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用陶瓷是陶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被廣泛使用。在生活中,日用陶瓷的造型藝術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更愿意在使用日用陶瓷時擁有一種美的享受。日用陶瓷新的亮點在于對細節的處理上,能夠使日用陶瓷設計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本文從創新設計的角度論述細節處理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日用陶瓷;設計;細節
1 引 言
陶瓷產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產品,它使用頻率較高,同時具有特定的使用功能及相應的審美形式,其中日用陶瓷更是具有鮮明的形式特點和濃厚的藝術魅力。在現代社會,人們的審美情趣有了很大提高,喜歡新鮮事物,喜歡設計新穎和具有個性特點的產品,在日用瓷的選購上也是如此。而日用陶瓷產品的造型設計有其特定的使用人群和環境,在整體的造型功能設計上很難有突破性的創新。所以日用陶瓷要想符合人們的審美情趣就要更注重小細節的處理,達到點睛之筆的效果。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質量的提高,為產品的細節研究和設計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如何讓現有產品的造型更為優美、功能更加合理、操作更為舒適,這就需要在細節上下功夫。
2 日用陶瓷設計概述
日用陶瓷在我們的生活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追求批量化、標準的進程中,日用陶瓷設計在每一個階段的發展中都呈現出不同的文化內涵和追求。從最初用以滿足生活需要發展到后來對產品個性和情感的追求。對產品設計追求的角度不同,產品所表現出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但設計的目的始終是圍繞使用的目的展開。日用陶瓷傳統的設計觀念,是適應當時手工時代的社會發展,以產定銷。信息化革命把世界推進到一個新的設計時代,日用陶瓷設計產品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與挑戰。因此,日用陶瓷設計的傳統觀念必須進行更新,必須補充新的內容,才能建立一個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科學的、系統的設計思想和觀念。日用陶瓷的創新設計就是要能動地突破使用功能的制約,改變固有觀念,以全新的設計理念表現時代精神。
3日用陶瓷點睛之筆的意義
日用陶瓷由于其功能性的制約,在造型方面并不能進行隨心所欲、天馬行空的大范圍改變,這就要求它在細節的設計上要有更多的斟酌和更好的把握。細節的處理和把握是日用陶瓷設計的點睛之筆。
首先,日用陶瓷產品的細節造型設計是滿足功能需要的有效途徑。把握好細節、妥善處理好細節,才能夠更好地發揮日用陶瓷的功能效用。細節的精雕細琢與單純簡約的主體形成一種呼應、對比、協調的關系,強化功能需求。在更多情況下,人手與器血接觸頻繁的部分成為細節設計的主要部分,例如壺的把手、蓋紐、壺口等部位。這些部位是與人進行信息交流的部位,也是設計者設計意圖的主要部分,它的細節造型設計能使產品更符合人機,更易于使用。
其次,日用陶瓷細節處理對人視覺的作用是很顯著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造型的性格,反映出物質材料的特點和工藝技術的方式,在設計過程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設計師通過精彩設計表現產品的個性語言,著力于對產品形式感的追求,標新立異,努力使產品的設計給人以強有力的視覺沖擊。
另外,細節造型還具有表達情感、確立產品風格、體現人文關懷、滿足審美需求的功能。
4 日用陶瓷設計的點睛之筆
4.1日用陶瓷造型的特點
4.1.1 形式語言的辨析
陶瓷藝術形式主要是通過造型和裝飾表現,并運用材料和技術實現的。其中,造型是首要的,是陶瓷器物存在的基本形式。陶瓷造型有著獨立的視覺藝術語言,具有自成體系的造型方法和特殊的表現形式。它的形式語言不同于雕塑、繪畫和圖案,其造型的審美特征表現為對形態的直觀感受,以及材料和技術準確而充分的發揮。結合裝飾的加強和點綴,在視覺效果方面是一種多層面的直觀領悟,既非完全有意識,也非純粹無意識,而是多種視知覺感受在心理上的反映。在靜態的造型中,領略形態的自身擴張與凝聚,在造型變化中展示體積與空間的韻律,這是一種生命力的表現。
陶瓷造型形式的相對抽象,不同于繪畫和雕塑的純粹抽象形式,它是具體的器物造型外延,仍不失結構特征,比較抽象地表現氣勢、精神、感受和意韻,影響著人們的審美情趣。英國著名的藝術理論家赫伯特·里德曾經說:“陶器是一門最簡單而又最復雜的藝術。說它最簡單,是因為它最基本;說它最復雜,是因為最抽象。在歷史上,陶瓷是最早出現的一種藝術……”[1]。事實上,陶瓷藝術非常重要,它與文明的基本要求緊密相關;作為一種藝術媒介,陶瓷必然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的表現。
4.1.2造型形式的表現
日用陶瓷造型的形式美感是由多方面因素構成的,除去功能效用和材料技術的作用之外,造型自身的形式構成和細部處理是最根本的因素。
陶瓷造型的“抽象”形式是由器物存在的因果關系決定,在多種因素作用下,相互融合而形成,因而也是最恰當的形式。造型的功能效用強調基本結構的合理性,這是完全理性的思考,促使造型單純化,表現潛在的數理特征,成為脫離自然形態的一種人為的形態。有功能效用為主導的結構形式實現,必然導致造型與自然形態的疏遠。
具象形式的陶瓷造型在于模擬和象形,是從形態特征方面確定其歸屬性,實質還是一種表現,抽象形式的陶瓷造型不受具體物象的限制,從功能效用或純粹形式規律出發,其本質是一種形式結構的創造。
日用陶瓷造型包含著感性美和理性美,無論實用的還是陳設的、具象的還是抽象的、傳統的還是現代的造型,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著一種美感的一個方面。理性美常常是以造型形態的數理特征表現的;傳統陶瓷和現代手工藝陶瓷,造型比較多地注意形體的韻味,在相對穩定的形式結構支撐下,強調內在的意蘊表達,追求人文精神的體現,明確地表現造型的感性美。
4.2日用陶瓷造型的構件處理
4.2.1 蓋子與主體的結合
在種類繁多的陶瓷制品中,有一部分以盛裝和貯存液體或固體為主要功能的器具。這一類陶瓷器具大都配有蓋子,用以封蓋口部,達到一定的使用目的。
蓋子的產生和存在,主要是為了實際使用需求而設計的,它是從屬于陶瓷造型主體的。為了加強實用性,更好地發揮器物的作用,出現了各種形式的蓋子,同時對于造型的形式美感也有一定的作用。
蓋子造型的形式與結構的合理,不僅加強了日用陶瓷器具的實用性,而且出現了許多特定功能效用的造型,為生活提供了方便。有些蓋子不僅起到封蓋作用,還可以用來當做碗。
為了使蓋子揭拿方便,有些蓋子設置了蓋鈕。蓋體下部伸長,形成了蓋口,能夠使蓋子蓋在器具上不易橫向移動,更好地控制在口部,發揮封蓋的作用。
蓋子的形式與結構,在現代日用陶瓷設計中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甚至出現了類似于反向形式的蓋子。這種蓋體周邊直立,中間形成凹進的空間,沒有蓋鈕,從外觀看像是翻過來蓋在口上似的,實際上這種蓋子的蓋口仍插入器具的口部,而在蓋面上處理得像一直壁的深盤,主要目的是為了便于摞疊,這種蓋子的形式和結構,用在咖啡具的壺和糖缸上,其內徑正好與摞器具底足外徑相一致,可以比較穩固地放置在一起,節省貯存空間(如圖1)。
4.2.2 把手與提梁的設計
把手與造型主題的結合,還要做到適應主體的起伏轉折變化。在單位量近似于球體的造型上,把手既可以裝置在最凸起的體側部位,也可以裝置在肩部。把手裝置在肩上的部位,整體效果比較活潑,而且便于端拿,把手與特殊形式的“蓋鈕”連接在一起,形成整體暢達的弧形線帶(見圖2)。
在形體起伏變化比較明顯的造型上,多選擇輪廓線向里收進的部分裝置把手,能夠比較自然地形成本部容手空間,把手不容易變形,而且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整體感(圖3)。
圖4為德魯普茶具,這套茶具的設計師路易吉·克拉尼從把手與壺體著手,把手與壺體結合為一個整體,采用鏤空做出把手,而把手與壺體緊密結合,采取在壺體中削挖出把手的方法,形成渾然一體的造型效果;而蓋子也采用小孔提捏式,使得蓋與壺身一體化而不會形成突兀的感覺。
4.2.3 流與嘴的形式結構
從造型形式上看,壺嘴是有一定長度、粗細和曲直變化的管狀構件。容器中的液體順著管狀的嘴向外傾注,在流量和流向方面,都能得到比較好的控制。
嘴的裝置部位都是在造型的肩部或腹部,嘴的“中軸”線與造型主題的中軸線形成一定的夾角。嘴與造型主體的連接有幾種類型:一種是有明確的分界線,構件與主體各自保持著自己的形態特征,二者是靠形體性質類同表現尋求聯系,結合在一起的;另一種是嘴與造型主體沒有明確的分界線,表面銜接流暢,從構件過渡到主體,不出現轉折線,這種嘴是和造型主體連在一起成形的,嘴與主題之間沒有篩隔部分;還有一種是上面所說的兩種方式的結合,利用嘴和造型主體的轉折線,從立面上把嘴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與主(下接第50頁)體的關系是形體過渡,嘴與體連成一氣,另一部分是形體交接,相結合的部位有明確的轉折線。
圖5所示的這幾套茶具,都以壺嘴的特點來點綴壺身,采用漂亮的曲線變化,來顯示整個動感,彰顯活力,使得整套設計都充滿了靈動的氣息。
5 結 語
日用陶瓷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且使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泛。隨著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對美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對日用陶瓷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陶瓷工作者們要站在全新的角度審視設計創新的意義,敢于向傳統的設計觀念挑戰,努力尋求新的發現,在小的構件上做足文章,用新的設計理念和創造思維給使用者帶來更多的驚喜。
參考文獻
[1]楊永善. 陶瓷造型藝術[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9.
[2]劉宏偉.現代陶瓷器皿造型與陶藝[M].遼寧美術出版社,1999:88.
[3]李雨蒼.日用陶瓷造型設計[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