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不少名人從小就聰慧過人,才華出眾。他們留下許多妙對聯語,這些聯語有的意境深遠,有的睿智雋永,有的風趣幽默,讀來興味無窮,令人拍案叫絕。
張之洞妙對道光帝
清道光年間,9歲的張之洞被地方官舉薦為“神童”,進京參加考試。道光皇帝見他年紀小,就說:“回家過了年再來吧!”張之洞知道圣旨不可違,可又不愿放棄這個機會,便繞著柱子轉了3圈,然后就站住不動了。皇帝不知道他是何用意,驚奇地問:“為何還不走啊?”張之洞說:“我已過了三年了!”皇帝這才看出他確實是機敏過人,笑著說:“那好,我出個對子你來對:南皮縣文童九歲。”
張之洞應聲而答:“北京城天子萬年。”
道光皇帝見他對得十分工整、貼切,特意賜給他一個頂子和一領藍衫,他從此走上了仕途。
魏源趣對縣令
清代杰出思想家、史學家魏源,9歲時參加了故鄉湖南邵陽縣的童子考試。
參加考試那天,考官見魏源十分可愛,就把他叫到跟前,親自試其才華。考官指著茶杯上的太極圖出了上聯,聯曰“杯中含太極”,讓他對出下聯。魏源摸了摸揣在懷中的兩塊麥餅,從容答道:“腹內孕乾坤。”考官聽后大驚:小小年紀胸懷天地,長大必定有所作為。考試成績出來后,小魏源果然高分中榜。
林則徐質對考官
清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林則徐,年少時參加童子試,其父怕他走路累了影響考試成績,便讓他騎在自己肩上趕路。來到考場,主考官見此情景有些生氣,覺得這小孩不孝,這么大了還讓父親馱著,便出一上聯考他,聯曰:“子把父當馬。”林則徐不慌不忙,一邊下地,一邊應聲對出下聯:“父望子成龍。”主考官一聽,贊不絕口,心想這小孩長大后肯定有出息,就高興地讓林則徐進了考場。
郭沫若巧對老師
一代文豪郭沫若在上私塾時,有一次與幾個小同學一起偷吃了和尚廟里的桃子。和尚將此事告訴了私塾先生。先生很生氣,立即出一聯:“昨夜偷桃鉆狗洞,不知是誰?”并對學生說:“誰能對上來,可以免罰。”
當時郭沫若還不滿8歲,手在小腦袋瓜上撓了兩下,略作思索,就對了出來:“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
先生驚其敏捷聰慧,且志向遠大,立刻轉怒為喜,其他偷桃的同學也因此免于責罰。
(責編 關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