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以來,受國外對甜菊糖需求大增以及美國FDA即將批準,甜菊糖可作為GRAS級產品銷售等諸多利好消息面的刺激,我國甜菊糖出口產品開始進入價格上升通道。
隨著西方各國醫學研究人員對目前國際市場上銷量最大的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安全性問題提出越來越多的質疑,一種在南美洲國家沿用已有1500多年之久的天然甜味劑——甜菊糖(化學名: 甜菊苷)開始走紅國際市場。
多國藥典收錄
甜菊糖提取自甜葉菊的葉子,甜度約為蔗糖的300倍。甜菊糖不僅不含任何熱量,而且食用后對血糖毫無影響,確為一只理想蔗糖取代物。
日本在發達國家中最早引種南美甜葉菊并獲得成功。此后, 甜菊糖在日本大受市場歡迎。迄今為止, 甜菊糖在日本已使用了30多年時間,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口服液、口香糖、含片等各種產品里以取代阿斯巴甜。日本科學家通過大量動物實驗證實, 甜菊糖對身體無影響,也無致癌、致畸、致基因突變的危險性。
繼日本之后,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歐洲國家也開始使用甜菊糖作為天然甜味劑來代替糖精鈉、阿斯巴甜和甜蜜素等化學合成甜味劑產品。歐洲醫學研究人員認為,來自甜葉菊的甜菊糖比人工合成甜味劑對人體更為安全;更重要的是, 甜菊糖屬于“零卡路里”甜味劑,在這一點上優于木糖醇等天然甜味劑產品。
早在十幾年前, 甜菊糖已被包括日本、德國、法國在內的多個發達國家列入藥典附錄中。我國2000版藥典也已正式收載了甜菊糖條目。最近,又有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北歐5國等多個發達國家宣布,甜菊糖可作為一種藥食輔料使用。彼時, 甜菊糖的安全性已得到除英美兩國外幾乎所有西方國家的承認。
美國擋不住市場趨勢
為何美國藥政管理部門一直不批準將甜菊糖列入美國藥典附錄中呢?近據美國媒體的披露,這一切皆應歸結于美國某些甜味劑生產企業的從中作梗。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甜味劑市場,而且美國公司研制生產的甜味劑——阿斯巴甜產銷量長期以來一直雄居全球第一。阿斯巴甜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上市至今已累計創造了上百億美元的銷售額,其銷售金額自九十年代至今一直據世界首位。事實上,阿斯巴甜存在副作用問題早已是盡人皆知。據國外發表的大量文獻報道,經常使用含阿斯巴甜的食品飲料會誘發腦癌、引起頭痛、失明和驚厥等癥。
因此,生產阿斯巴甜的美國Searle等公司通過其強大的“院外活動人士”小組對美國眾參兩院展開積極的游說活動,并最終成功使國會通過一項禁止甜菊糖進入美國市場的決議。由此,美國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個由政府出面禁止甜菊糖銷售的西方國家。
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隨著美國消費者追求“零卡路里”甜味劑呼聲的日益強大。美國一些生產食品/飲料的廠商開始順應潮流,私下在其產品中添加甜菊糖。其中,以立頓紅茶公司和西萊斯調味食品公司這兩大美國食品生產商使用進口甜菊糖數量最多。
在美國眾多中小食品公司的強烈要求下,美國FDA終于不得不作出讓步,允許甜菊糖以“膳食添加劑”身份正式在美國銷售和使用于各種飲料食品。這一閘門一開, 甜菊糖產品猶如洪水般進入美國市場。
近據美國《金融與工業分析雜志》率先發表的一條消息中披露,美國FDA正在研究將甜菊糖作為GRAS級(公認為是安全的)產品的可行性問題。這意味著從今以后, 甜菊糖將與白糖一樣可直接作為食品藥品的輔料使用,無需再向美國FDA遞交產品安全性試驗報告。
出口量占80%國際份額
FDA即將批準甜菊糖作為GRAS級產品這一消息對我國甜菊糖生產和出口企業來說無疑是特大利好消息。甜菊糖一旦在美國被列入GRAS級產品目錄,這意味著它將毫無懸念地被應用于美國食品、飲料、日化用品以及醫藥工業中。
我國從引種甜葉菊獲得成功至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甜葉菊生產國和甜菊糖出口國,安徽省明光市更形成10萬畝甜葉菊栽培基地。現全國甜菊糖年產量已接近4000噸,產品的80%用于出口。我國甜菊糖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以及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地。2004年我國出口甜菊糖已通過嚴格的JECFA認證,這等于取得了向西方市場出口的正式“通行證”。在過去七八年里出口價始終在10萬~18萬元人民幣之間波動。據我國甜菊糖協會最近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國出口甜菊糖數量約占國際甜菊糖市場的80%。
而2009年6月以來,受國外對甜菊糖需求大增以及美國FDA即將批準甜菊糖可作為GRAS級產品銷售等諸多利好消息面的刺激,我國甜菊糖出口產品開始進入價格上升通道。據說近期已達每噸22萬-23萬元人民幣。
當然,在過去幾年里我國甜菊糖出口并非一帆風順。就在6年前的2002年,我國甜菊糖產業差一點面臨“全線崩潰”的局面。
當時有一些新加坡報刊發表所謂西方研究人員的研究文章稱,食用 甜菊糖有引起精子死亡及致前列腺癌的可能性。這一報道在國際社會引起極大恐慌,導致從我國進口甜菊糖的外商紛紛撤銷訂單。這一事件被稱之為“甜菊糖風波”。隨后,事實很快真相大白——原來這一消息屬于虛假新聞,是西方甜味劑生產集團散布的謠言,其目的是為了遏制和打擊中國逐年增大的甜菊糖出口勢頭和保持他們在國際甜味劑市場的壟斷地位。
但西方媒體惡意散布的上述謊言確實對我國甜菊糖出口造成沉重的打擊。據相關行業協會的初步估計,2002年我國甜菊糖出口數量比往年銳減了四五成。更重要的是,這一年,我國全國各地以種植甜葉菊出售為生計的農戶,以及我國甜菊糖生產和出口企業也遭遇到極大挫傷。令人慶幸的是,2002年的甜菊糖風波很快就過去了。此后,我國甜菊糖出口重新恢復生機并在2年后達到鼎盛時期的出口數量水平。
分析各項因素,未來我國甜菊糖產業將迎來良好的市場前景。
產能進一步擴大。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甜菊糖實際產能估計已達4000多噸。隨著美加合資GLG集團分別投資數千億元人民幣在安徽明光、江蘇東臺兩地建設10萬畝和5萬畝超大型甜葉菊種植基地,預期兩年后我國甜菊糖年產能可達5000噸以上。另外,吉林省也擬建年產千噸級的甜菊糖大基地,產品主要用于出口日韓等周邊國家市場。
出口市場需求增強。我國近年來甜菊糖出口已形成一批固定客戶群,如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港臺地區以及西歐、北美等國市場,僅對日韓歐美幾大市場的年出口甜菊糖數量均在500噸以上。據了解,韓國和日本由于勞動力成本太高,現已停止種植和生產甜菊糖,而改從我國進口。美國更是后來居上,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內的一些國際飲料業巨頭均從我國進口甜菊糖產品。西方經濟學界人士預測,FDA即將通過甜菊糖GRAS級認證,這將極大地推動中國甜菊糖在美國市場的總銷量,其美國市場年銷量很有可能猛增1倍以上。
產品純度提高。據了解,目前我國生產的甜菊糖由于提取純度并不高,仍有一股淡淡的“青草味”。近悉,京津兩市的科研人員聯手攻關,去年已成功開發出甜菊苷純度在95%以上的高純甜菊糖新產品,不僅無任何異味,而且口感接近于白糖,還有一種天然植物香味。相信這新一代甜菊糖將在國際市場上受到廣泛的歡迎。(方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