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海
北京京富融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學士,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金融財務MBA。曾就職于世界500強企業(yè)中國總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知名TMT公司。2010年一季度,旗下產品隱形冠軍凈值增長名列前茅。
面對直線下跌的市場,一些私募機構看到的是機遇,它們正在積極備戰(zhàn)。在一季度奪得陽光私募業(yè)績排名第一的京富融源投資公司,目前正在發(fā)行隱形冠軍二期、三期信托產品。京富融源投資公司總經理林海接受本刊專訪時認為,整個二季度是全年交易獲利的關鍵時段,三季度應該是“雞肋”,四季度又回到政策反應上,可能會出現一個相對混亂的局面。
投資與理財:上證指數2500點附近會是階段底嗎?會不會再次下跌迎來又一波熊市?您怎么看后市?
林海:2007年至今,中央財政盈余7882億元,政府財力仍然充足,控制能力很強,市場遭受打壓之后,不必擔心會出現過差的局面。從人民幣升值角度來講,存款準備金率的提高意味著暫時升息壓力不大,這也是受到全球利率壓制的結果。目前判斷,近兩個月內市場仍然以調整為主,關注房價下跌擠出資金的流向。
市場短期走勢取決于期指的持倉量,月份持倉量到1萬手左右,應該是一個逼空的時間窗,估計5月下旬就會有反彈,完成去年11月下旬以來的箱體結構。
投資與理財:房地產新政的利空已經消化完了嗎?您如何看今后的政策趨勢?
林海:長期看,樓市流出的資金還是會轉向股市的,特別對大資金和機構炒房者來說,這是一個必然的選擇。如今在地產政策、銀行信貸政策利空以及加息預期壓力面前,A股多次暴跌,一些板塊處于超跌狀態(tài),隨著政策趨緩,將迎來不錯的機會。
投資與理財:如何看待股指期貨?今后期指將怎么樣影響市場?
林海:股指期貨推出,恰逢股市大跌,對沖工具多數會加強原有的趨勢。從走勢圖看,期指和股指都呈現出向下的45度斜線。但平心而論,假如股指期貨沒有推出,這一波下跌也是不可避免的。總體來說,創(chuàng)新金融工具的出現,必然會帶來風險溢價的調整,下降的風險溢價率,在貼現估值模型中處于分母位置,必然帶來估值抬升。
投資與理財:您認為最大的機會在哪里?具體關注哪些主題或者板塊?
林海:今年的主要策略還是持續(xù)聚焦中型成長企業(yè),發(fā)揮我們原有的特長和優(yōu)勢。大型企業(yè)的股價相對沉重,這樣市場自然就會尋求阻力最小的路徑。
我們一向是自下而上的投研路徑,投資體系里面,板塊因素的權重基本上就10%。我們在對企業(yè)的研究中,往往發(fā)現其上游和下游產業(yè)的壁壘,然后深入進去尋找隱形冠軍企業(yè)。目前我們最關注的是智能電網。
投資與理財:在操作上,您有什么建議?
林海:在中國市場,無論是反彈反轉,熊市牛市,二季度一般都交易活躍,是決定一年交易獲利的關鍵時段。三、四季度,政策則成為重要的盈虧驅動因素。因此,我認為二季度不存在什么布局,這個階段就是爭取交易利潤最大化。三季度應該是“雞肋”,四季度又回到政策反應上。估計今年四季度政府調控會心不定、力不足,屆時會出現一個相對混亂的局面。
投資與理財:你們的信托產品業(yè)績卓著,對大跌之后的市場有什么新計劃?
林海:我們正在發(fā)行隱形二期、三期產品,計劃募集資金上限都是1億元,最低首次認購金額100萬元。這兩款產品定位于主動管理型投資組合,整體倉位貫徹強勢集中的靈活配置,堅持自下而上為主的投資理念,投資于經營保持上升趨勢的企業(yè)。
在風控上,我們設置了平倉線,信托單位凈值跌至0.85元,股票倉位降至剩余資產的一半,單位凈值跌至0.70元,進行清盤。