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基層組織薄弱的鄉村,宗族勢力成為第二政治中心,振臂一呼,應者云集,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鼓動性。特別是在村委會選舉中,選舉易被宗族勢力操縱。村干部要想在村里立住腳,必須重視宗族勢力,講究工作藝術,做到有理有利有節,既不曲意逢迎,又不刻意敵視,要因勢利導,化解矛盾,牢牢掌握基層政權。
正確評估宗族勢力,保持暢通的對話渠道,助推公益事業的發展。要與宗族勢力保持暢通的對話機制,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與其“和平共處”,并利用族里核心人物的威信推動村里的公益事業發展,促進鄉村的安定團結、繁榮興旺。
六垛村這幾年村容村貌變化很大:修建了2條貫穿村內南北、東西主干線的水泥路和3座電站,疏浚了8條大中溝渠,平整了數百畝荒廢地,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1年的2550元提高到了目前的6500元。這些變化得益于村干部與宗族勢力融洽的互動關系。
這個村有幾個大姓,宗族中很多人為資深老干部,社會背景深厚,在村民中威信很高,村干部經常登門拜訪,噓寒問暖。因此,幾個宗族對村干部的工作非常支持,村里每有公益事業活動,宗族中核心人物首先帶頭,并敦促本宗族的人積極響應。一位陸姓宗族的核心人物,2009年3次上省城,向相關部門申請到10萬元改水專項資金,打了一口深水井,使家家戶戶吃上了自來水。
強化服務,提高村集體組織的向心力。農村宗族勢力與村集體組織相比,只是一種精神紐帶,沒有系統性的服務功能,村干部要“趁勢而為”,完善服務功能,以周到便捷的服務贏得村民的擁戴,使其淡化宗族意識,最終從政治上、精神上依靠村集體組織。
李家村全村幾十戶人家都姓李,按理說,這樣的村子同姓同宗,事情應該好辦。可是多年來本族內部幾個核心人物相互拆臺,村里生產落后,村民的經濟狀況遠不及一般雜姓村。2003年,鄰村退伍軍人王延林到李家村任黨支部書記,他先從強化服務入手,先后建起衛生所、供水站、代耕隊、小額貸款辦理點等,為村民提供便捷的服務。他帶頭拿出自己的退伍安置費,發動村民籌資修路,并建立了經紀人組織,村里的農副產品比過去賣得快,價格也高。經過幾年努力,外姓的王延林贏得了村民的信任,村黨支部的號召力明顯增強。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以先進文化抑制宗族勢力的發展。在農村很多地方,宗族勢力往往會利用農村文化生活枯燥、村民精神迷茫搞封建迷信活動,比如祭祖、修家譜等,以此網羅家族,收攏人心。因此,村干部在抓全村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引導群眾用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淡化宗族觀念。
衛王村利用祠堂做村文化活動中心,昔日香火旺盛的廟堂,現在已悄然變成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2007年4月,衛王村將村里的祠堂整修一新,添置了各種文化設施,吸引大家都來這里看書、打球。村農民籃球隊在黃石市村村樂杯籃球賽中喜獲三等獎。黃國良是衛王村家喻戶曉的拳師,在村干部的倡導下,他積極將孔門拳發揚光大,并免費教村里的青壯年學習。村里有位叫馬哲金的農民詩人,村委會請他組建農民詩社。先進文化的地盤大了,宗族勢力的地盤就小了,現在衛王村宗族勢力基本銷聲匿跡。
以法治村,打擊宗族勢力的違法活動,在原則問題上絕不退讓。宗族勢力嚴重的地方,會造成基層政權的權力移位,甚至出現宗族勢力由單純針對族人的隱性權力向國家法律規定的顯性權力逐步演變的趨勢。宗族勢力把持著村內事務,村干部說話沒人聽,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政府的政令在此變成一紙空文,基層政權根本無法運作。在原則問題上,村干部不能妥協退讓,要依法打擊宗族勢力的違法活動。
一天晚上,明義村三組的變壓器突然發生故障,全組斷電。有幾個從珠海打工回來的年輕人喝酒正酣,停電令他們非常氣惱,于是趁著酒興,罵罵咧咧找到村委主任家,要求立即派人修復電路。不巧的是,村電工外出辦事未歸,村委主任答應第二天一定修好。這幾個年輕人堅決不答應,大吵大鬧,并將村里的電閘關掉,全村一片黑暗。第二天村委主任向鄉政府反映此事,鄉政府派出鄉綜治辦主任、派出所民警以及鄉電管站工作人員去到明義村調查,并對那幾個隨便拉電閘的年輕人進行罰款。當天夜里,那幾個年輕人向宗族核心人物訴苦,要求宗族中每戶派一人去村委主任家幫他們要回罰款,三四十人浩浩蕩蕩闖進村委主任家鬧事。面對蠻橫的宗族勢力,村委主任使出緩兵之計,說第二天一定解決,雙方因此未發生沖突。第二天村委主任從鄉里帶回幾個干警,干警先找宗族中核心人物談話,然后分別對主要鬧事者批評警告,并責令其寫出檢查貼在村委會門口,迅速平息了事態。
村干部要堅決與宗族勢力的違法活動作斗爭,關鍵時刻不退縮,將宗族勢力違法活動的氣焰打下去,才能在村民中樹立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