松等無數杰出的思想家、科學家和藝術家的重要原因;酷愛讀書,不能不說是猶太人不僅在全世界的富豪中名列前茅,而且在歷屆諾貝爾獎得主中也有驚人比例的重要原因。一句話,酷愛讀書使猶太人成為一個優秀的民族。熱愛讀書的國家,必定是不斷向上的國度。
“讀書改變人生”,我想以最近讀到的一位普通作者——黑龍江青年阿穆爾的一篇文章來與大家一起領略、品味這個定律的意義和價值。他這樣寫道:
我在少年時期讀了一本蘇聯小說《明天到海洋去》。這本小說敘述的是一所中學的學生假期到黑海上航行的故事。讀后我久久不能平靜,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能到遠方,到世界的每一個地方漫游。長大后,我特別鐘情于旅游,游覽過不少名勝古跡,名山大川。是《明天到海洋去》點燃了我投入大自然懷抱的熱情和激情。
后來,我做過汽車搬運工、更夫,燒過鍋爐,賣過燒餅,還當過編輯、秘書、代課教師,進過機關工作;我在烏蘇里江邊承包過土地,在俄羅斯當過倒爺,在北京做過小報記者。現在,我成了一名自由撰稿、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我為此感到驕傲:是書給我提供了生活基礎,它是我的衣食父母。1996年,我在北大荒承包土地時,白天干活,晚上點起蠟燭,讀隨身帶著的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生》。2000年,我在北京漂泊時,一邊忙著記者工作,一邊忙里偷閑讀《李普曼傳》。……書能改變人的一生,性格、愛好、稟賦、氣質、思想和觀念,以及對生活的理解。
——學無止境,“行者無疆”,是書陪伴著阿穆爾成長,也祈愿它能一生伴于你我左右!
(選自《文景》2009年第11期,有刪節)
思考練習
1.本文運用了幾個分論點證明中心論點,請從第二自然段中歸納出一個分論點。
2.文章第三自然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闡述了什么道理?
3.用事實講話是本文的顯著特色,試用簡明的語言概括第六自然段-第八自然段列舉的事例,再補充一個類似的例子。
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補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五自然段提到猶太人“在歷屆諾貝爾獎得主中也有驚人比例”。請舉個例子。
5.本文開頭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有何作用?
參考答案見下期
第6期參考答案
《句子銜接并不難,掌握特點輕松解》
1.A2.D3.DCBA4.B5.B6.D7.D8.A
《美麗自然之山水篇》
強化訓練一:
1.九寨溝神奇,迷人,美麗,寧靜。2.第二自然段講了海子的形成,增添了九寨溝的神秘色彩,富有情趣,吸引讀者。3.略。
強化訓練二:
1.(1)莫愁湖不張揚,不妖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2)莫愁湖有一個溫馨的、很有人情味的名稱,能勸慰人們擺脫憂愁,戰勝煩惱,樂觀進取。2.不能刪掉。介紹莫愁女的傳說讓讀者清楚地知道莫愁湖得名的由來,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增強了文章的故事性和可讀性。3.答案不唯一。從正面和反面回答,言之有理均可得分。示例:比喻貼切,不僅使莫愁湖生動形象,更使湖水具有人的靈性,同時也呼應了題目。
強化訓練三:
1.自然景觀和人文(文化)景觀。
2.瀑布氣勢(泉水流速),泉流聲音,澗底怪石,潭中游魚。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