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股市連續大跌,跌幅超過20%,在大部分股票型基金虧損的同時,嘉實主題精選、華商盛世成長和大摩領先優勢這3只股基依然賺錢。它們有什么秘密?
大部分基金損失慘重
進入2010年以來,市場并未延續2009年的走勢,反而走出調整行情,股市一直陰云密布。在經過兩輪大跌之后,截至5月18日,上證綜指跌幅超過20%。覆巢之下,大部分股票方向基金損失慘重。
Wind咨訊數據顯示,截至5月18日,今年以來股票型基金(不包括指數基金)平均虧損達到10.86%,偏股型基金平均虧損8.42%。其中,有53只基金的虧損超過15%,表現最差的基金中郵核心成長虧損24.49%,排名倒數第一,另兩只“差基”東方核心動力虧損23.33%,景順長城精選藍籌虧損22.70%。
記者發現,排名靠后的基金有兩個共同特征:一是股票倉位都很高。以后3名基金為例,它們年初和一季度末的股票倉位比例都很高,3只基金大部分時間的股票倉位均在90%以上,只有東方核心動力一季度的股票倉位為84.36%。股票倉位高,損失自然就多。
二是重倉的股票跌幅靠前。股票倉位重并不是致命的,關鍵是這些基金重倉的都是那些跌幅靠前的股票,比如金融保險業就是中郵核心成長和景順長城精選藍籌兩只基金一季度末的第一重倉行業。偏偏是這兩個行業,在最近的大跌中起到了領跌的作用。
3只基金實現贏利
盡管大部分基金損失嚴重,不過震蕩市也“震”出了一些抗跌的基金。
Wind咨訊數據顯示,截至5月18日,有3只股基今年實現贏利,它們分別是嘉實主題精選收益率3.76%,華商盛世成長收益率1.77%,大摩領先優勢收益率0.07%。這3只基金在大漲的時候漲得比較多,在跌的時候跌得又比較少,因此才能在大盤跌幅超過20%的情況下依然實現正收益。
另外,也有部分基金表現出了不錯的抗跌性,數據顯示,另有14只股票型基金和20只混合型基金的虧損幅度小于4%。其中,嘉實主題精選的同門基金嘉實增長只虧損了0.41%,表現出色;東吳價值成長和東吳行業輪動的虧損也都小于2%;由基金經理王亞偉管理的華夏策略精選,虧損也只有1.95%。
抗跌基金三大秘密
這些抗跌的基金有什么秘密?記者調查后發現,抗跌基金有3個共同特征:善擇時;會選股;低倉位。
首先,這些基金都比較好地判斷了趨勢,并且實現“快漲慢跌”。嘉實主題精選一季度末就明確表示,二季度要“現金為王”,因此一季度末將股票倉位降至60.3%,遠低于行業均值,轉而關注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的投資機會。現在看來,因為比較好地判斷了趨勢,這些基金才能在下跌中跌得更少,在上漲中漲得更多,從而取得良好業績。
其次,選股是這些基金取得好業績的另一重要因素。今年市場大幅震蕩時,熱點也在不斷轉換,優秀基金把握了機會,在熱點的轉換中抓住了機會。比如華商盛世成長基金,在一季度就將周期性的股票倉位做了大幅度降低調整,積極重倉了地域、電網、消費類股票,取得了較好的回報。二季度,它又將金融保險業的比例從15.15%減少到3.22%,逃過了大劫。
再次,低倉位也是這些基金取得好業績的一個重要因素。盡管今年排名靠前的部分基金季報上顯示的股票倉位并不低,說明它們取得業績主要靠的是選股,但是在指數大跌的情況下,沒有股票方向的基金能夠獨善其身。記者了解到,盡管一些基金季報上顯示的股票倉位還比較高,不過它們在二季度都已經迅速降低了股票倉位。
業內專家表示,嘉實主題精選、華商盛世成長等基金業績出眾的重要原因在于基金管理人的選股能力出色。華商基金不拘泥于單一的投資風格,而更多的是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環境順勢而為,憑借于此,基金自成立以來各期業績均居同業前列。2010年,市場維持震蕩走勢,選股能力對基金業績的貢獻作用將增大,因此投資者應該關注選股能力強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