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小的時候,既聰明又淘氣,什么東西都是一學就會,一聽就懂,還動不動來個舉一反三,所以心氣不免浮躁。又因飽受夸獎,爹娘老子疼愛有加,慣出了驕傲自大的毛病。老塾師看在眼里,憂在心里,一直琢磨著怎樣調教調教這個機靈鬼才好。
這天又到了開課時分,先生沒有像往常似的講四書五經,卻拿出一副象棋。孩子們一見,個個歡呼雀躍。先生說:“別高興得太早,下棋是玩兒,也是正事。有誰下了臭棋,一樣打手心。”孩子們聽這一說,本能地把手藏到身后,滿心的歡喜不覺去了四五分。
獨有紀曉嵐有恃無恐。他平時和小伙伴們下著玩,常常略施小計,就把對方殺得人仰馬翻,潰不成軍。哼,打我的尺子,只怕還沒做出來呢!
先生在棋盤上擺了一個圖勢(見圖1),其他小孩還在審局呢,紀曉嵐的結論都出來了。只見他不屑地“嘁”了一聲,說:“就這幾個子呀?太簡單了!”
“哦?”先生扶了扶眼鏡,“你來走走看。”
紀曉嵐一邊拿起紅車,吃掉黑車,一邊對大家說:“白吃一條車,還有這么多兵,都贏飛了!四個兵全拿掉,我也能贏啊!一車十子寒,聽說過沒有!”
先生拿起黑卒輕輕一拱:將軍。紀曉嵐退步帥。先生又拱卒將軍,紀曉嵐稍微愣了一下,本打算上將,看到黑有馬8退6的棋,嘴角露出一絲譏諷的微笑,再退帥到底線。先生接走馬8進6,這手棋讓機靈的紀曉嵐大感意外:紅車被困宮中,紅帥動彈不得,紅如接走兵七平六,黑馬6退5叫殺,下步小卒再將軍,就玩完了!

先生問:“服不服?”
曉嵐說:“不服!”
先生說:“有骨氣,把手伸出來,先把前面的賬同你結清。”
曉嵐把手藏到身后:“三盤兩勝,到了一起算。”
先生不依:“我歲數大了,記不清許多,還是一筆一筆清的好。”
曉嵐雖說不情愿,但不想被人瞧不起,說他耍賴,勉強把手伸了出去。先生的尺,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不輕不重地打了一下。
恢復局面,從頭再來。曉嵐想:剛才吃車是錯的,先生也太壞了,故意弄個車放在我嘴邊,誘我上鉤。我吃車,對殺起來就慢了一步。現在我學回乖,不吃車了,先平兵奔殺去,且看你奈我何?
心里這么想著,手上已經走棋:兵七平六。
其實按曉嵐的聰明,這個結果并不難看破:車5平4吃車將軍,紅退仕去車,黑連進兩步卒打將,再退馬一將成殺。皆因他當時還是小孩子,心浮氣躁,又受了世俗偏見的影響,潛意識中認為象棋簡單。再加上先生今天擺的這個局,子也不多,看上去好像也不復雜,就起了輕慢之心——焉能不吃苦頭!
這回沒等先生發話,曉嵐主動把手伸過去,先生的尺子明顯加重了,手心火辣辣地疼,曉嵐直咧嘴,但他硬忍著,不發一聲。
“怎么不走啦?吃不消了?噢,害怕了,承認自己不行了。”先生故意陰陽怪氣的。
曉嵐不是害怕,更不會認輸,他是看不出紅方該走什么。也是急中生智,他靈機一動,說:“先生領進門,修行在各人。先生您得領我進門呀,不然要您先生做什么?”
先生呵呵一笑,拈著胡須說:“不錯,我教你,你記住了,這頭一著紅方要送兵,走兵四進一。”
曉嵐手快,眼睛一掃,見紅方沒什么棋,便用將把兵給吃了。他雖然聰明,畢竟是小孩子,貪吃是象棋中最易犯的毛病,他也未能免俗。
先生成心要給他點教訓,也不說破,拈起子來接走車六平五吃車。曉嵐的聰明這時體現出來了,糖炒栗子,現炒現賣:卒3進1打將,先生卻沒退帥,而是平到中路,曉嵐的第一感是:又上當了!難怪送兵給我吃呢,原來是誘我老將離開中路!但他不是輕易認輸的人,眼睛眨了幾下,忽然發現一步好著,接走馬8進9叫殺!(上頁圖2)
可是他高興得太早了,先生還可以揚仕解殺呢!曉嵐退馬一將,紅帥退下,正好保著車,黑如以馬換車,只剩一卒,紅方多兵勝定。不換車,車一平,黑方還下什么!
連打了三下手心,曉嵐有點吃不住勁了。暗道:幾時吃過這個虧!今天這個面栽大了!不行,我得找回來!不能就這么完了!
曉嵐人小鬼大,心里把先生恨得牙癢癢,臉上卻笑嘻嘻,說:“學生想再向先生請教一局。”此言一出,其他
孩子都覺得困惑,無不認為曉嵐太過托大了。其實這正是他的性格。當然,從他這面來說,也不完全是斗氣,剛才碼棋的時候,他就盤算過了:這個棋其實一點也不難,就是幾個簡單的小圈套,你送兵,我不上當就是了,你還有啥著?
戰事重開,先生仍是兵四進一,曉嵐當然不會重蹈覆轍,上將避讓。先生又兵三平四再送兵,曉嵐想也不想,老將就上了三樓。在他看來,這是當然的一著,黑將不能離開中線,紅方此兵仍是誘餌,只要抱定一個宗旨,死活不離中線,你就拿我沒轍!
先生接走兵七平六將軍,曉嵐將5平6,這時先生只能吃車了(車六平五后成圖3)。曉嵐心想:老爺子,你那三板斧使完了吧?接下來該看我的了!接圖3續走——
卒3進1,帥六平五,馬8進9,兵六平五,將6退1,仕五進四,馬9退7,帥五退一,馬7進5(圖4)
走成圖4時,曉嵐的如意算盤是:紅帥吃馬后,我就象9進7抓中兵,中兵必逃,我再老將上頂,將來用卒走閑,紅方雖有三只兵,卻無法取勝。這種棋一般多是和局,走成和棋,就算大功告成啦!何況我拿的是黑棋!
先生怎么了?先生也不能贏我!
萬萬沒想到,正在自鳴得意的曉嵐,忽然挨了一悶棍:先生沒用帥吃馬,搶先走了個兵一平二!這手棋如五雷轟頂,一下子把曉嵐給打懵了!怎么還有這個棋?太不可思議了!曉嵐看來看去,也不敢逃馬,走象9進7抓中兵,先生不理,先兵二平三打將,逼黑將吃掉底兵,退回底線,再順勢兵五進一坐大堂,成絕殺之形(圖5)。曉嵐像只泄了氣的皮球,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腦子里滿是困惑和納悶,但更多的是懊悔與自責!
一向聰明機敏的紀曉嵐,第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腦子不夠用的滋味,和技不如人、被人愚弄的滋味。先生咳了一聲,曉嵐這才意識到該把手伸出去,接受責罰,只見先生用力舉起戒尺,狠命打了下來。曉嵐嚇得趕緊閉眼,卻聽得“啪”地一聲,戒尺斷了!不過,是打在書桌上,曉嵐的手安然無恙。
先生說:“我要你記住,也要你們都記住,不要輕狂,不要自大。書山有路,學海無涯,淺嘗輒止要不得的。天之理為十,人窮一生精力,不過學得二三。驕從何來?實乃自欺、自誤、自羞也!戒之,戒之!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