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召開的全區人才工作新聞發布會指出,當前,廣西正處于多重歷史機遇疊加的大好發展時期,面臨的發展機遇前所未有,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空間前所未有,對優秀人才的需求也前所未有。在這個關鍵時刻,自治區黨委政府吹響了深入實施人才強桂戰略、大力開發人才資源的號角,廣西人才工作站上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
未來10年,我區人才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培養造就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富有創新活力的人才隊伍,逐步縮小與發達省市的人才差距,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人才競爭優勢,構筑西部地區重要的人才聚集區和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國際人才高地。也就是,到2020年,全區人才資源總量從2009年的210萬人增加到350萬人。人才資源占人力資源總量的比重從2009年的7.5%提高到12%左右,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人才素質明顯提升,體制內“三支隊伍”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比例再翻一番,從2009年的36.5%提高到70%左右。人才分布日趨合理,人才逐步向重點工業產業聚集,向物質生產部門和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向重點發展區域聚集。
圍繞這一目標要求,今后一個時期,我區人才工作將以全國、全區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人才規劃綱要為指導,以《關于加快吸引和培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意見》等“1+3”人才政策為抓手,按照“服務發展、人才優先,制度創新、以用為本,高端引領、全面帶動”的工作方針,推動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結構優先調整、人才資本優先積累、人才投入優先保證,引領經濟發展方式向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今后,我區人才工作的重點,概括起來就是落實“一個規劃”,推進“三大開發”,實施“十一項重點工程”。
落實“一個規劃”,就是要圍繞自治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和任務,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務求實效。各地各部門也相應制訂人才規劃和培養計劃,把人才強桂戰略落實到人才強市、人才強縣、人才強企、人才強校、人才強院中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人才規劃體系,使全區人才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在科學規劃的指導下扎實推進。
推進“三大開發”,就是要根據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力推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開發、工業產業人才開發、區域人才開發。高層次人才開發,要加大投入、創新政策,著力破解制約我區發展的人才“瓶頸”問題。比如,即將實施的八桂學者工程,5年內為每位全職的自然科學類八桂學者提供不低于1000萬元資助,支持他們開展創新研究。工業產業人才開發,要服務于全區發展的主導方向和核心戰略,為“14+4”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區域人才開發,要首先把北部灣經濟區打造成為人事改革試驗區,推動“兩區一帶”人才開發優勢互補、競相發展。通過人才優先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支撐和保障未來我區科學發展的黃金期。
實施“十一項重點工程”,就是要學習和借鑒先進地區人才開發的重要經驗,實施一批重點人才專項工程,拓寬集聚人才、培養人才、發揮人才作用的渠道和途徑。這十一項重點工程是:八桂學者工程、特聘專家工程、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工程、人才小高地建設提升工程、北部灣經濟區人才集聚工程、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培養工程、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開發工程、重點工業產業高技能人才開發工程、外向型人才開發工程、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工程、宣傳文化領軍人才開發工程。這其中,涉及高層次人才開發4項,工業產業人才開發3項,區域人才開發1項,統籌其他人才資源開發3項。我區將努力把這些重點人才專項工程辦成“龍頭”工程、示范工程,帶動各領域、各層次人才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