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的講解與傳授,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新課程愛心興趣童心
英語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他們的終生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而把這一理念落實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了解孩子的心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駕馭新課程、興趣教英語使學生輕松活潑地學習英語。
一、給學生一顆愛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學生來說,最好的老師是在教學活動中忘掉自己是教師而把學生視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種教師。”課堂上師生關系的和諧與融洽是取得教學成功的重要保障。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強調的就是師“親”,師“親”學生才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師講授的內容,且愿意積極地用腦思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任何學生都不能忽視、譏笑,而要多給學生以贊許、鼓勵、支持和親切的目光、含蓄的微笑、輕松的表情,以示對其信任、關心和愛護。在提問和練習環節中,要多給學生活動以及自我表現的機會,讓他們都一展身手。如在每節課的分角色表演對話時,教師可以先和優秀學生做示范,再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增強自信心,排除心理障礙,并且考慮他們的接受能力,降低難度;而當其羞于開口時,教師要與全班同學一起以掌聲鼓勵其大膽開口說,表現自己;在其表演之后,教師應抓住他們的點滴進步,用“good”、“OK”、“great”之類的話予以鼓勵,把他們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使其產生“成就感”,從而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逐步提高。
二、重視激發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激發學生的興趣則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因此,英語教師應研究并熟悉孩子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無意識記憶的心理特點,在課堂中采用聽、說、讀、畫、演等符合學生心理和年齡特點的方式使他們產生興趣,在輕松、自然的氣氛中學習英語。
1.變死記為趣記
在英語教學中,需要學生識記的東西很多,此時如果逼著學生死記硬背,只會適得其反。而如果教師注意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想方設法幫助學生趣記巧學,學生則能在愉快中接受信息,鞏固所學知識,并且達到較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顏色的單詞時,我教給學生一首童謠,伴著輕松的音樂,學生對所學的單詞都復習了一遍:“小黑熊,真頑皮,拿著一把大畫筆。畫個天空藍茵茵,blue,blue是藍色;上面飄著些白云,white,white是白色;畫個草地綠油油,green,green是綠色;開著許多小紅花,red,red是紅色;最后畫了他自己,black,black是黑色。”把一些知識編成童謠或口訣,在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使得識記變得趣味橫生,真正實現了“樂學”。
2.讓課堂變“舞臺”
同行們常說,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但我認為游戲會使英語課堂變成學生自由發揮、展現自我的舞臺。因為學生都喜歡表現自己,尤其是學困生,當他們在各種競賽或表演時得到他人的認可,聽到熱烈的掌聲時他們就會無比興奮。因此,在英語課堂中,我更注重的是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為學生創造一種學習英語的良好環境,采用聽、說、唱、畫、玩、演等活動,給每個學生參與和表演的機會,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使他們在無意識中學會知識,對英語學習也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教師的努力,開展了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教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有效地抑制了學生有意注意持久性短的現象,初步形成了“玩中學,學中玩”的符合認識規律的課型,從而優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努力使自己保持“童心”
做英語教師挺不容易,說、唱、演、畫、玩、跳,樣樣都在行,才能使英語課堂趣味橫生。所以英語教師不分男女,不管年齡大小,都要童心永駐,在課堂中帶頭動起來。因為在教師的示范和組織下,學生才會把眼、耳、口、手、腿、腦等感官和身體部位真正活動起來,從而在其大腦皮層的視覺區、語言區和運動區建立多通道聯系,使他們不知不覺地從具體形象思維向初級的抽象邏輯思維發展,在身心愉快的氣氛中接受語言信息,并用所學的語言材料進行簡單的交流,進而比較自然地獲得初步運用語言的能力。
另外,教師在講課時要注意根據對話內容的不同而調節語音語調,做到親切、柔美、富有趣味;不斷提高自身的聽、說、讀、寫教學基本功和演、唱、話、舞等藝術修養;虛心向他人學習經驗,了解教學新動態,大膽吸收國內外各種外語教學流派的優秀成果,注意經驗總結,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使英語的教和學都變得輕松起來。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永豐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